有赵渊的帮忙,两亩地的麦子,收的很快,不过几日的功夫,稻子也种进田里。
农忙的时候,药材停收了几日,过了农忙时节,就收了一大批的药材,家里是真的没了堆积的地方。
这个时候,江城来了,这回,是真的江城。
江城来的同时,还带了一句话:“姑娘,可不必局限于我们。”
元明珠听懂了他的意思。
她的目光不仅仅是靠着药材养家糊口,她要的是,在这个混乱的朝代里,混出一个头来,有朝一日,她要像尉迟家一样,成为数一数二的人物!
因此,她从来也没想过仅仅指望那人!
一直以来,她都在等这句话。
有了他这句话,元明珠就放开了手脚。
她要去城里开医堂。
仅仅是卖药,根本不可能打开销路,可这坐堂大夫,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她懂草药,却不懂医病,不过俗话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
当晚,元明珠就盘算了手里头的钱,五十两。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赚了这么多的钱,很是难得。买铺子开药铺,远远不够,不过要在城里租一间铺子,倒是差不多。
有了这样的念头,元明珠也不再进山中采药,每日留了柳儿在家中收药,她就去城里,寻找合适的铺子。
也是她运气好,两三日后,就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商铺。铺子的主人原本买下铺子,就是想开药堂,只是药堂弄了一半,他家的孩子突然将他们接走了,舍不得卖,就打算找一个开药堂的租出去。
铺子很大,后面的院子也很宽广,有四五间屋子,不过,商铺的主人只愿意将前面的药堂,和后面的一间杂货屋以及后厨租出去,至于其他的房间,不准动。
因此,租了好长时间,都没有租出去。
不过,租金很便宜,一年才要二十两租金,但是要求一次性付一年的。
元明珠看了铺子后,觉得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装修布置都是现成的,她租过来,简单收拾一下,就能开店,省了不少事,还省钱。
只可惜了不能住在这边,即便这样还是觉得很合算,当下就答应敲定了,和委托人约好,明日带了银子,过来签书契。
“姑娘赶的正巧,这家的少东家,这两日正好在这里,明日,姑娘可亲自来和他签书契。”
第二日,元明珠带了银子,来到铺子,就见到了铺子的少东家。但是整个签书契的过程,那人坐在屏风后,不发一语,未曾露面,都是委托人来回递书契,不过她隐约觉得,屏风后,似乎不止一人!
“日后每年的这个时候,少东家都会回来住几日,届时,姑娘将租金奉上即可。”
委托人笑着,将元明珠送了出去。
……
“为了她,你还真是用心良苦。”
良久,屋内响起一道声音。
……
第二卷 正文 第203章 我不签
翌日,元明珠再来时,除了库房和厨房,后院的几间房子,都已经上了锁。
她只看了一眼,也没多想,就领着柳儿打扫屋子。
虽然没有房间,不过铺子上面有个小阁楼,倒是可以住个人,元明珠琢磨着,等以后请了伙计,若是那伙计没地方去,可以住在上面。
打扫了屋子,她和柳儿又检查了一遍,将缺少的一些东西,添置了进去。
整个弄好,加上租金,出乎元明珠意料,竟然花了不到二十五两银子。
她觉得,租了这间铺子,她着实赚到了。
打扫了铺子,第二天,元明珠就将药材运到了铺子里,分门别类,摆放在了药柜中。大小岐山,山高大连绵数百里,山上山下温度不同,草药种类繁多,基本可以供给大部分药材需求。
一切布置好后,元明珠并没有急着开业,她还是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大夫。
元明珠琢磨了两日,决定摆牌招工。
她虽然不会给人号脉治病,可是一些理论知识还是有的,更何况,是汇集了上下五千年的智慧?
所以简单的考验一下才来应聘的大夫,不是问题。
每月五两银子的工钱,放在临溪城大部分大夫身上,都不算低,自然引来不少人应聘。
头一日,众人见元明珠不过是个女子,就有不少滥竽充数的,最后都被元明珠踢了出去,一天的功夫下来,也只有两三个勉勉强强的。只是她一个也没要。
第二日前来应聘的,质量就好了不少。
摆了三日,元明珠在应聘的这些人中,挑了一个资历老成约莫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有一个资历尚浅模样俊俏的少年。
中年人名唤孙舟,少年人名唤钟钺。
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看颜值。
若是你生的英俊,元明珠想,看病的人也会觉得赏心悦目。
不过,这不代表,她只看颜值,不讲实学。
在元明珠看来,钟钺的医术,并不比李舟差,只是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假以时日磨炼,必然能成为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只是——
让元明珠有些头疼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她自己的问题,她身边的,偏偏都是些冷美人!
她看着钟钺那不苟言笑的模样,觉得自己的脸都快被冻僵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米椒爱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