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如此坚决,村长皱眉,一咬牙道:“我瞧着贤侄也是大忙人,应当也没时间来回,若是贤侄不嫌弃,就将地契交给我,我先把那些地的银子预付给你,然后我来卖,卖多卖少,贤侄也不用过问,若是实在卖不掉,我就自家种,贤侄意下如何?”
“若是能如此,自然最好不过,小侄在这里拜谢村长。”
屋内,李氏听到这话,一阵肉疼不已。
刚要冲出去,就见村长走了进来。
“你怎么答应要买下地了?”李氏有些生气。
“我不买下来,还能如何?你闯下的烂摊子,若是不这么做,怎么收场?你该庆幸,他是来卖地的,若是来要地,你到哪里去变出那些地给她?”
“可这地咱九两一亩卖给了明珠,如今十一两一亩买回来,要亏四五十两银子啊!”想想,李氏就肉疼。
那可是她家五年才能剩下的钱。
“怪谁?你当初要不贪这个便宜,就不会有这等事。别说废话了,赶紧将银子拿来。”
“我不拿。我去找明珠,将地拿回来。”
“你疯了,那日,你可是当着族里几位长辈的面,签的书契,交的地契,若是你现在去要,不就明摆着证明咱们造假吗?”
李氏心里堵的慌,总觉得这件事情不对劲,想到那日的情形,她忽然道:“是那丫头筐我!她故意这样的,然后——”
话还没说完,就被村长甩了一巴掌:“她哪里有那本事找到地主?”村长闷声又道:“我看过了,那地契是真的,他还拿出了信物。”
李氏虽然觉得这事情不对劲,可又觉得村长说的有道理,心里虽然万分不情愿,还是拿了银子出来,填补了差价。
村长拿了银子,交到了堂屋人手中,又留人在家里吃午饭,那人直接拒绝,拿了银子,就笑着走了。
等到那人走后,村长立刻拿了地契,走到了灯前,要将那地契烧了,李氏瞧见了,立刻上前拦着:“你这是干啥?”
“真的地契没了,假的就成了真的,往后,这事儿,就不会露陷。”李氏当即松了手,眼睁睁瞧着村长将地契给烧了。
吃了这么大的闷亏,偏偏又无可奈何,李氏坐在一边,摸着眼泪:“真是造了孽了。”想着那亏出去的四五十两,心里就难受的不行。
忽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冲到了儿媳的房中,瞧见了正坐立不安的李花:“花儿,将前日里我给你的十两银子,还给我吧。”
李花听到这话,当即瞠目结舌。
婆婆怎能如此不要脸,给出去的银子,哪里有要回去的道理?
……
“姑娘,这是买地的二百多两,全部在这里。”
元明珠看着面前的银子,推了回去:“拿回去,给他,就当是买地的钱。”
“我们主子说了,这点钱,不够。”江城一本正经地道。
元明珠:“……”
他怎能如此贪得无厌?
忽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诡异地看向江城:“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会这么做?”
江城笑的恬然:“姑娘那日见的那人,正是原地主。”
元明珠:“……”
这种被人猜透心思的感觉,不好,很不好……
第二卷 正文 第315章 乖,别看
李氏平日里是个大嘴巴的,可是,这回吃了闷亏,却也不敢张扬,只能认栽,偶尔瞧见元明珠,瞧见她笑的灿烂的模样,心中就越发憋闷。
因着这事,就将元明珠记恨上了。
不管心思是不是被猜到,平白得了二十多亩地,没花一分钱不说,还赚了四五十两银子,元明珠高兴。
要知道,这四五十两,可是药铺一月的收入。
地处理好后,元明珠就商量着准备建药田。
按照她的本意,是在药田四周,扯一道围墙,这样能确保药田的安全。
李琦他们听了后说,“咱靠山,何必多花那些银子?倒不如直接建篱笆墙,还能省不少钱。”
当日下午,李琦他们就忙碌了起来。
赵渊对山里熟悉,每日上午带着一行人进山里,砍了树木,运回来,下午的时候,就开始建围墙。
他们忙着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元明珠去请来了一些瓦工,开始在地里选址,盖了一排瓦房。
按照李琦的愿意,是想着他们来盖,却被元明珠拒绝了,一来,她不想李琦他们太累,二来,也是为了节约时间。
男人们忙着建篱笆墙,盖房的时候,元明珠带着女人们,开始在地里种药材。
都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一点就通。
等到瓦房建好的时候,篱笆墙也建好了。
别说,李琦他们建的篱笆墙,比那砖瓦墙还好,结实又牢固,而且还有防护措施,篱笆墙的上面,有尖刺,人轻易不敢翻过来。
等忙完这些事,也到了种麦子的季节,李琦他们分出一部分人耕种十亩地的小麦,又分出几个人做屋里的床和家具,元明珠在篱笆地周围转了一圈后,领着女人们,去山里挖了野蔷薇回来,在篱笆墙四周种下了野蔷薇。
等到来年,蔷薇生长,四周会爬上野蔷薇,春天能观花。这些野蔷薇上带刺,还能防患小偷。
52书库推荐浏览: 米椒爱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