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不是一直都很会说话吗?”他看着元明珠,眼底含着笑意。
元明珠忽然就想起了先前的那番话,禁不住红了脸,嘀咕一声:“惯会甜言蜜语。”嘴上不满,心里却甜甜的。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老天都在帮他,再续碗时,摊位上,又涌上来不少客人,然后,到了元明珠他们这里——
“姑娘,小哥,不好意思,又没碗了,还是麻烦二位共用一碗吧。”
元明珠:“……”
四周吃馄饨的人,抬头,瞅了元明珠那边一眼,在元明珠察觉前,迅速收回目光,端正坐好,心中禁不住感叹。
如今做人暗卫不容易啊,不仅要保护主子的安危,还要帮着主子追女人……
饭后,元明珠像是小媳妇似的,跟在元胤禛的身侧,逛着清水城,她看着身侧侧脸清俊的男儿,心中想着,今日,她怎就落到了这副模样呢?
“娘子,这对镯子,你喜欢吗?”
元明珠:“……”
这人还喊上瘾了是不?
……
第二卷 正文 第502章 综合性学堂
腊月初,临溪城又下了一场大雪。
初六这日,李先生从乡下搬到了城里,元明珠很捧场,领着一家人,去给李先生贺喜。
闻氏招待了他们。
饭后,李先生考教元小宝和陈星奕的功课,闻氏拉着她说话:“明珠,文俊要在城里开学堂,不同在村里,这学堂每月的租钱,是一笔开销,所以我琢磨着,生源还是要搞起来,就拜托你,能不能帮文俊宣传一下?”
元明珠一听,就明白了闻氏的意思,当即笑着道:“就算嫂子不开口,这事儿我也会替李先生谋划,嫂子就放心吧,不光这生源的问题,还有这招老师的事,我都会帮李先生想好。不过具体的,还得跟李先生商量,我怕他不同意。”
“他就是这个臭屁气,明珠,你尽管和他说,要是他骂你,你就告诉我,我帮你教训他。”
元明珠笑着点头。
两人又聊了会儿,见李先生满意地从书房出来,闻氏就拉着元明珠走了过去:“文俊,明珠对城里熟,我刚才让她帮咱们宣传一下学堂,还有招老师的问题,她答应了,想具体和你商量些事儿。”
李先生看了元明珠一眼,微微蹙了蹙眉,终究没有拂了闻氏的好心,随着元明珠,去了屋内。
进了屋内,元明珠也没直接谈那些事儿,而是问了小宝和星奕的学业问题。
提到小宝他们,李先生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眉眼间都带着几分得意:“两人的天分虽然不是最好的,可极为刻苦用功,不出五年,必然能学有所成。”
元明珠明白,李先生口中的学有所成,是考取功名的意思。
不过她现在没想这么多,至于以后的路要怎么走,等他们大了,让他们自己选择。
“李先生,我知道,你不希望他人帮忙,只是如今,你和嫂子两人来了城里,毕竟人生地不熟,城里的学堂也多,您是新学堂,想要招到生源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嫂子让我帮你们,也是好心,而且这事儿对如今的我来说,并不是难事,所以你也不用有啥心理负担。”
“我知道,不管怎么说,先谢谢你,日后有机会,我和你嫂子会报答你的恩情。”李先生心中有愧,他看着面前的女子,她还不知道,他其实——
“明珠,你的主意一向很多,我想听听,你在建学堂方面,有什么见解。”
元明珠等的就是这句话。
李先生和闻氏都是好人,她自然希望他们越来越好。
“李先生,明珠斗胆问您一句,何为教人?”
“授业解惑。”
“那什么是业?”
“功课学业——”李先生话说到一半,不说了。
元明珠笑着道:“在明珠看来,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业,人活着并非只有读书一条路要走,有些人,他适合读书,自然可以通过读书,走上仕途,可有些人,他天生不适合读书,就算你逼着他读,最终也不过荒废一辈子,一事无成。适合做什么样的人,最终走向怎样的路,在我看来,才是教人的真谛!正所谓因材施教。”
“所以你的意思是——”
“李先生为何不建立一所综合性的学堂,根据学生的情况,培养不同方面的学生呢?”
……
第二卷 正文 第503章 顾虑
李先生一愣,从来没有想过这种情况。
元明珠见他虽然没有说话,眼底却带着浓烈的兴趣,于是,继续道:“李先生若单单以教人识文断字来建立学堂,在学堂林立的临溪城,必然很难发展起来,先有博闻学院,后有临溪学堂,我不是否认先生的学识不如那里的老师,可先生要想自己的学堂出挑,恐怕不容易。”
“更何况,只教学生读书认字,未免千篇一律,先生既然要办学堂,明珠以为,就要办的有特色,这样才能在临溪打出名声,立稳脚跟。寻不同工种的人,来做老师,培养出不同的人才,这才是真正的学堂。”
李先生听到这些话,陷入了沉思。他从来不曾想过这些,生平,也是第一次从他人口中听到这些话,而且听的心潮澎湃,平日里,总是听媳妇说,明珠本事,今日才真正明白,媳妇口中的夸赞,并非是虚。
52书库推荐浏览: 米椒爱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