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到底心酸。
尤其是他们家还有几个小孩子。
最小的那个丫头,比贝贝小了两岁。
现在穿的衣服,有好几件,都是贝贝穿剩下,苏老太送给他们家的。
贝贝觉得,其实自己的日子,已经过得很好了。
就算在苏建业他们做生意之前,她也没有穿过别人家的旧衣服。
顶多也就是两个哥哥小时候的。
还是棉袄棉裤。
像里面的小毛衣什么的,都是苏老太给她新作的。
一件比一件漂亮。
因为哪怕是最简单的红黑两色。
苏老太一双巧手,也能给她织出漂亮的花纹来。
念及此处,贝贝就很感激上苍。
让她投胎到了这户人家。
而不是苏老三家,也不是王大哥家。
在这样贫苦的年代里,也过的好一点。
因为害怕王大哥家的油不够,第二天苏建业又领着张二哥去了苏老二家的娘家。
她娘家是专门种花生的,娘家的妈妈还会自己榨花生油。
苏建业和张二哥也跟他们商量了买油的事情。
挣钱的事情,没有人会往外推。
他们家本来就在十里八村卖油。
经常有人过去买来着。
现在来了一单大生意,更是喜不自禁,连忙答应了苏建业一块八一斤的生意。
不管怎么说都是赚了的。
卖给粮食站,八毛,私底下卖,一块五。
苏建业要的多,还给的价钱高。
不管人家挣多少钱,有没有占便宜
反正自己家挣钱了,才是真的。
这个年月,所有人的想法都很简单。
就是努力奋斗。
富起来,过上好日子,让自己的孩子也过上好日子。
不能拖国家的后腿。
要努力,为了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先富带动后富,建造美丽的社会。
要一起奋斗,不能眼红别人,人家先富了,带动了自己家富裕起来。
自己应该感激才是。
说起这个事情,对方又跟他们说了。
“你们要是用的多,我们家不够的话,我们还能给你们介绍别人家的。”
“我们村子里种花生大豆的多着呢,我可以教他们榨油。”
“那就麻烦大娘了,我们要是还有用,就来找您。”
“行,到时候 千万别客气啊。”
两个人跑了这一趟,算是解决了油的事情。
可是还有更重要的。
面。
面要从哪里来。
第32章(二更)
面这种东西跟油不一样。
人们对油的需求量不大, 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有剩余的。
可小麦是正经的口粮。
没有麦子, 人们是活不下去的。
没有谁会把自己家的口粮拿出去卖。
那么这种情况下油好找, 面就不好弄了。
而靠苏建业他们自己家种的麦子,显然是不够用的。
但是如果去粮食站买的话,虽然都粮食多, 但是那个价格也是贵的惊人。
恐怕还没挣钱,先花光了积蓄。
提起这个问题,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连张二哥都不知道该从何处来办事。
主要是现在去买面买小麦的话, 还是需要粮票的。
又不跟油一样, 能够在底下买得着。
就算有再多的钱, 谁也不会把换口粮的粮票拿来卖啊。
贝贝听着他们商量。
“这可真是个问题, 建业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张二哥问。
苏建业摇了摇头, 眉毛皱成一团。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也不知道谁家的粮食,会多得能够拿出去卖呀。”
凤娟也说, “原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只想着能挣钱了, 这要是没有面,我们也做不出来呀。”
张二哥满脸惆怅的坐在那里。
苏老太坐在椅子上,想了半天。
“你们去城里问问呗, 人家的面都是买的, 看看人家买的是什么价钱, 是怎么买的。”
张二哥说, “我知道,那城县城里的人,他们的粮食都是在粮食站买的,贵得很,这个麦子咱们这边卖的一毛钱一斤,粮食站卖四毛。”
因为实在太贵了。
所以他真的不敢考虑粮食站。
苏老太却摇了摇头说,“城里面的人,大部分都是厂里的职工,他们手里有钱,吃得起粮食站的粮食。”
“但是你们想想,城里就没有穷人了?城里的穷人就不要吃饭了,他们要吃饭的话肯定就得有地方买粮食,肯定不是在粮食站买那么贵的 ?”
否则肯定早早饿死了。
张二哥想了想,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苏老太继续提点。
“我年轻的时候,在人家做下人,有人买东西,是跟人私下买卖,在不是集市的夜里,到没有人的地方。”
“那会儿他们都叫夜市,因为白天的集市,是不准我们下人去逛的。”
这是一种歧视。
因为觉得下人,没有资格跟主子逛一个市场。
“我想着,既然那时候都有这样的了,现在肯定也有,是人都要吃饭,那买不起粮食站的粮食,总不能活活饿死呀。”
52书库推荐浏览: 承流 年代文 爽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