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她还有大量的时间做别的事情呢。
这个学期刚刚开始,杨宁馨和邱成才就成了数学老师谢招娣的重点关照对象。
上课的时候提问次数多了,下课以后经常喊他们进办公室,拿了那两本书给他们俩讲解她认为很困难的习题。
然而,这些所谓困难的习题对于杨宁馨和邱成才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邱成才前世的成绩很好,或许是遗传了外公外婆那边的智商和学习能力,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很高,老师教的东西他很容易就能掌握,还能举一反三。今生重新再学一遍,他对于这些知识驾轻就熟,根本不需要花太多时间。
只是他依旧很喜欢谢招娣把他喊到办公室去做个别辅导。
因为他能和杨宁馨更好更近的接触。
谢老师为了节约资金,只买了两本书让杨宁馨和邱成才交换着做,给两个人个别辅导的时候,两人坐到一块儿,脑袋凑到了一起,共用一本书。
这个时候,邱成才是和杨宁馨最接近的时候。
两个人膝盖几乎要挨到一起,杨宁馨的额头差不多顶到了他的肩膀,有时候微微的蹭一蹭,让他的心猛然飘忽起来。
或许这就叫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吧,每当她坐在身边的时候,邱成才感觉到很踏实很甜蜜。
而杨宁馨则觉得,邱成才实在太高了,坐在他身边总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他那挺拔的身姿相对于目前她的身高来说,确实是有让杨宁馨觉得想打他的感觉。
谢招娣一点也不明白两个学生各自的心思,她只是单纯的想要多教点知识给他们,让他们在数学竞赛里一鸣惊人,就像今年的期末统考那样,争取能拿到第一名和第二名。
王水英看着谢招娣那样努力,也不想打击她的积极性,随着谢招娣一腔热血的在为两个优秀学生补课——谢招娣愿意教,她这个做班主任的为啥要阻止?难道还不想自己班上的成绩提高吗?
“杨宁馨,邱成才,有空多看看书,积累写作素材,到时候作文竞赛别给我丢脸,一等奖老师没想过,总要拿个奖回来才好啊。”
王水英对于杨宁馨和邱成才的指导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有空多看书。
写作文是需要天赋的,老师指导来指导去的,不一定有作用,最终还是得看学生自己的天分。古代的诗人谁不需要天赋?那些死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做出好文章。
当然,面广也是必要的,不是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嘛。
X县的作文竞赛在四月份举行,数学竞赛安排在五月份,经过预赛,大塘中学有二十多名学生杀入了这两项比赛的复试,要到县城去参加复赛。
肖校长研究了下,决定派老师带队参加。
学校出面和公社联系,派出一辆拖拉机送孩子们去县城。
带队参赛的初三语文老师提出,在作文比赛以后,下午带着学生们到X县转一转,扩大学生们的视野,也算是对他们杀入复赛的奖励。
肖校长想了想,批准了这个提议:“没问题,半天时间而已,让娃儿们见识见识。”
作文竞赛是八点准时开始,大塘中学的学生们必须提前一天到县城,在招待所住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赶到X县一中时间才会从容,所以,带队的范老师和学生们交代了一下,带好自己的洗漱用具,头一天下午放学以后在校门口集合。
乡下娃儿难得进一趟城,听说能去X县逛街,还能住上招待所,高兴得几乎要发疯。那天下午,大塘中学门口挤挤密密的站了一堆学生,有去县城参赛的娃儿,也有前来围观送行的各年级粉丝。
一辆拖拉机“突突突”的开了过来,校门口一阵人声鼎沸:“来了,来了!”
“叶叔叔!”杨宁馨笑了起来,朝拖拉机上那个人挥手。
好久都没看见过叶志超和陈莲了,今天见了面,感觉格外亲近。
叶志超冲着杨宁馨哈哈一笑:“小杨同学,我刚刚来的路上就在想着,肯定你是其中的一个!”
杨宁馨走到了拖拉机旁边,一只手抓住了拖拉机的扶手,一只手按住了邱成才的胳膊,翻了个身上了拖拉机:“叶叔叔,我们陈莲老师现在咋样了?”
“她啊,好得很哩。”
提到媳妇,叶志超就乐得合不拢嘴。
陈莲和叶志超结婚以后生了两个娃,一男一女,凑出了一个好字,叶志超的爹娘乐得合不拢嘴,只说心想事成,孙子有孙女也有,真是有福气。
陈莲在湖湾小学教了三年以后,县教委下了调令,把她调到了县里的重点小学东方红小学,在东方红小学教了一年,大家都说她业务能力强,工作态度好,做事认真负责,又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所以推举她为语文教研组的组长,也多多少少是个小干部,每个月又多拿了一块钱工资。
小学任务并不重,东方红又是重点小学,师资力量充足,在这里陈莲不用教全科,专职教语文,两个班的任务并不重,大塘公社离县城不太远,她上完课骑自行车回家,带娃上班两不误。
叶志超的爹娘对陈莲这个儿媳妇爱惜得不行,每次她回家就让她歇着,不让她插手做家务:“上课这么累,还要骑车回来,得好好休息,哪能再干活哩。”
52书库推荐浏览: 烟秾 年代文 种田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