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男装大佬_田大伏【完结+番外】(125)

阅读记录

  “程县令礼部试座主是陆相,老师却是周侍郎……你看他与谁更亲近些?”穆刺史问陪同黜陟使一行视察米南的季别驾。

  季别驾皱眉想了想,笑道:“似与周侍郎更熟悉些,周侍郎性子也好,他们倒真有些师生的样子。陆相虽温和,到底官威重……但陆相对程县令也着实不错。”别的不说,就说给米南题的那些字吧,别的州府恐怕没有这面子。

  穆刺史点点头,心里暗叹程平好狗命,竟然在陈党、邓党都混得开。

  穆刺史自认也是邓党的人,却终究不大入邓相的眼,不似周望川那般得邓相看中。周望川那厮也是自己想不开,总想放外任,不然何至于今时今日才当了侍郎!

  穆刺史嘴上却笑道:“你不知道,陆相知贡举只一年,那年及第的士子又格外少,陆相对程县令格外看重也是有的。”

  季别驾做恍然大悟状,“原来如此……”

  除了吏治,江南民生经济也以最快的速度复苏起来:朝廷统一调拨的补种粮种、秧苗很快运抵各地;对失地流民以工代赈,在多个河段挖河筑堤,疏浚运河河道,沟通内陆湖泊、运河,有的河段则直接入海;取消杂税,鼓励盐商粮商……

  各级官吏很多都处在留任查看期,上面有一双利眼,身边有一堆被杀的“鸡猴”,故而对陆相交代的任务执行起来都积极得很。一个个老实勤奋,若不是有前科,简直都能评选封建主义三好官吏。

  江南世家大族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封建主义建设中去——因为皇帝对云氏的旌表下来了。

  有皇帝钦赐的匾额之类虚的,也有实在的好处:征辟云朗入朝为官,云朗固辞不受,皇帝改招云氏子三人入只有三品以上官家子弟才能进去的国子学读书,云翊则在皇帝授意下由吏部授清要的校书郎一职。

  唐中后期的士族早没了魏晋南北朝时与皇权对抗的底气。所谓世家世禄,如今科举制盛行,察举制不兴,没了得“禄”的通道,远离权利中心,还谈什么世家?与朝廷合作是唯一出路。

  至于那些在朝中本也有势力的,对皇帝和朝局门儿清,表现就更积极了——向皇帝市恩的机会不多啊。

  再说,主持江南事物的陆相是东都陆氏子,近年旧族中少有的出色人物,而不是泥腿子田舍汉们,士族们与他交接,乐意得很。

  头脑清楚的士族们出钱出物出人,比着赛地帮着朝廷灾后重建。

  整个江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程平的调令也到了。

  大明宫,皇帝看着一份密报出神。

  汴州,汴州……得找个信得过又不那么显眼的自己人过去,再看看手边陆允明褒举江南官吏的奏表,皇帝觉得这个人定了——程平。

  寒族出身,年纪小,资历浅,不引人注目;聪明,懂眼色,却也能踏实做事;难得还有几分少年孤勇之气,不是随波逐流的官场老混混;再说,他是自己一手提拔的,是天子门生……

  程平接到调令时,时候已经进入腊月,米南人开始忙年了。

  米南本也没受大灾,后来补种的粮虽因为时令晚了,算不得很丰收,但因为免了赋税,倒也够嚼裹的,再加上黜陟使和县衙的一系列“新政”,米南城里又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热闹气氛。

  程平刚给鳏寡孤独“送温暖”回来,便看到了调令文书——汴州别驾。

  第86章 为情所困呗

  汴州是中州, 别驾为从五品上。从从七品下的下县县令到从五品上的中州别驾, 整整跳了九级!程平想想自己在米南做的这点事, 成绩当然是有的, 尤其与周围那些不作为的比, 但是也不至于跳得这么快吧?这就是治水典范的待遇?

  程平杞人忧天爱想多的性子,对着这滋滋流油肉香四溢的馅饼, 竟然产生出些惶恐来。

  李县丞、赵主簿等得了信儿都来恭喜她, 上官升职, 尤其是处得不错、也算共过患难的上官升职, 对属官来说是大好事——以后遇到, 总有几分香火情。

  对程平这样的升法,李县丞等也很吃惊。这样的年纪就到了五品——五品是个官阶分水岭,多少人熬一辈子也过不了这个坎儿。程县令, 不, 现在可以叫程别驾了, 竟然弱冠之年就已经到了坎儿边上,又有治水政绩, 这是真正的简在帝心啊。照着这样, 日后像陆相一样年纪轻轻就穿上紫袍、甚至拜相也不是不能想的。

  两人不免也想到自己,虽然没能提前擢升, 但等任期到了, 得个上等评应该是没问题的, 再升一升也是可以期待的。

  故而人人喜气洋洋, 对程平的升职与有荣焉。

  程平笑着与二人客气, 转眼来米南快两年了,刚来时觉得李县丞太木,赵主簿太滑,还有一个刺儿头白县尉……如今却觉得几人甚好,虽然各有个性,但都没耽误正事,处了这两年,竟然处出些真感情来。

  程平离任,新县令还没到,按照惯例,县里事物由李县丞暂时总览代管。程平把自己手里的几件事交代他,一是堤坝,日常巡查、水位记录不能断;二是在米南安家的流民要按既定的办法安置好,廉租房不够还要接着建,县办作坊也可以再多开几个,吃饭的时候,生民是负担,但干活的时候,这些生民就是财富;维护好与世家大族的关系,很多事情,有他们的参与,可事半功倍……

52书库推荐浏览: 田大伏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