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康熙一直控制着局面,有人想借这次地震做些事情的人,还没怎么露出苗头,就让康熙很快阻止了!
但此世的康熙虽然比前世拥有更多的权力,但是康熙也在获得这些朝政大权的同时,树立了不少的敌人!哪怕这些敌人不敢对康熙有什么抱怨之举,但是也不妨碍他们借着这次地震的机会兴风作浪,给康熙添添堵!
康熙这一世同样也下了这样一道谕旨,让朝臣上奏,不过因为康熙早先提前知道了这次地震的消息,不再像前世一样,这么深刻的认为是上天给他的警示了!
所以康熙这么做也大多只是一个形式罢了,并没有多加关注,当然康熙也是想着借着这个机会将朝廷上一些积弊一举肃清,顺带打击一些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公贵族。
可康熙没有想到,这么想的不只是他一个,朝廷上不乏对康熙和其他人不满的人,此令一出,朝臣互相攻歼,也有人对康熙之前废除太后的事情有所不满,说这是康熙不孝顺引起的警示!
康熙见了这份折子气的直接在上面批复,道:“朕若不废太后,无颜面对皇父!何称孝顺?”接着康熙又以此人不敬先皇的罪名,将其下狱。
朝臣们见康熙这么雷厉风行的处置了这个官员,不敢再对康熙有所质疑,一下子安静如鸡!他们也怕自己参奏的事情会让康熙不悦,进而落到同样的下场。
可以说这阵子康熙也是因为这么多的事情很快瘦削下来,无心用膳。
当然康熙愁的不是这一件事,还有就是因为地震,要对受灾的八旗子弟及百姓抚恤,可此时朝廷的库房里银子可不多了。
回去的云瑶对康熙的处境自然不是一无所知,虽然康熙体贴,但云瑶身为后宫之主自然不能一味的不管不顾。
云瑶直接下令,令后宫诸人减少用度,以此节省出来的银两交由康熙赈灾使用。
接着云瑶又听说康熙似乎还再为钱粮的事情着急的时候,就在康熙面前装作不经意的提起了胤禛,说道:“禛儿都长这么大了,如今想来镇国公已经离开了快有两年了,镇国公这会回来,也不知道禛儿还认不认得他!”
忽然听云瑶提起这个,康熙一怔,然后恍然道:“朕都快忘了,苏和泰快要回来了!”
云瑶闻言有些好奇,便问道:“皇上,之前说镇国公快回来了,怎么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没听说镇国公的消息啊!”
康熙闻言叹了口气,说道:“还不是这次地龙翻身的缘故,要不是瑜儿你提醒,朕也险些忘了,不过昨日广州将军上奏,说苏和泰已经到了广州,因为忙着京城的事情,朕无暇关注他的踪迹!”
云瑶见康熙还不明白她的用意,便提醒道:“皇上,这次苏和泰回来的可还顺利?臣妾听说如今因救灾之事,朝廷国库险些空了,若是苏和泰顺利的话,他回来时应该带了不少东西才对!皇上也不用为钱粮之事发愁了!”
康熙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笑道:“瑜儿,你可知就算苏和泰能带来不少财货,但多半也是与海外以物易物换来的,还要在换成银子。哪能凭空变出银子钱粮来,现如今关键是一时半刻朝廷的银钱不凑手,要是再过一阵子,等各地的税银送过来,就没有这么紧张了!指望苏和泰恐怕是缘木求鱼了!”
听了康熙的分析,云瑶也知道自己说的有些天真了,不由脸色有些发窘。
康熙见云瑶似乎有些羞愧,当即安抚云瑶道:“瑜儿说的其实不是没有道理,最起码苏和泰一行人带着珠宝财货过来,也能稳定民心,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云瑶也知道康熙这么做是安慰她,虽然承了康熙的好意,但云瑶仍是不愿服输,继续说道:“皇上,既然朝廷缺钱粮,怎的不让人提前将税银送过来,如此岂不是立刻就解了皇上的困难?”
康熙听了虽然觉得云瑶提的建议有些幼稚,但终究是云瑶的一片心意,就道:“这个朕也想过,只是瑜儿不知,如今地龙翻身,漕运也影响到了不少,如今天下钱粮之地尽在南方,没有漕运,只能从陆上送来,但是如今地震频发,京城附近也被殃及,强行让税银送来,对朝廷来说,得不偿失啊!”
云瑶虽然被驳了意见,但这次云瑶倒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反而睁着亮晶晶的目光看着康熙说道:“这次臣妾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可解皇上的烦恼,皇上该怎么赏臣妾啊?”
康熙见云瑶斗志熊熊也不好打击,只能说道:“若是瑜儿真能帮朕解决此事,瑜儿想要什么,朕都允了!”
听了康熙有些敷衍的话之后,云瑶知道康熙绝对是小看了她,心里有些不高兴,但借此机会让康熙有了一个承诺,云瑶还是比较高兴地,便说道:“皇上,既然苏和泰已经到了广州,何不让他带着船队将税银运来,据臣妾所知,海船速度很快,比漕运上边的小船速度快得多,这样一来,皇上的烦恼不就在顷刻之间解了吗?”
康熙闻言却有些顾虑,说道:“走海路终究不比运河安全,风大浪急,恐怕还没到京城,船就要翻了吧?”
云瑶闻言白了一眼有些犯傻的康熙说道:“皇上怎么忘了,苏和泰带走的是海船,船身可比一般运河上的船大得多,那这么容易就翻船?更别说苏和泰用这样的海船出使都没有事,皇上怎么担心这个?”
52书库推荐浏览: 阿极要变白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