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滢一面提步往最近的那处废墟走去,一面便道:“方才听小侯爷说了那么多,却不曾提及这火是从何处、或是从哪一间屋子烧起来的,可见你们到现在还没找到这场大火的起火点,是不是?”
裴恕怔了片刻,随后便跟上了她的步伐,道:“确实如此。”
事实上,自走水之后,府衙只派员做过一次调查,便以事故结了案。这也很好理解,此处皆是木屋,本就容易着火,按照常理,事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这回答正如陈滢所想,于是她便道:“所以我们要非常仔细地翻找。如果这是纵火,那么,最初起火的那个地点,便必定会与旁处不同。而只要找到了这个不同点,再仔细搜索,兴许就能找到一两样证据。”
话说至此,她回头看向裴恕,问道:“我方才观察过外面几间棚屋,发现那屋中的地面是拿大块木板铺就的。起火的这片棚屋也与外头一样么?”
“流民营的棚屋都是这样的。”裴恕说道,匪气十足的脸上,罕见地流露出了一丝感慨:“太子殿下生怕流民们受寒,特意叫人加铺了这层木板,却没料到,竟会走了水。”
说罢此言,他的眉眼便又冷了下去,身上的气息亦随之肃杀,瞧来有些吓人。
陈滢侧首想了想,便明白了他这杀气从何而来,亦终是弄懂了太子殿下如此郑重对待该案的原因。
如果这是一起事故,太子殿下便难辞其咎,因为这种木结构的屋子是太子叫人修建的,这些流民死于大火,更是死于太子殿下的思虑不周;
如果这是一起人为纵火案,那么,太子殿下便能从此事中抽身而出。而再进一步说,此案会否是有人在针对太子殿下?毕竟,太子殿下才打掉了一个贪墨集团,他督建的流民营便死了人,这两者的因果关系一目了然。
陈滢虽然不太懂政事,却从中嗅出了派系斗争的意味。
此外,还有个余孽未尽的康王,亦是极具嫌疑的对象。
难怪太子殿下会把裴恕派来,原因尽在于此。
“除了翻找废墟之外,便没别的法子么?”裴恕的问话声响起,拉回了陈滢的思绪。
她向他启齿一笑:“小侯爷难道不知么?我从来就不是那种聪明绝顶之人,想出来的法子也通常都是笨法子。”
“我却觉得,你的笨法子,倒是比那些所谓的聪明法子还管用些。”裴恕想也不想地接口道。
话一出口,他才发觉这竟是在夸陈滢呢,一瞬间心头颤了颤,竟生出一股子说不出的感觉。
鬼使神差地,他回头看了郎廷玉一眼。
郎廷玉根本就没听见他们的对话。
此刻的他正皱着张苦瓜脸东张西望,似是为马上就要到来的苦差事而烦恼着。
这么大片地方,这要找到啥时候哇?
郎将军痛苦地挠着后脑勺儿。
裴恕见状,莫名地心头一松,旋即那火气便又“蹭”地窜了上来。
这厮怎么跟过来了?
谁叫他过来的?
怎么一点儿眼力劲儿都没有?
那火气越窜越高,裴恕立时抬腿,一记窝心脚就踹了过去。
可怜郎廷玉,正担着满肚子的心事呢,猛不防阴风大作,一只大脚陡然就到了眼前。
好个郎将军,“哇呀”大叫一声,旋风般地一蹦三尺高,硬是凭借着无比精湛的空中技巧,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
“傻站着干嘛?”裴恕一脚踹罢,神清气爽,似模似样地将那佩剑正了正,没事儿人似地看着他:“还不快去找证据去?”
郎廷玉心里这个苦啊,却也不敢说什么。
他们家爷那脸上虽然在笑,笑里却是藏着刀呢,他还是有多远躲多远罢。
于是,咱们矮熊般的郎将军,灰溜溜地滚了。
第282章 就地勘察
见郎廷玉风一般地往远处逃窜,就跟身后有鬼赶似地,陈滢连忙提声道:“郎将军,请一定将那地面上的废木炭挪开来,观察地面的情形,如果有烧成大片焦黑颜色的,就请告诉我一声。”
“这是为何?”郎廷玉尚未说话,裴恕便抢着问了出来。
说是查找证据,掀开木炭看地面又有何用?
陈滢忖了片刻,索性便招手道:“郎将军请过来吧,我一并告诉你们原因。”
郎廷玉无法,只得又苦着脸走了回来,却也不肯走近,离开裴恕好几步远就停下了。
裴恕瞥了他一眼,挑挑眉,大步来到陈滢身前。
陈滢蹲在地上,随意拣了根烧焦的木条,比划着道:
“一般说来,火势通常都是往上走的,就算最初的起火点在地面或是家具等物件儿上,待火烧起来后,那火势却会沿着两边的墙壁一直卷上天花板……不,是屋顶。”
说话间,她拿木条小心地挑开了脚下的废墟,露出了一小块地面。
“咦,这里倒是没烧焦。”郎廷玉讶然地道。
的确,陈滢挑开的那处地面,颜色有些深,那是被埋在废墟中太久所致,但却并不是烧焦了的黑色。
陈滢便指着一小片地面说道:“起火时间是在一个多月前,那时乍暖还寒,听说蓬莱县接连下了好几场小雨雪,因此地面比较潮湿。”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