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闺阁记_姚霁珊【完结】(336)

阅读记录

  陈劭如今的境遇,比那些投靠无门的举子还要艰难百倍,往后仕路如何,委实难料得很。

  罗妈妈的面上布满愁色,轻轻地叹了口气。

  陈滢知道她在想些什么,拉起她的手拍了拍,安慰地道:“妈妈放心,一切都会好的。”

  罗妈妈强笑了一下,道:“姑娘别管奴婢了,您自己把心放宽了才好。”

  陈滢轻轻地“嗯”了一声,并未接话。

  这些安慰之语,她每天都要对李氏说上好几遍,而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其实心里都很清楚,二房将来的路,怕是并不好走。

  陈滢怔忡地立在原地,心思有些恍惚。

  直到现在,她都不太能准确描述出对陈劭的感情。

  她对这个父亲的记忆,还停留在八年之前,而那时的陈劭,与陈滢也并不算多么亲近。

  他是个标准的工作狂,除了每天早上能见上子女们一面外,他几乎都不怎么回后院儿,指点陈浚功课的时候,也往往是在外书房。

  陈滢曾一度以为他在外头有人,后来却发现并非如此。

  陈劭就是一个专注于事业心的人,他极少出门应酬,也从不拈花惹草,生活规律得如同钟摆,就连休沐在家时也皆在处理公务。

  他所在的工部,本就不是什么闲散衙门,如果想要认真工作,那手头上的事情是永远也忙不完的,光是全国的水利工程就足够整个工部的人忙活好几年。

  有一个这样的父亲,陈滢其实是感激的。

  陈劭是庶子,出人头地并不容易。纵使许老夫人是个很好的嫡母,可陈劭所得到的一切,也比常人要多付出几倍的努力。

  陈滢知道,父亲之所以如此拼命地工作,无非是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其最终目的,应该还是为了家人并子女。

  得父如此,陈滢深感幸运。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感激,却只存在于理智的层面,而她与陈劭的父女之情,其实却并不亲厚。

  亲情是需要维系与呵护的,如果有一方始终缺席,感情就很难升温。

  自回到京城后,陈滢一直在努力调整自己的步伐、修正态度,尽一切可能去理解与配合陈劭,以期与他形成良好的父女关系。

  只是,陈劭回来后第三日便被召进皇宫,在太医院里整整住了半个月,其后虽回到了府中,但因要遵医嘱静养,陈滢见他一面也很不容易。

  如此一来,陈滢的种种努力,收效甚微。

  第290章 竹风细语

  立在花园的门边儿,陈滢无声地吐纳了几息,将纷乱的思绪暂置一旁。

  与家人间亲情的培养,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细水长流才是根本。

  她相信,假以时日,这个终于完整了的家,总会恢复原状。

  至少她会为此而努力。

  陈滢这般想着,复又抬起头,凝目望向远处的竹林。

  郭婉与郭媛仍在说着话儿,从郭婉的表情看来,似乎谈话还是正常的。

  忖度了片刻后,陈滢便提起裙角,径往竹林方向行去。

  而几乎与此同时,郭婉与郭媛的对话,也已经接近尾声。

  “……总之,别以为你回来了,就能得着什么好处,我告诉你,你不过就是白担个名头儿罢了,骨子里的东西,那是变不了的。”郭媛淡淡地看着她所谓的大姐姐,声音冷得如同寒夜里刮过的风。

  这个一直隐居在外长姊,是长久以来扎在她心头的一根刺。

  本以为眼不见、心不烦,这根刺总会慢慢消弥。可如今,这根刺突然就冒了出来,明晃晃地,仿佛在向所有人展现着她的存在。

  真希望手里有把刀,把这根刺连根儿剜起。

  郭婉恨恨想道,阴鸷的眸光睨向郭婉。

  因身量儿本就高些,当她这样看着人时,便有种极强的压迫感,仿若眼前一切,皆不过是她足底尘埃,

  郭婉却是恍若未见。

  她微垂臻首,纤白的手指屈成兰花,抚过腰畔禁步上的丝绦,浅笑道:“县主说笑了。这伯府就是我的家,我回我自己的家,难不成也不行么?这家里该我得的,自然便是我的,祖母断不会委屈了我去,又哪里来的什么好处不好处一说?”

  短短一席话,头角峥嵘,半字不让。

  一如她方才言语间展现的强硬

  郭媛面色一沉,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蓦地“吃吃”笑出声来。

  “你倒是嘴硬得很。”她一双眼睛从上到下刮了郭婉一遍,神情轻慢,似在打量玩物,啧啧连声:“若这般瞧来,你这模样倒真是生得好,听说是像足了你那商家出身的亡母,怪道当年能攀上伯府呢。”

  她似若叹息地摇头笑着,颊边梨涡隐现,复又将一根染了丹蔻的手指点向下颌,歪着脑袋端详着她名义上的长姊,一脸地意味深长。

  “我说我的好姐姐,你这命可真是苦,与你那亡母倒是一对儿亲亲好母女。说起来,你那死鬼夫君也是没福得很,怎么就能把你这么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儿给丢下了去?他也真舍得呢。”她放肆地笑了起来,明艳的脸上尽是得意。

  “县主见识广博,连别人夫妻房中事也了若指掌,当真叫人钦佩。”郭婉笑意如常,只是那眼底不含温度,一如她微凉的语气:“素常听人说,长公主殿下乃天下第一等尊贵的人儿,如今见了县主,我才知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