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闺阁记_姚霁珊【完结】(383)

阅读记录

  骂完了,气犹未竭,转身“呛啷”拔下壁上铁剑,重重击向大案。

  “砰”,尺许厚的沉香木案,生生劈出一道白印,如墨玉裂璧、玄珠横沟,丑陋而又短促,无端地生出几分戾气。

  “父亲息怒。”世子爷陈勋劝了一句,皱起了眉。

  发脾气若是能解决问题,他一早就发出来了,何苦隐忍到现在?

  陈劭陷进去的可不是什么小事,那可是刺驾案!

  天幸那案子他们国公府还出了点儿力,三丫头救驾有功,还得了赏赐。

  可现在看来,这个功劳,还有赏赐,反过来又成了“贼喊捉贼”的戏码。

  即便元嘉帝不这样想,旁人却未必不会。

  陈勋咳嗽了一声,转首叫人:“来啊,扫一扫。”

  几个小厮战战兢兢地走进来,收拾满地狼籍。

  “父亲,出去说罢。”陈勋道,扫了那些小厮一眼。

  陈辅重重地哼了一声,抬腿就往外走。

  他刚才说的是真话。

  若知道这个二儿子能招下这样泼天的大祸,他早就烧香拜佛求他早早死在外头了。

  父子两个跨出屋门,兜头是阴惨惨的一片天。

  正值午后,花园里静悄悄地,荼蘼架下无荼蘼,唯一架子翠绿的叶,遮出细碎的荫。

  没有阳光当头,那白石凳子烤得不算太热,父子两个一坐一站,个个黑口黑面。

  没有人会觉得开心。

  陈劭的案子一日不结,国公府就一日不得安宁。

  第329章 变相软禁

  “你可知昨日陛下召见,与我说了些什么?”陈辅的脸沉着,说话间抬手挥臂,像是要砍人:“陛下说了,当年康……”

  他忽然收声,眯眼往四下看,细细的眼缝里射出寒光。

  “父亲放心,这里没人,侍卫们守着呢。”陈勋说道。

  此处可是正气堂,寻常人根本近不得的,也亏得陈辅还怕,他自己安排的侍卫,他自己倒忘了。

  陈辅“唔”一声,视线放远,望着阴霾的天空,鼻孔里呼哧带喘,似惊似怒:“陛下与我话说当年,道起逆王兴兵之事,过后又道,乔修容刺驾案,怕是与逆王余孽有关。”

  他蓦地张大两眼,刚硬的脸上,涌起一丝不相称的后怕:“你是不知,走出皇城后,为父身上的衣裳潮得都能拧出水来。”

  他抬手在额上擦了一把,似昨日汗滴,今时犹在:“我算是听明白了,陛下这哪是闲话当年?这分明就是拿话点我呢。若非当年我领兵与逆王大军死战,还险些伤重不治,陛下又念及旧情,只怕昨日回府,那抄家的禁军便也要跟着到了。”

  他用力拍了下大腿,“嘿”了一声,目中微露得色:“好在当年老子勇武,一头冲上去杀个天翻地覆,若不然,陛下哪得会这样轻举轻放?”

  陈勋苦笑。

  轻举轻放?

  这话也就老爷子会信。

  陛下若真要轻举轻放,陈劭就不会下诏狱。

  诚然,仅凭一具乔小弟的死尸,还治不了陈劭的罪,陈劭也不是真的进了诏狱,而是在狱所旁的一间小屋里住着,说是三法司有话要问,其实就是被软禁起来了。

  也亏得他身子撑得住,昨日被带走时,竟还是自己走的。

  而即便如此,谋逆大罪,又岂是闹着玩儿的?

  再者说,古往今来,皇帝要治你的罪,还会缺理由么?

  如今的国公府,头悬刚刀,刀柄就在陛下的手上。

  可笑国公爷,还以为陛下网开一面,却是没想透,陛下为何要当他的面提及康王。

  康王当年犯下的事儿,那可是抄家灭门的大事儿。陛下的话说得这样明,国公爷却根本没听懂。

  “要不,分家吧。”陈勋看着脚下,仿佛在数石径上的蚂蚁。

  陈辅愕然抬头,怔住,良久后,不敢置信地问:“你说什么?”

  “儿子觉得,再这么拖下去,国公府怕是要削爵。”陈勋抬头看他,两眼定定的,不错眼珠儿。

  他父子生得肖似,身材、五官,无不相同,唯气韵略有差别。

  陈辅粗豪,立在那里就像把刀,随时可以出鞘杀人。

  如今,这把刀已经老了。

  陈劭却更像匣中之剑,藏着敛着,轻易不动,动则必杀。

  现在,这剑正锋利。

  二人你望我、我望你,片刻后,陈辅的粗眉往中间聚了一下。

  他的眉毛如两把外向的扫帚,扬起来才见锋芒。

  而现在,这锋芒却向下压着,压出满脸愁容。

  “分家么……”他罕见地沉吟起来,虽然声音拖得长,但眼睛里却没什么情绪。

  府中大事,主意从来不是他拿。

  陈勋又低下了头。

  足底的白色圆石磨得光滑,亮得恼人。

  他的父亲上阵杀敌是一把好手。

  也就只会上阵杀敌。

  “要不,问问你母亲去?”陈辅松开眉,手指抠着石凳,两眼往垂花门的方向看去。

  陈勋沉默地低着头,好半晌,说道:“好。”

  分家这个念头,自从那所谓的寻亲事件之事,便已经存在他心里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