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连天、夜色如墨,一名小监飞奔而来,举着伞向他献殷勤:“外头雨大,大监别淋着。”
“滚!”耿玉昌咆哮着,一脚踢翻他,提着袍子直奔雨幕,不要命地发足疾走,身影迅速消失在风雨中。
正房内外,一片死沉的静,宫人俱皆躲得远远地,不敢近前。
永宁长公主颓倒于地,木然望向满室灯火,嘴唇轻颤着,泪水落了满脸。
“殿下起来吧,地上寒气重,莫要着凉。”耳畔响起温雅声线,一只清瘦苍白的手,现于眼前。
长公主像找到了主心骨,蓦地一把拉住这只手,紧贴于面颊,嚎啕痛哭起来:“夫君,我的阿娇……我的阿娇,她……她才只有十五岁啊……我的儿……我的儿啊……”
她的心疼得要撕裂,拉住郭准,像拉着一根救命稻草。
“夫君,你也听到了,是不是?”一双含泪眸,软软停在她最爱的那张面庞:“你也……你一定也听到了,管先生说,阿娇是被人……被人下了毒,这是有人要害死她啊,我的儿……”
她泣不成声,似唯有脸旁这只手,身畔这个人,才能予她力量。
郭准的眼圈也红了,轻轻揽着她,柔声低劝:“我自是听到了,这毒非是一朝一夕,而是积数天、数月之力而成。此事定要彻查,只殿下也切勿太过操劳。阿娇已然病倒,若殿下再病了,可如何是好?”
温和润泽的语声,清冷若鼓瑟、温朗似击缶,仍如往常一般,叫人心醉。
只是,这总能抚慰人心的声音、这总是教长公主柔情缱绻的男子,此际,却忽尔像与她隔了一层,再熨贴不进她的心。
长公主的心,顿时空了一块。
或许,这一角残缺,其实早就存在了,只她不愿看、不愿想、不愿回顾,只望着眼前良人、如玉郎君,忘却一切。
而此际,这风寒雨寂的夜,这萧索遍四野的秋声,终令她回视心底,再终是,冷了她始终未暖的心。
她微阖了眼,泪水滚滚滑落。
她最疼爱的女儿,竟被人投以剧毒,且根本无从医治,而她的夫君,人虽在此,心,却如水底顽石、天上凉月,看得见,却触不到。
一阵剧痛陡地袭来,像被人生摘了心肝儿,长公主透心透骨地疼着、恨着,甚至……也怨着。
她是大楚朝最尊贵的女人,可此刻,便再多尊荣权势,也救不回她的女儿。
她嫁予了她最渴望、最恋慕的俊美夫君,可此刻,他的温言软语,却是那样地苍白无力。
谁能填满她心底深处的那一角残缺?
谁又能挽回她女儿残破的身体?
“……殿下勿要难过,管先生说了,可以慢慢将养,阿娇的病定能好转的。”郭准还在轻声低劝。
长公主偎着他的手,含泪双眸,蓄一层浅浅苍凉。
“县主只能慢慢将养,假以时日,或有一线希望。”这是管耀的原话。
原来,她夫君的安慰,亦如外人之语,乍听来暖心,实则,无关痛痒,如述别事。
所谓慢慢将养,便是遥遥无期吧。
长公主想,再度闭了闭眼。
第385章 一夜风雨
夫君,可疼爱阿娇么?
长公主很想这样问。
更或许,她想问的,是别一个问题,比如……夫君可有一日,真心地爱过为妻?
长公主双目紧闭,眉尖轻颤。
泪水沿面颊滚落,珊瑚碧丹凤朝阳十二幅织锦裙上,洇了几点湿渍。
她轻轻移开了郭准的手。
“夫君劝慰,让我心里好受多了。”她柔声道,抬起眼眸,那张温润俊美的脸,近在咫尺。
熟悉的、陌生的,属于她的、又像她永远也得不到。
她痴望着他,良久后抬手,由额至眉,沿挺立鼻骨下滑,落上那张叫人留恋的唇,上唇中央一点唇珠,柔柔地,抵着她的指尖。
他们挨得很这样近,近到她看清他眼中的躲闪、眉间的悒色。
只是,他掩饰得很好,如同他多年来做的那样。
他温柔地捉住她的手,握在胸前,复又松开,去扶她的肩:“快起来罢,地上凉。”
长公主慢慢地垂下头,好一会儿,顺从地“嗯”一声,随他的动作起了身。
他扶她坐去椅中,转首唤过宫人,扫去满地残迹,复又向她温笑:“太医们想是快到了,我去外头迎一迎。”
似怕她不喜,他按住她手背,语带劝慰:“殿下也别发脾气,再听听太医们的诊断再说。若他们诊不出,咱们便进宫求陛下,请陛下颁旨,着管先生过府给阿娇医治。他是圣手,有他调理,阿娇的身子定会渐好的。你安心。”
长公主敛眉应是,被他覆住的手背,传过一阵温凉。
再过一息,这温凉,便离她而去。
锦帘挑起,那一袭高挑的身影立于阶前,绛色衣袍在风雨中翻卷,复拢于伞下。
二十四骨的青布油伞,撑起细密均匀的弧,似那拾级而下的男子,步履均匀、从容不迫,没入雨中。
帘幕合拢,又被凉风拂起,然而,那衣袂翩飞的身影,却已然不见。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