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顺安一躬到地,恭声应是,暗自矫舌不下。
这可真是破题儿头一遭,陛下竟舍得赏人燕窝吃,他跟随陛下日久,也只见陛下赏过皇后两回,便连那几位阁老大人,也从没得过这般“厚赐”。
今儿真是开了老眼了。
贺顺安乱着满腹心思,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陈滢在座中谢了赏,方自坐稳,元嘉帝忽尔开口,问:“那三出剧目,都有什么?”
这一问,倒叫陈滢怔了怔,过后方想起,他问的,是她此前所言的演剧社事宜,忙道:“臣女尚未完全想好,还要先把剧本弄出来再说。”
元嘉帝“唔”一声,目注于案,拣起那份演剧社计划书,拿在手中扫两眼,语声淡和:“所谓不涉儿女情长的剧目,朕细想想,还真不多。”
他约是以为陈滢会从现成剧目中挑选,故有此言。
“回陛下,臣女觉着,皇家演剧社所上演的剧目,必须超乎于众,方能彰显‘皇家’二字。如今外头的那些,并不适合。”陈滢适时恭维了两句。
元嘉帝面色怡然,却并不言声。
陈滢便又道:“此外,臣女这份草案中亦有述,与戏班、鼓词等不同,演剧社的表演方式,多为口白,可谓之为‘话剧’,其间掺杂些歌舞。”
“话剧?”元嘉帝挑挑眉,向计划书上找了找,果见有这样一段表述,遂笑着颔首:“这又是个新鲜玩意儿。”
陈滢亦笑,解释地道:“好教陛下知晓,那些烟花女子中,有很多人并不擅歌舞乐器,而臣女却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些无力讨生活之人,所以才有了这个提议。”
言至此,她迟疑片刻,终是探手入袖,取出一本极薄的册子,高举过顶:“臣女抽空儿写了小半部剧的剧本儿。”
元嘉帝抬眸望她,面上笑意未减:“先睹为快,朕自欣然。”
陈滢知他这是要先把关,倒也不觉意外。
在诸多皇家计划中,演剧社无疑是最敏感、最易惹是非的一个,元嘉帝纵使愿意放手,也不可能不闻不问。
她安安静静上前,将薄册递了,复又退后,敛眸而立。
元嘉帝接过,见封皮上是很工整的四个字。
“无人生还?!”他轻念,眉毛挑得极高,看向陈滢:“你可别告诉朕,这是你自个儿编的剧。”
“呃……算是吧。”陈滢应道。
心底里,默默向阿加莎老奶奶道歉。
《无人生还》,正是英国著名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名作,堪称开一代先河。
第439章 阳春白雪
得到了陈滢的回复后,元嘉帝点点头,不复再言,快速翻看起来。
《无人生还》为本格派推理小说,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而阿加莎老奶奶本人的第一次改编,便是话剧。
陈滢的话剧脚本,亦是据此而来。
当然,她并未照搬原著,而是将剧本进行了本土化微调,虽然故事背景依旧放在“虚构的、充满异国风情的欧罗巴大陆”,然其民俗却多沿用本朝,以使观众产生代入感。
因时间紧迫,且内容、人物与剧情等,皆存在大量改写甚至重写内容,因此,陈滢的剧本只写了很少一部分,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元嘉帝便读完了。
他抬起头,好笑似地望向陈滢。
“这到了临了儿,你这丫头弄出来的什么话本子,竟还是探案。”他无奈摇头,面色倒很舒缓,展臂一推,将薄册推至案角:“拿回去吧。”
陈滢忙上前将之袖了,歉然道:“臣女身无长物,只能拣着会的来做。”
元嘉帝叹一声,摇摇头:“丫头,不是朕灰你的心,照你写的这本子,只怕这戏演出来了,也没多少人会来瞧。”
《无人生还》的开篇甚是琐碎,直到第一名死者出现、十个印第安小人相继消失,故事才真正开始精彩,然,这样的精彩,对从不曾接触过推理小说之人而言,或许未必能够欣赏。
陈滢本不擅文,合三世之力,初次捉笔写文,笔力可想而知,且又只写了个开头,基本上就是十个人的身份介绍,充斥大量台词,元嘉帝不看好,再正常不过。
陈滢也知此理,平静地道:“臣女别的不能保证,唯可保证一点,这故事惩恶扬善,塑造了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朝廷官员形象。”
元嘉帝闻言失笑:“今儿这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的,你这话说得可比往常顺溜得多。”
陈滢笑了笑,又补充道:“除此之外,因故事的发生地在异域,其服装、道具与化妆,将会大异于本朝,舞台效果应该不会差。待上演时,臣女再想些推广的法子,说不得也能打响旗号。”
本剧的欧陆风情为一大卖点,而另一个卖点,则是首度试水的古代版推理剧这一类型。
以大楚朝教育水平论,能够看得懂且喜爱本剧的,应多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人士子,这群阳春白雪若能成为第一批剧迷,则演剧社的风评会好上许多。
卑微的花厝河街女郎,偏不以色相风情示人,反倒演出神奇缜密、抽丝剥茧的异域探案故事,最终还能以剧情寓世情,起到一定教化作用。陈滢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宣传。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