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闺阁记_姚霁珊【完结】(576)

阅读记录

  他的笑容逐渐淡了下去,面上浮起一丝伤痛,复又化作欣慰。

  老侯爷父子三人,当年死得不明不白,好在,小侯爷已经长大了,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老侯爷泉下有知,也会高兴的吧。

  沉默如漫天阴云,笼罩于二人头顶。

  许久之后,裴恕清嗽一声,转过话题:“等过完了年,老葛他们还得回去,替我守着宁夏,操练好那些新兵。莫先生便不必回了,就在京中住着吧,正好我也有许多事,要他帮着拿主意。”

  “是,侯爷。”何廷正叉手道。

  裴恕止步于树下,高大的身形,掩映于枯枝败叶间,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孤独。

  数息后,他挥了挥手:“就这样吧。”又加重语气:“南安里那里,你亲自盯着。”

  何廷正再应是,束手退下。

  裴恕兀自站着,视线抛向不远处,便见那道干净的身影,正立在车旁。

  白衫翠裙、乌发水眸,像雪地里一枝竹,不畏严寒、洒然自在。

  他忍不住弯唇。

  还好,他有了她,往后,再也不会孤单。

  此后余生,便所有人皆已不在,她也会在他身旁,还有他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

  他们会是热热闹闹一家子,春天放风筝、夏天吃寒瓜、秋天打秋千、冬天就围着炉子赏雪看梅花。

  那些个寂静而又漫长的日与夜,有家人在、有她在,想必,便不会再那样冷,那样孤寒。

  “下雪了。”不知谁家小丫鬟雀跃道,清脆的声音传出去极远。

  裴恕抬起头。

  真下雪了。

  纷纷扬扬的雪沫子,如碎剪琼瑶、参差素锦,漫漫洒落。

  他复又看向前方。

  那青竹般的少女,正伸手试雪,复又摊掌细看。

  在她身旁,几个小丫鬟吱吱喳喳地说笑,全不怕被喝斥,而她便笑看着她们,清眉俊眼,好似水破云开。

  裴恕的面上,终是绽出笑来。

  纵使隔得这样远,那欢闹,以及那个熟悉的身影,仍似触手可及。

  他扬起眉,挺直腰,大步向前走去。

  雪落纷纷,铺满天地,积满枯叶的地面,渐渐堆起一层微白。

  大雪覆盖了这座城高,而在城外,陇间陌上,野店溪桥,直若砌霜堆玉,更远处,黛山白头、霭拢天低,直叫人分不清何处是天上云,何处是人间雪。

  向晚时分,雪下得越发紧,大如卷席,漫天鹅毛,又急又密,十步外便已看不清人影,更兼天地肃杀、暮色昏黄,放眼望去,满世界除了雪,只有雪。

  城外某处宅院中,那精致楹栏、秀丽门户,亦皆被大雪覆盖。

  “你轻些。”一声带颤呢哝,酥软娇柔,自西厢漫出,却也只唤得一唤,又被什么东西软软堵住。

  接下来,便也只余呜呜咽咽的吟泣,伴随着床板咿呀,一阵紧似一阵,若靡靡的歌、急旋的号子,盘绕于寂寞庭院。

  约莫一刻后,诸声渐息,“豁啷”一声,雕花窗启开半掌宽,一条白腻柔软、骨肉匀亭的胳膊,探出窗外。

  “雪下得可真大呢。”那发出呻唤的女子,此时口中喷出温热的吐息,软声语道。

  白烟如霜,自唇齿间飞散开去,须臾不见。

  她身子往前倾,将窗扇推得更大些,露出半副光滑细腻的香肩,并一张芙蓉秀脸。

  柳眉杏眼、粉面桃腮,看五官,是极秀美的一位女子,只可惜,眉眼间添了几分霜色,于是,这美人儿的脸上,便多了几分岁月痕迹。

  然而,她举手投足间,又糅杂着慵懒妩媚并英气飒爽,衬着眉眼霜色,既有高高在上的傲岸,亦有软身伏低的迎合,矛盾到了极致,风情万种,难描难画。

  “快关上窗子,别冻着了去。”身后男子蓦地欺身而上,宽阔光滑的肩臂,紧贴着她探出去,“喀”地阖上窗扇。

  那一刹儿,女子的眼底,漾起浓浓的鄙夷。

  然而,转眸时,她却又是满目含情、柔波脉脉,看着那男子。

  那男子宽肩窄腰、健硕有力,惜乎眼角皱纹多出,五官亦只能勉强称作端正,好在举手投足间,有种养尊处优的味道,倒也有几分威仪。

  “蛇眼他们替你办的差事,砸了。”女子蜷缩于柔软的锦被间,纤细指尖挑起小衣,慢慢穿上,皓腕一转,向男子胸前划了一下:“我替他们给你赔不是,请你莫要恼了他们去,好不好?”

  第492章 檀郎可愿?

  男子闻言,神情迷乱,痴望着那女子不语。

  女子媚眼如丝,微有些粗糙的手指,挑去他的下巴,折腰屈身,俯向他耳旁吹气:“如何?我这份赔礼,郎君可满意?”

  男子捉住她的手,贪恋地放在唇边,看向她的眼神,有恋慕、有痴迷、有疯狂,却又有几分闪烁,甚至一丝恐惧。

  他闭上眼,将女子的手握紧些,叹了口气:“罢了,天命如此,合该香山逃得一命,也合该我担了这风险去。”

  女子“噗哧”一笑,抽回手、直起腰,继续慢慢著衣,语声也自漫漫:“你又担的什么风险?这都四年过去了,你怕个什么?当初你早早就走了,是蛇眼留下善后的,若说怕,他应当比你更怕才是。”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