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闺阁记_姚霁珊【完结】(621)

阅读记录

  陈滢未曾言声,心念却飞转。

  箭头朝上、城北会面,似乎正合“上北下南”之意,箭头的指向,应该是会面的方位。

  她又细看箭身,见其上半部划了三条线,难道,这是在标注日期为“三天后”?

  而下半部则划了五条线,四长一短。

  这是标注着会面时间么?以四长一短,代表未初时分?

  忖度片刻,陈滢便将纸条折进了袖中。

  现下不是破译暗号的时候,标本只一份,委实太少,她如今也只是在猜罢了。

  “他二人会面后说了些什么,你可知晓?”她转向马猴儿,温声问道。

  马猴儿摇了摇头:“他们挑了正中间的座儿,四下里都看得着,挨得太近一定会被发现的,我只能在外头盯着。况他们也没怎么说话,就坐着喝了两口茶,少白头说了两句话,两个人就分开了。”

  陈滢闻言,微有些失望。

  还以为他们会传递些东西呢,却原来只是传话。

  此时,便闻马猴儿又道:“小的是和几个兄弟一起盯梢的,因他二人分开了,小的和另一个兄弟就盯着那汤秀才,他离开茶馆后,直接便去找了间牙行,因那里头人多,小的便凑过去偷听,听见他在说要把祖宅卖掉,请牙行的人去家里估价。”

  第530章 一去不返

  陈滢讶然抬头。

  这汤夫子竟找牙行要卖掉祖宅,为什么?

  莫非是因为……

  “汤秀才是不是打算要离开济南?”陈滢试探地问。

  “小的觉着有点儿像。”马猴儿立时用力点头,肯定了她的推测,又补充地道:“这汤秀才也不只卖祖宅,他前两天老往牙行跑,听说是把家里的细软都给变卖了。”

  言至此处,他又往前凑了凑,一脸神秘地道:“昨日上晌,小的见他从书院出来,手里提溜着个大包袱,还有几个学生给他送行。小的假装路过,跑去偷听了一耳朵,就听见那几个学生在说什么‘先生保重’、‘后会有期’什么的,还有个学生哭天抹泪儿地,就跟死了爹娘一样。”

  他撇撇嘴,又道:“那汤秀才便劝这几个学生,说什么‘我虽不在,还有别的夫子在,尔等需好生读书’,他说得文绉绉地,小的学不来。只小的却是听出来了,汤秀才连这话都说出来了,可不就要出远门?陈校长您说是不是?”

  陈滢默然不语,唯面色凝重。

  居然连泉城书院的夫子也辞去不做了,这绝非出远门儿那样简单。

  汤秀才此举,分明是打定主意、一去不返。

  只是,他意欲往何处去?又为何走得如此绝决?

  变卖祖产、辞去夫子之职,将所有后路皆堵死,为的又是什么?

  投亲?避祸?抑或……另有隐情?

  陈滢拢眉而立,一任雨雾飘入伞内,将那雨过天青的裙裾,亦染作空青。

  此事至为关键者,还是行苇。

  只可惜,行苇此时还动不得,陈滢要留下他,钓出更多的汤秀才、李秀才、王秀才。

  “今儿上晌,那汤秀才又出了趟门儿,却是去的当铺。”马猴儿此时又道,黄瘦的小脸儿上,堆起几分疑惑:

  “待他离了当铺后,小的便给了那当铺伙计两块碎银,那伙计便悄悄儿告诉小的说,那汤秀才竟是来赎东西的。他前些时候手头儿紧,把祖传玉珮当了几两银子,今儿却是拿了当票去赎。因他这两日卖了不少东西,手头倒也阔绰,玉珮已经教他赎回来了。”

  陈滢眯了眯眼。

  这块玉珮,会不会有问题?

  又或者,这其实是汤秀才即远行,遂留下祖传玉珮,以做念想?

  陈滢轻轻摩挲着伞柄。

  凉且润的触感,鼻息间似亦掠过竹子清香,只那味道亦被雨水打湿了,一若这青碧油亮的伞柄,带几分潮润。

  “那个少白头这几天倒都在家呆着,没出门儿。”马猴儿此时又道,随后便躬了躬身:“小的知道的就这么些了。”

  “多谢你。”陈滢自思绪中抽出身来,低语道谢,复又探手自袖笼中取出一角碎银,笑着予了他:“为了打听消息,倒叫你破费啦,这些你且拿去,买点儿好吃的、好于儿的去。”

  马猴儿立时将那两眼瞪得溜圆,直勾勾盯着银角子,口涎都快流下来了。

  可不想,他竟不曾接,反将两手朝后一背,摇头大声地道:“陈校长可折煞小的了,小的万不敢收。这要是被叶大侠知道了,小的得掉层皮。”

  他一面说话,一面奋力将眼睛从那银角子上拔出来,毅然朝后退几步,背着手躬身一礼,转身就跑。

  “且慢。”陈滢忙唤住他。

  马猴儿倒也听话,飞快止步,回身时,两手仍自倒背着,满脸警惕:“陈校长要吩咐小的做什么?”说着便又抬头挺胸、义正辞严:“如果您要赏小的银子,小的断不能收。还请您收回去。”

  语至最后,到底忍不住,连吞了好几下口水。

  陈滢险些失笑。

  分明说着拒绝的话,可这小家伙眼里却像生了钩子,生生被那银子钩了魂去,就差在脸上写下“我好想要”几个字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