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闺阁记_姚霁珊【完结】(643)

阅读记录

  “如此。”莫子静举眸,眼珠向他面上兜一圈,似是好奇:“这话又是何意?你是专门拿了假印来骗我的?”

  此言方出,他又立时否定:“不,应该并非如此。方才你说,你事先根本就不知道是我。”

  他垂眸盯视着朱印,眉头深锁、状甚不解:“这倒是奇了,你既不知是我,又是如何……”

  “这假印总共做了五枚,举凡怀疑对象,各以一枚示之。”一个声音接口道。

  夜凉如水,此声亦如是。

  已而水止、声停,门外细雨中,现出两道身影。

  一人矮壮如熊,正是郎廷玉,而另一人纤秀如竹,则是陈滢。

  “你来了,快进来吧。”裴恕起身相迎,一时间,颇为如释重负。

  他一直以为他可以。

  而真正面对时,却总觉无趣。

  这绝非他怯懦或逃避。

  只是厌恶罢了。

  叫了多年“先生”之人,一夕间,嘴脸尽现,他委实没那个兴致多看。

  “原来是陈大姑娘。”莫子静亦瞧见了陈滢,信手把玩着茶盏,了然一笑。

  陈滢的视线越过裴恕,亦向他微微颔首:“是我。”

  一问一答,意皆双关。

  语罢,二人各种自一笑,莫子静兀自饮茶,陈滢提步跨过门槛。

  裴恕上前,未曾说话,先低眉顾她。

  她著件鹅黄窄袖衫,杏子红碧空透云霞影纱挑线裙,鬓横金钗、耳著丁香,倒将这一室冷寂扫去,连夜雨亦似染香。

  “来得急,未曾换衣。”陈滢歉然语道。

  她倒也想着换男装,只时间紧迫,须赶在关城门前进城,是以穿着这身儿就来了。

  “很好看。”裴恕低笑道。

  即便背向烛火,他眉眼间的温柔,却犹可见。

  郎廷玉低头看着脚尖,暗地里却舒了口气。

  得了,他们这些人算是得了条活路。只看裴恕表情,便可知他心情尚好,想来不会再把他们操练得死去活来。

  “阿恕要不要去外头坐一会儿?”陈滢顾一顾裴恕,柔声问道。

  虽眉眼温软,可她还是看得出他眼底的嫌恶。

  她对此表示理解。

  被最仰慕与亲近之人背叛,那滋味,必极难言。

  闻得陈滢之语,裴恕倒也未推拒,淡透的瞳仁中,眸光暗了几分,开口时,语声愈沉:“我去外头走走,此处交予阿滢便是。”

  清醇声线,被雨丝撩散,若冰弦乱响,回首处,那微带寂寥的身影,已在门外。

  岑寂的房间里,遂响起一声清叹。

  陈滢循声看去,却见莫子静正斟茶,热气氤氲的水线,稳稳注入盏中,没有分毫偏差。

  “这许多年来,阿恕也不容易。”他叹道,将茶壶搁了,又吃了一口饼:“如今我心头巨石落地,反倒一身轻松,阿恕则不然。”

  语罢,又是一叹。

  第549章 通敌叛国

  “叫先生久候了。”陈滢并未接莫子静的话,缓步上前,于他对面落座,视线向案上扫了扫:“先生好雅兴。”

  莫子静笑起来,伸臂一指她手边茶盏:“阿恕不肯喝,你尝尝,此乃今年新茶,香清气远、入喉甘美,委实难得的很。”

  陈滢谢了他,将茶盏端起,举目环视。

  屋中陈设雅致,墨字屏风、山水条幅,海棠几上设着香炉,炉底莲座下垫一只铜盘,擦得锃亮,盘中银霜堆积,似有残香缱绻。

  “原来陈大姑娘也懂焚香。”莫子静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目露欣然:“这香灰最宜煴篆字,其味蕴藉,远胜干烧。阿恕这孩子却一直不懂,怎么教他也不肯学,我亦无法。”

  他笑着低眉,面上满是追忆:“阿恕乃极情之人,执著于习武、兵法、操练诸事,旁的一概不理。原先我总担心他老来寂寥、无人说话,今见了你我才放心。我看他对你甚是爱重,往后你二人必定琴瑟和鸣、恩爱美满。”

  “承您吉言。”陈滢淡笑道,试试茶温,却是凉了,遂起身推窗,泼去残茶,复又拿起茶壶斟茶。

  在她做着这些时,莫子静的视线不离她左右,面上神情时晦时明。

  陈滢却似一无所觉,将青东瓷壶放下,举杯邀茶:“我不喜欢绕弯子,咱们还是直入正题吧。还请先生告诉我,您是谁的人?”

  “这一问可不好答。”莫子静未抬头,只一径转动手中茶盏,:“若十年前你来问我……”

  只说了这一句,他忽尔顿住,旋即似想起什么,屈指轻敲额角,自嘲道:“罢了罢了,年岁长了些,这记性便大不如前。我说错了,不是十年前,应是八年前。”

  他敛目笑,句句声声,如若自语:“若你八年前来问我,我必定要说,我乃康王麾下。然此刻你来问,我却不知该如何作答,因这八年里,我与康王那一系,早便断了联系。”

  陈滢点了点头,神情很平静:“那我就还是把您视作康王的人吧,毕竟,八年之前,您曾为他效力。如今虽断了联系,您也没脱离出来,身上还是烙着个‘康’字。”

  莫子静出了会儿神,向着茶盏一颔首:“这话倒也不错。”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