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闺阁记_姚霁珊【完结】(698)

阅读记录

  他振了振衣袖,清俊的脸望过来,没有太多表情。

  仍旧是素常可见的翩翩君子,君子如玉。

  李氏抬起苍白的脸,捏得太紧的掌心,已然变得麻木。

  心底里似有个沙漏,有一些什么,正以极快的速度飞逝,她抓不住、握不劳,只能任由它流逝,将她的心渐渐挖空。

  而后,冷风拂了进来。

  她听见空洞的回音,“哗、哗、哗”,无边无际,永无尽头。

  她扯开唇角,一滴冰冷的泪,悄然滑落。

  她一直以为,她的心,早便已经空了。

  在那周九娘找上门来之时,在他似有意、若无意地隐下那八年行踪之时,在他们终于从举案齐眉、走到相敬如冰之时。

  她以为,她的心已然空得落不到底,如同那一个个漫长得没有尽头的夜。

  而其实,并没有。

  她其实还是存了些念想的。

  在心底最深处,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那念想隐藏得如此之深,甚至就连她自己,亦不知晓。

  可现在,她终于感受到了。

  那个正逐渐扩大的空洞,终令她惊觉,她最熟悉、又最陌生的那个人,正在以一种她不能理解、亦无法掌控的方式,离她而去。

  他的青衫与低语,他的微笑,他修长的正端着茶盏的手指,他叫她“瑗贞”的时候,总会微弯的眼眸……

  李氏忽然无比清晰地知晓,从今夜后,从这一问之后,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即便如今还在,不久的将来,亦会消失。

  永远地消失。

  “妾身……”李氏张开颤抖的唇,只说了两个字,便再也无法接续。

  舌头上像压了千斤巨石,心底的冷和着窗外秋风,不断地抚过她的身体和她的心,就连骨头与血液,都被那凉风浸透。

  而每当启唇,那风便托着她,将她推向无边无际的黑与空。

  上不接天、下不连地,伸出手,便是无涯的寂寞,与亘古不变的寒凉。

  李氏忽然觉得凄惶。

  如置身于漆黑无尽的荒野,茫茫天地,唯她一人。

  她真要这样,独自一人,走过这漫漫余生么?

  看不见那个人,也听不到那个人,将那个熟悉的身影,硬生生从心底里挖去,然后,带着那个能够吸尽一切热与暖的空洞,过完一生?

  她真的要这样么?

  而若非如此,她真正想要的,她此生最切盼的,又是什么?

  李氏茫然地看着前方。

  冰冷的舌尖冻得发麻,身体的战栗一刻比一刻强烈,空气与烛光在此刻化作粘稠的水波,正一点一点将她淹没。

  她觉得呼吸不过来。

  她要立时离开这屋子,离开这叫人窒息的地方。

  可她知道,她不能走。

  陈劭是认真的。

  当他这样问她时,他便在真的打算着,永远离开。

  李氏迟缓地转过头,将眸光投向窗外。

  视线已然变得模糊,目之所及,唯一片惨白,刺得人睁不开眼。

  她慢慢阖上双眼。

  窗外,雨仍在下……

  第596章 关系破冰

  八月初七,金风送爽,正是个诸事咸宜的好日子。

  便在这一日,陈滢受陈湘之邀,前往永成侯府,参加这位侯府二姑娘的过大礼仪式。

  说起来,陈湘的婚事进展颇为顺利,沈氏眼光独到,相中了太仆寺丞冯之本冯大人膝下嫡次子,两下里已然过了文定,等一应礼节毕,明春便行完婚。

  这门亲事甚合许老夫人之意,不仅赏了陈湘两套名贵的红宝石头面,更将京里的两家铺面儿也予了她,权作陪嫁。

  得了这等彩头儿,沈氏自是喜不自胜,近日里走路都是昂头挺胸,许氏来府里递帖子时,不免也要拉着李氏的手感叹:“二弟妹这一手真是神来之笔,竟挑了个极相宜的人家,我还当她必要往那富贵人家里相看呢,未曾想她倒能把两个脚放在地下,安安生生地走了这一步。那冯家清清净净地,二丫头嫁过去,这后半辈子便不愁了。”

  语至最后,到底念及陈漌,心下自是万般滋味。

  事实上,不唯许氏惊奇,陈滢也觉着,沈氏挑给长女的婚事,委实好得离谱。

  那太仆寺丞本就是个清闲官儿、太平官儿,这等官职,是非本就少,相应地,犯大错儿的机会便少,家中自亦是平平安安地。此其一。

  其二,冯之本虽官职不高,却有个好出身,原为东乡侯庶三子,在家时并不出挑,堪堪考了个童生,便再无寸进。后,东乡侯嫡长子袭爵,冯之本搬出侯府自立门户,不想这一离府,直如龙出浅滩,竟只用两年功夫便一路考进三甲,以同进士出身入仕,就此摆脱勋贵身份,踏入清流士林。由此可见,这冯大人不仅头脑聪明,行事更稳,有如此长辈坐镇,何愁家业不兴?

  其三,便是那冯家二爷本人也很不错,虽读书不成,却有经商天赋,家里头几个铺子被他打理得有声有色,且因家教严格,很是洁身自好,虽常在外走动,却并未沾染半点恶习,委实是个五好青年。

  能够嫁进这样的人家,有一个这样的夫君,陈滢还是很为陈湘欢喜的。

  是日一早,她做完功课,便被罗妈妈拉去换衣裳。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