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夫人视线微垂,就着她的手看过去,便见那纸上画着两支珠钗的花样儿,二者形制相仿,粗看来并无区别。
她仔细端详着纸上珠钗,约莫半分钟后,举首望着陈滢,面上的神情似笑而非笑:“你这孩子,怎生这时候才把花样子拿给我瞧?早拿出来不就得了?是怕祖母老眼昏花,看不清这上头样式么?”
虽语意委婉,然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不虞,却很明显。
以“祖母”自称,是在提醒陈滢,纵使已然分了宗,陈滢也不该以这种态度,对待血脉相连的长辈亲人。
“老太太见谅,此案重大,我不得不审慎而为。”陈滢语气平静地道,面色亦无半分动摇:“此外,我也并非不相信老太太,而是在查案时,我对每个人都存疑。在解除疑虑前,我自然不能透露太多消息。”
依然是直陈其事的态度,丝毫未受许老夫人情绪流露的影响。
许老夫人一怔。
霎那间,记忆如江水倒灌,充塞于她的胸臆,让她心口有些发闷。
她终是记起,当年随母离京前,这个孙女是如何以她绝不婉转的手段,轻而易举地,便击碎了国公府表面的平静。
也正是自那一日起,国公府暗潮汹涌,始终不得平息,直至最后险些牵进谋逆大案,不得不以分宗之举,平息君王之怒、了却天家之疑。
恍惚间,柳氏满是泪痕的面庞,与陈励求恳的眸光,间次划过脑海。
许老夫人阖上眼,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罢了。”她摆了摆手,张开双目,扫过陈滢的视线极淡,没有任何情绪:“是我着相了。”
“老太太能够回答晚辈这许多问题,晚辈不胜感激。”陈滢道,语声很是真诚:“晚辈也很谢谢您的理解。这毕竟关乎人命,晚辈的一切行为,皆是以此为前提的。”
向许老夫人问话,并不代表陈滢就信任她。
当年帮助康王截留军需的,正是一位京城勋贵。
诚然,这神秘勋贵为成国公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毕竟成国公与康王曾打过一场硬仗,还险些身死战场。而即便如此,陈滢还是本着谨慎的态度,在询问过程中有所保留,直到确定许老夫人可以信任,这才将图纸奉上。
见陈滢多少表现出了一些歉意,许老夫人面色稍缓。
“我都懂。”她微笑道,眸光变得柔和起来,探手轻轻拍了拍陈滢的肩:“这原就是大事儿,你谨慎行事也是该当的,终究那密折要呈去陛下跟前,必须万无一失方行。”
“多谢老太太体谅。”陈滢真心地谢了她一声,复又将那纸页搁在榻前凭几上,轻声地道:“还是要请老太太掌掌眼。”
许老夫人点了点头,将身子向前倾了,盯着那纸页瞧了一会儿,便道:“照我瞧着,这珠钗的样式,很像是珍翠楼大师父的手笔。”
怕陈滢不明白,她又慈声解释道:“那大师父有个习惯,举凡成对儿的首饰,他都不会把那首饰打造得完全一样,总会有细微处的差别。”
第603章 曾经见过
许老夫人伸出一只布满青筋的,指向图纸左侧珠钗,缓声道:“你瞧瞧,这珠钗上头的珠花有一朵是六瓣儿的。你再瞧另一支,珠花皆是五瓣。这就是不一样的地方了。”
纵使陈滢早就发现它们有所不同,此际闻言,仍旧有些震惊。
老人家的观察力,真是一点儿不比年轻人差。
正自思忖间,蓦地,几上纸页“哗啦”一响。
这声音极轻,却还是令陈滢思绪微滞。
她立时抬眸,却见许老夫人正将草图拿在手中,凑去眼前细瞧。
“这钗子……”她喃喃轻语,却也只说了这三字,便止住话声。
而后,她越发将纸页凑近,身体亦倾向窗边,似要借助外头明亮的光线,看清图上花纹。
陈滢心头一跳,脱口而出:“老太太……”
“且先容我瞅瞅。”许老夫人抬手打断她,视线始终锁在那图纸上,面上神情变幻不定,眉心亦紧蹙,似在回忆着什么。
陈滢不再出声,静立一旁,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她的微表情。
许老夫人似是回忆得很辛苦。
这从她抿紧的又唇,以及时而锁眉、时而凝目的神情,便可得知。
又过数息,那张苍老的面容上,每一根皱纹都加深了几许,甚至就连她的身体也绷紧了。
这是回忆到紧要关头的迹象,陈滢忍不住呼吸渐急。
小半刻后,许老夫人忽地眉头一松,抬手向额角按了按。
那个瞬间,她全身似都被疲倦包裹。
“老啦。”微叹了口气,她将图纸还给陈滢,身体重重向后一靠,依在了大迎枕上。
“老太太是不是识得这钗子?”陈滢踏前半步,目中含着几分希冀。
若许老夫人识得此钗,则眼前迷雾便会破去一半儿,露出案件真容。
回答陈滢的,是许老夫人的摇头一叹。
这一叹,恰似一阵疾风,将陈滢心底的那点期盼,吹得四散。
“我隐约记着,这样子的珠钗,我仿似在哪里见过。”许老夫人太息地道,面色微黯,似是对记忆中模糊的往事无能为力:“方才我仔细瞧了,这钗子上几朵珠花的样式,很眼熟。只这一时半刻的,教我当下便想起来,却是不成。”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