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陈涵出走当晚,是由其母沈氏娘家几个表姐妹、并另几位贵女作伴,是故,知情者甚众。
也正因此,这消息很快便传遍了贵族圈儿,陈勋想尽办法也压不住,即便侯府与沈家联合起来,假称陈涵去亲戚家暂住,只这话并无人信,反倒越传越是难听。
许老夫人拿着那封信,却不置一语,任由阖府人忙得四脚朝天。而就在众人以为陈涵已然找不回来之时,她偏又回来了。
这一来,陈府便立时陷入两难境地。
见许氏似有难言之隐,李氏却也不好多问,只亲斟了盏热茶递过去,笑道:“阿蛮一会儿就来,你也别急,再等些日子,风声就会过去的。”
这话委实起不到安慰的作用,许氏便摇头:“这怕是难,就算明面儿上无人说,背地里人家总要有想头的。你且瞧着吧,这事儿有得闹呢,只可怜了四丫头那几个。幸得她们年纪还不算大,再等两年也使得。”
这却是在说陈清、陈沅她们的婚事了。
陈涵名声一坏,则家中姐妹必受其累,许氏身为主母,自是为此忧心。
李氏心下十分同情,又深为陈涵命运惋惜,叹道:“三丫头也可怜得紧,这往后……”
她长叹一声,没再说下去,然言下之意,许氏自是明白。
她将茶盏搁下,拿帕子按了按唇角,思忖再三,终是说道:“罢了,这话我只与你一人说,你莫要告诉了旁人去。”
说着便将身子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道:“我这两天冷眼瞧着,三丫头这一回怪得很。往常她那性子,哪里沉得住气?可这一回却不同,回来后不哭不闹,老太太怎么罚、她便怎么接,照常吃喝睡觉,没事儿人也似,还拉着二弟妹说了半日的话,害得她又哭了一场,过后,二弟妹便有些心灰意冷地。”
她越说声音越轻,面上神情则越发慎重:“今儿一大早,老太太先罚三丫头跪祠堂,转头便遣我立时来找你家姑娘。我思量着,这怕也是三丫头的主意。”
李氏讶然:“这从何说起?竟是三丫头要找阿蛮么?她要做什么?”
“这只是我猜的,也并不一定就准。”见她有些着急,许氏忙往回找补了一句,复又提醒:“一时我先去外头车上等着,你叮嘱你家姑娘几句,老太太怕是正在气头上呢。”
李氏闻言,先是担心,旋即又有些不虞。
论理侯府与陈家已然毫无关系,许老夫人再摆出长辈的谱儿来,就没意思了。
只这话她不好明说,只放在心里反复琢磨,面上也淡淡地,不似方才那般热络了。
许氏见状,心下叹一声,也不说破,仍旧坐着说些闲话,一时陈滢来了,许氏便依前言,先回马车上等着,心下做好了陈滢不来的准备。
不想,陈滢很快便上了车,看上去面色如常,完全不辨喜怒。
对这个前侄女,许氏一向有些看不透,见此情形,索性丢开手,只将人带到许老夫人面前,交代清楚了,便自忙她的去。
陈滢与许老夫人的面谈,并未持续太长时间。
一刻后,她便离开了永成侯府,而她的袖笼里,则多出了一封信。
那是陈涵专门写给她、并请许老夫人代为转交的。
“这孩子是铁了心了,劝也劝不回来。她素来就有些执拗,若是强按着她的头,只怕她还能生出事来,倒不如由她去。”将信拿出来时,许老夫人如是说道,苍老的面容上,不见情绪。
而后,她便微阖了眼,满是皱纹的面容,被窗外天光照得明明暗暗。
“这是三丫头写给你的信,前因后果,尽在其中。”她睁开眼,向陈滢望一望。那往常总显得极为锐利的眸光,在这一刻,有着几许柔软。
“祖母也不瞒你,这信我已然先瞧过了,这孩子啊,唉……”她摇摇头,重又阖上眼,似是盹儿着了,直到陈滢告退,她亦不曾张眸。
第691章 便宜你了
一月末的天气,已然暖得如同阳春。
陈滢凭窗望向街市,入目处,一片热闹喧嚣。
袖笼里的信笺,轻轻硌着她的腕子,仿似在提醒着些什么。
陈滢取出陈涵的信,展开细读。
“便宜你了。”
在这封既无抬头、亦无落款的信上,开篇第一句,便是这四字。
很陈涵式的开场白。
陈滢忍不住微笑起来。
“便宜你了。那匣子首饰我没钱来赎,便送予你罢,就当做你成亲的贺礼吧。”
信的第一段,陈涵如上写道,语气尚算轻松。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却又令这轻松变得沉重。
她写道:
“三姐姐,自从离开山东回到家后,我气闷了很长时间,也难过了很长时间,更烦恼了很长时间。不瞒三姐姐说,这大半年里,我就没有一日快乐欢喜过。
我老是会想,我活着、长到这么大,往后还要继续活下去、长大下去,到底是为着什么呢?
大姐姐有时候会给二姐姐写信,那些信我也瞧过。大姐姐先是烦着婆母要往她房里塞丫头,好容易和大姐夫去了淮安,她又烦着生孩子的事儿,前些时候生了个女儿,她又怕往后生不出儿子来,站不稳脚跟,更烦。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