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以貌制人_李诗情【完结+番外】(294)

阅读记录

  顾夏摸了摸他的脑袋瓜,这一次的事,虽然很小,但是他办的挺漂亮的。

  第二天众人来请安的时候,都把自己新得的孩子抱上了,一时间大殿内热闹的不得了。

  顾夏含笑望着她们,柔声道:“这些孩子呢,份例都从本宫这里出,你们好生的养在身边,教导他们成人。”

  “丑话说在前头,但凡你们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是会被永久剥夺养孩子的权利的。”

  众人心里这会热乎乎的,谁也来不及反驳,也没人敢呛声,一时间都点头应是。

  有了孩子,谁不是千娇百宠的,哪里会尽不到责任的。

  顾夏也知道她们的心情,这会儿一个个都新鲜着呢,断然不会做不好的事情。

  再说了,她们养孩子,都赔了好几个奶母,脏的累的,都是旁人做的。

  她们就在孩子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吃饱了睡好了,高兴的时候逗弄着,自然容易接受许多。

  迎接了这一桩喜事,顾夏还特意为她们办宴会,也算是过了明路了。

  康熙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她胡闹,一句话也没有多说。

  顾夏的胆子顿时肥了,晚间他回来的时候,就揪着他的领子,谄媚道:“你看这世间没有女子学院,实在是太遗憾了,不如建一所如何?”

  康熙本想用女子不如男来反驳她,可是想到公主的那些伴读们,顿时有些哑然。

  “女子合该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忙活家计才是正途,读书算什么?”

  康熙还是坚定的封建拥护者。

  可他这么一说,顾夏顿时有话说了。

  当初他自己启蒙,就是苏麻喇和太皇太后手把手教的,如果像他说的,女子当不识字,那么他也就失去了启蒙的机会。

  而且,如果母亲弱势,那么作为相夫教子的一员,她肯定时时刻刻影响着丈夫和孩子。

  所以女子必须接受和男子一样受教育的机会,而不是剥夺所有机会之后,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你不行。”

  康熙沉默半晌,还是有些不愿意,毕竟这关乎国情,不同于她之前的小打小闹。

  “都说祖国的未来,都掌握在孩子手里。”

  “而孩子都掌握他妈手里啊,我的陛下。”

  “爹矮矮一个,娘矬矬一窝。”

  顾夏想到什么说什么,反正中心主旨是要开办女子学院。

  甚至拿出了外国来做例子,被康熙给驳了:“既然他们的女子能接受教育,理应比我过强横些,为何他们不如我大清?”

  还真是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呢。

  顾夏想了想,决定剑走偏峰:“因为他们开放的时间也不长,可国家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有朝一日,会超过闭塞的大清。”

  康熙白了她一眼,沉吟半晌,才做出妥协 :“先在京城实验几年再说。”

  只要他肯开口,实验几年都行。

  只要开了这个口子,就是早晚的事儿,人都是有从众心里的,东家的女儿送去读书了,西家也是不能落后的。

  至于贫民,那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毕竟刚吃饱饭,有的人更加倾向于翻修房子,而不是砸钱供孩子读书。

  一个供字,就能说明一切了。

  顾夏轻轻叹息一声,接着就开始做计划书。

  她觉得胤熙做第一届学生,是最有说服力的。

  而且她的年纪也挺好的,放出去上学,也是可以的。

  但是这个选址,就要认真考虑了,毕竟胤熙在里头,总觉得离自己近一些,更安全些。

  对着内城的堪舆图看了半晌,最后定了钟鼓楼边上,前朝的一座大院,改成学院。

  学院也不大,初步设想是容纳千余人即可,再加上餐厅寝室,这占地就有些大了。

  因着是女子学院,想要填满这空间,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是填满之后,那就是女子学院放开的时候了。

  顾夏在考虑外城也跟着办一所,但是她去外城是比较不方便的,而前期注定会出现很多问题,想了想,还是作罢了。

  今年先办一届,明年再考虑外城。

  这女子学院,请的是畅春园的设计者,让他来协助设计的。

  顾夏一时被这件事被粘住了,时时刻刻都在追进度。

  一晃眼的功夫,就到了年后,女子学院已经开始紧张的改建中。

  而畅春园已经有了雏形,康熙邀请她一道去看看实景,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在初期还是比较好改的。

  因此大清早,天刚蒙蒙亮的功夫,她就被曹嬷嬷捞了起来,按在椅子上梳妆打扮。

  她很久没有起这么早了,困的只打盹。

  看的香襦觉得好笑,皇上已经去上朝了,算着时辰,都快到下朝的时辰了,娘娘竟然还困着。

  顾夏也很无奈,康熙昨晚上就跟她说了,然后她很兴奋,胡思乱想的,就睡晚了,然后早上自然起不来。

  坐上平稳的马车,顾夏望着里头的装潢,顿时一楞。

  “怎么还支了锅子?”

  锅子和下面的炭盆用搭扣连在一起,而支架是固定在马车上的,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晃悠,但是锅子炭盆同步,也就不担心了。

  康熙笑吟吟的看向她,柔声道:“路途有些远,路上涮个小菜,也算是暖暖身子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诗情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