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话的语气很严肃,后面说起来可能都有些伤自尊。
“不说明白你不会清楚,你是要去学语言,但是学语言就不用生活了吗?说的现实一点,你到餐厅点菜,都不知道说什么,永远只能吃你认识的汉堡店,或者有留学生打工的店?你进去难道还要说,来个中国人给我点菜吗?”
“不……“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是很要自尊心的,若是刚认识辛瑶,可能已经翻脸了,只不过现在他明白,辛瑶说的是实话。
“你现在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其实我们都没有想到,你比以前努力很多了,你有了梦想,方向,但是还缺乏一点动力,不说别的,至少要保证日常生活没有问题,才能有追求梦想的机会,对不对?”
给一个巴掌,再给块糖,糖就特别甜。
所以后面这节课就特别顺利,杨凯重燃斗志,学的那叫一个认真。
晚上辛瑶从系统打开了邮箱,她走后两个小时,杨凯就交上了作业,每一遍之前还都说了编号,辛瑶觉得非常满意。
天气一天一天的热起来,宿舍里面像是蒸笼一样,每天风扇都是不停地吹,杨莹和李静两个人恨不得把教室的空调搬进来,唯一比较淡定的人,大概就是辛瑶。
一个时时刻刻活在冷气里面的人。
自习室那是相当的凉爽,空调那是十足十的,冷的人根本只能学习,这种快乐杨莹她们是不能明白的。
不学习在自习室根本坐不住的两个人,又再一次的跟上了她的脚步,这一次不是为了学位证,这一次的目的简单明了,为了凉!
没有辛瑶坐镇的自习室,是没有灵魂的。
第一天去的时候,她们两个人早早就已经背上书包,拿上小扇子,一边扇风一边在门口等辛瑶,不一会儿他们看到辛瑶貌似是把一个小毯子塞进了书包,杨莹跟旁边的李静说道:“自习室那个凳子是挺咯人的。”
“我也觉得,不过天气太热了,我们还是算了吧。”
“你说的对。”
后来才发现,学渣有疑惑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解答,因为往往都是错误答案。
从来没有在夏天进过自习室的两个人,完全不知道一个自习室三个站着的冷风机是什么感觉,就跟冰窖似的。
为什么这样炎热的天气在如此舒适的空调房还能如此认真的学习呢?
答案当然是,冷啊!!!
好不容易等着学霸回宿舍,两个人走到走廊里面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想到大门口还离得远,李静实在是心力交瘁,问辛瑶说:“我们还要多长时间能回到暖炉?”
“我们走楼梯吧,不着急,也就十分钟左右。”
“为什么!仔细楼的电梯多好!为什么要选择这么靠里的自习室!”
“温差太大了,外面楼道里面的温度是正常的,我们从这儿出去,现在也不早,稍微缓解一下身上的凉意,出去的话小风一吹也差不多,不会生病,如果直接出去,温差太大,是会生病的。”
佩服佩服。
你说学习不如人就算,常识也不如人是一种什么体会?
就这样带着两个人上了一个星期的自习,六月中旬的时候学校总算是把话题抽出来了,这边马上就给他们几个学校代表通知到位,练习也就开始展开了。
代表不都是S市的,所以集中在一起练习的时间也就只有这么几天,放假之后离家近的同学还是先回家再过来,这几天的时间就拍的比较满。
没有了学霸的带队,宿舍里面的两位又进入了颓废模式,辛瑶则是每天都奔波在补课和辩论社,这次的比赛对学校来说是相当重视的,奖励也是非常丰厚的,很明显比上次的友谊赛要引起重视,又开始了停课的阶段,基本上是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反而是给王琪上课,才是一种休息。
王琪是目前为止自主能力最强的学生,基本上不需要辛瑶天天盯着,她也能自主练习,每一次去上课的时候,也都是纠错的阶段,尤其是最近把心思大部分都放在辩论赛上,每次只需要一针见血的提出问题,然后在给她改正就可以了。
少年组的比赛进行的要他们快一些,已经到了市级小组赛,中学生要多一些,比赛也就会繁琐一些,小组赛的一场比赛,王琪很顺利的拿下辩手,第二场比赛,则是差点丢了胜面,这让她很是受挫,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练习了三天口语。
王母吓了一跳,以前虽然也逼着她学习,但是还没有见过王琪能自己成这个样子,给辛瑶打了个急救电话,不一会儿老师到位,一节课下来,王琪总算是恢复了正常。
而辛瑶这边,除了王琪的课,就是杨凯了。
六月底基本上快到了考试周,杨凯的课程也剩下最后一个周末,他倒是很自觉,在临行前一周,都没有放弃补课,辛瑶最后一天去的时候,就看到一箱子一箱子的东西整整齐齐的摞在那里,每个箱子上面都写了英文字母,代表着里面装的东西。
猛地一看,才意识到,他这一次一走,怕是很多年都不会再回国了。
“怎么样,我的英语水平可以吧,都能分类!”杨凯挺骄傲的,指着箱子和辛瑶说。
“可以是可以,但是这里有个单词拼错了,这是I不是R。”辛瑶拿起来桌子上面的记号笔,过去把那个单词斜斜的划掉,在上面进行了改正,又写上了中文备注。
52书库推荐浏览: 听谣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