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是庆隆帝在涝灾之后就决定要做的,因为疫症才给耽搁了。宫里一直都在准备,这会正式宣旨下来,各个衙门便开始做着准备。
皇帝祭天,这是公开的消息,并非什么秘密。方锦书又一直让高楼留意着,这才在第一时间赶来告知于她。
方锦书松了口气。
果然,这样的大事,不会因为些许事件发生的偏差,而改变。
祭天的日子,与她前世经历过的一模一样。她等着的,就是这个公开的消息。
“替我递帖子去靖安公主府,”方锦书吩咐:“我要求见公主婆婆。”
方锦书是靖安公主府上的常客,这回只是来得急了一点,算不上什么奇怪的事。
但靖安公主心头却知道,她行事周到妥帖,若无要事,断无突然造访之礼。上一回方锦书这样做,还是太子惹祸之际。
“今儿,为何而来?”靖安公主面色肃然,问道。
“公主婆婆,”方锦书见礼后起身道:“书儿今日来,是为父亲求一件事。”
“你父亲?”靖安公主讶然问道。
“正是。”
方锦书正色道:“皇上祭天,我想求公主婆婆,设法让我父亲也跟着一道去。”
这件事,是她从上净衣庵之时起,就做好的打算。
齐王的詹事府,眼看就要建好。若再拖下去,只会令好不容易赢来的大好优势,一点一点的消减。
太子在棣州赈灾顺利,眼下已在返京的路上。
趁太子尚未回京,齐王的班底要在洛阳城里亮相,争取更多明里暗里朝臣的支持。
宫里的曹皇后,不会坐视这等时机流逝。再有两日,就是她让人拿着昔日的定情之物,去请方孰玉出任齐王府詹事之日。
在前世,这一日是方孰玉重大的政治转折点。
只因曹皇后的请托,他放弃了在翰林院的大好前途,毅然归于齐王麾下。
至此之后,方孰玉全心全意地辅佐齐王。
利用他在青年一代官员里面的影响力,和齐王在寒门学子里的良好口碑,替齐王收拢了一大批五六品的官员。
别看这些官员的品阶不起眼,却都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中坚力量,做实事的人。有了这批官员作为基础,齐王羽翼日益丰满。
是以,齐王才能在接下来的暴风骤雨中,站稳了脚跟,最后成功继承大统,成为高芒建国以来的第三个皇帝——延平帝。
在这其中,方孰玉功不可没。
有了从龙之功的方家,在延平帝登基后,一举成为朝廷新贵。方孰玉,也成为当之无愧的储相人选。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那一切,那该多好。
可惜的是,前世的经历告诉方锦书,只要方孰玉答应了曹皇后的请托,成为齐王府詹事,那就是方家滑向深渊之始。
幸好她在庆隆元年醒来,有足够的时间,来细细筹谋、改变这尚未发生的一切。
逆天改命,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方锦书愿意倾尽所有,来改变方家的命运。而这最关键的一件事,便是阻止方孰玉成为齐王府詹事。
虽然,方孰玉说过,方家的决定是对争储夺嫡一事做壁上观。
但,那是没有曹皇后介入之前,所做出的决定。
☆、第六百七十八章 傲骨
曹皇后动用旧情,根据方锦书对方孰玉的观察,同样的事情今生再发生一遍,十有八九方孰玉不会拒绝。
她要改变方家的命运,头一件事,就是要阻止方孰玉成为齐王府詹事。
而最好的法子,就是让方孰玉跟随庆隆帝离开京城。他既然不在,曹皇后也就无从请托。
因太子尚未回京的缘故,庆隆帝为了不给出错误的讯号,随行人员中没有一位皇子公主,这其中,也包括齐王。
甚至,连同曹皇后在内的所有嫔妃,一位都没有伴驾随行。
在前世,曹皇后正是利用庆隆帝这次祭天离开京城的机会,让心腹宫女出宫,将她和方孰玉的定情之物,那支梅花银簪交到方孰玉的手里。
梅花银簪,承载着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与方孰玉最珍藏的回忆。
这样的行为,代表着她利用了心底深处最神圣的感情。这,让方孰玉无从拒绝,他应了下来,却也将两人旧情彻底了结。
若是庆隆帝在京,曹皇后心头再怎么为齐王着急,也不敢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轻举妄动。
有仅忠于皇帝一人的影卫在,她很难瞒得过他们的耳目。
这次庆隆帝离京前往太庙祭天,北衙禁军、影卫都将随之前往。他们都是庆隆帝的嫡系亲卫,以皇帝的安危为最高职责。
而这,对留在洛阳城的曹皇后来说,此时是最好的时机。
她派出一名心腹侍女小心行事,与方孰玉的接触,不会引起旁人注意。毕竟,在这个时候,目光都集中在离京的庆隆帝身上。
因此,只要方孰玉伴驾去了太庙,就可避免此事的发生。
庆隆帝此去太庙祭天,七日斋戒、再加上往返来回时间,足足有十余日。方孰玉若是伴驾随行,曹皇后便再无机会。
齐王要在太子返京前建好詹事府,就必须要另谋人选。
为了让方孰玉能伴驾,方锦书提前布局、多方筹谋。
52书库推荐浏览: 天际舟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