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胡姑娘确实是痩了些,您说,她这几日是去了哪儿?”月英帮她梳着头发。
“总归有她的事情,咱们在别人家做客,有些事情人家不说,就不要过多追问。”陶氏口气淡淡的。
“是,是奴婢多嘴了。”月英忙认错。
“嗯,胡家一家人都是好相处的,只要不是立场对立,别的事情都不重要。”陶氏轻轻抚摸自己的肚皮,这一趟到鄂州,得偿所愿,她已经心满意足,如今只等好好养足三个月,再返回京城了。
“是,那李将军提的事情,您要答复么?”萧擎今日发来的信,陶氏还没回复,月英作为陶氏的贴身大丫鬟,信中的内容也略知一二。
“用什么答复,李呈翼的女儿在西北是出了名的刁蛮跋扈,我怎么可能让珺儿娶一个这样的女子。”陶氏面色一冷,“去年末,李夫人就隐晦的提了一次,我当时婉拒了,没想到,李呈翼直接找了国公爷,可真是……”
李呈翼的女儿李钰姣,从小在西北长大,长相倒是不可多得的漂亮,可个性却不敢让人恭维,回京没多久,骄纵的个性已经不知道得罪多少人了。
先别说李呈翼是睿王的得力大将,镇国公府不可能与立场鲜明的官员结为亲家,单说那李钰姣的个性如此娇蛮,就足以让人不喜,还想把这样的女儿嫁给萧珺,哼。
“那,世子与张小姐的事情,要趁在鄂州的时候定下了么?”月英把陶氏的长发松松的挽了个髻。
张秋岚前日还到胡家做客,只是,知道珍珠出了远门,很识趣的待了一会儿就走了。
“这事不急,等年底再看看。”陶氏站了起来,走到了床沿坐下。
虽然萧珺已经是弱冠之年,可陶氏并不着急,他身子刚好转一段时间,成家后,肩上的责任就重了,羁绊也多了,陶氏想让儿子多轻松自由一两年。
张秋岚今年十六,不大不小,脾性为人都算不错,陶氏还是挺喜欢她的,不过,她想再观察观察,先不急着定下,拖到年末或者明年初也不迟。
翌日清晨。
吃过早饭,珍珠提着水壶给花圃浇水,玫瑰花已经开得肆意,她不在家这几日,李氏和陶氏两人带着小丫鬟帮她采摘半开的玫瑰花朵。
屋檐下的几个圆簸箕里,摆满了晾晒的玫瑰花。
整个院子里,都飘着玫瑰花香。
“珍珠,你奶让我喊你中午过去吃饭。”胡长贵扛着锄头准备出门。
“哎,知道了,爹。”珍珠笑着应下。
胡长贵憨厚一笑,走出了后院。
家里有贵客,胡长贵在家待着不自在,又怕冲撞了贵客,所以,吃了早饭就看着农具出门,午饭都经常待在老宅吃,天快黑了,才溜达回来。
第六百七十三章 他,该回来了吧
珍珠提着一个盖着花布的篮子和秀珠往老宅走去。
“珍珠,听说你出了趟门,回来啦?”走到村口的大榕树下,不少村民在树下乘凉唠嗑。
“是啊,黑豆叔。”珍珠笑着打招呼,“最近没跟着柳叔公去干活呀。”
“嘿嘿,一直干着呢,前天扭了脚脖子,休息两天。”赵黑豆讪讪笑了笑。
农忙已过,村里的成年汉子,多数跟着柳常平父子到附近的村落建房挣钱银。
如今在老榕树下歇脚乘凉的,多是年纪大的老人,或者几个好吃懒做的闲汉,他混在当中,自己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那是得歇歇。”珍珠笑道。
“黑豆叔,清姑今年去学堂没有?”秀珠跑到赵黑豆旁,睁着黑亮的大眼睛问道。
清姑是赵黑豆的小闺女,与秀珠同岁。
“秀珠啊,没呢,她和你一样大,还得等一年。”赵黑豆稀罕地摸摸秀珠脑袋,“明年,你和清姑一起上学。”
如今,女娃上女学在望林村已经不稀奇了,除开几户固执不懂变通的顽固人家,多数村民对待女学的态度,都转变了许多,也愿意让年龄合适的闺女上女学。
“嗯,明年我和清姑一起上学。”秀珠咧了个大大的笑容。
珍珠和秀珠的身影走远。
树下的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
“黑豆啊,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娃上什么学呀,真是败坏风气。”
一个胡须斑白的六旬老人哼了一声说道,他就看不惯胡家那几个女娃,一个个读了书识了字,家里老爷们管的事情,都要一一插手,哼,像什么样子。
他就是几户冥顽不灵的人家之一。
“嘿,你个老东头,你家孙女不让上学,还管起人家闺女来了。”
“就是,你怎么不让你家孙子也不上学呀,这心眼长得太偏了。”
“可不是么,人家免费让孩子们上学,你不感激就算了,还说什么败坏风气,真是以怨报德呀。”
“有本事,你让你家孙子也不去学堂上学呗。”
“……”
老东头立时被附近几名老人喷了一脸,村民得了胡家的恩惠,大多看不惯这种不知感恩的老顽固。
“赵七叔,我闺女是一定要上学的。”老东头也姓赵,排行七,赵黑豆要叫一声赵七叔,“上了女学,识文认字,明理懂事,吕先生还教女红、算术和绘画,我也不求清姑有多上进,以后会算账写字,就很好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千墨 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