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姐在镇上听人念过,觉得有趣就记下了,不是姐作的。”珍珠汗颜,就她这半吊子文盲,还作什么对子。
小镇上的春联都这般简单直白?罗璟略微纳闷,这样的话,他倒记起几付简单顺口的对子。
“平安!玉生!珍珠,都过来吃碗面,逛了一早上,就吃了一碗馄饨,早该饿啦。”李氏用托盘端着四碗汤面走了进来。
珍珠连忙放下手里的红纸,过去帮忙。
热气腾腾的汤面,每碗面上都搁着一个煎蛋和一层厚厚的卤肉,混合着浓浓的卤肉味,整碗面条散发着勾人食欲的香味。
“哇~还是咱家的面条比较好吃,外面卖的没有娘做的好吃。”平安坐到桌旁,连声感叹,对着李氏就是一个甜笑,惹得李氏笑眯了眼。
“知道你嘴甜,快吃吧,一会儿该冷了。”珍珠笑着睨了他一眼,这小子跟着出了几趟门,胆子大了不少,个性更为活泼了些。
罗璟安静的吃着面,李氏母子三人的温馨互动,触动着他深埋心底的伤痛,他低垂眼睑,把翻涌的情绪掩饰起来,专注的挑起面条放进嘴里。
鲜香的汤面分散了罗璟的黯然,说也奇怪,他从小到大吃过不少美味佳肴,可是,胡家的饭食却让他感觉非常特别,虽然具体怎样的特别,他又说不上来。
胡家的女主人李氏,厨艺其实很一般,做得比较拿手的,也就是面条,原本很普通的一碗面条,加上了煎蛋和卤味,味道就上了好几个层次。
说起胡家最近的各种动向,罗璟看在眼里,他刚到胡家的时候,伤势颇重,在小屋里躺了大半个月,其间,胡家的老太太和孙女为了能改善胡家的生活,开始在吃食上倒腾起来。
胡老太太手艺不错,做出的饭食明显比李氏段位高上一大截,不过,当中作用最大的,应该是眼前这个双眸闪着飞扬神采的女孩。
胡家人说话并没有特意避开他,胡家不大的院落里,众人说话的内容时常传入罗璟的耳中。
从他们的话语间,罗璟不难听出,胡家吃食上的花样多数都是胡珍珠提出来的,具体的制作则是由胡老太太领着。
一开始,先做出了各种少见的丸子,随后又腊制出各种好吃的腊味,最近,让人惊喜是各种卤味,卤猪脚、卤猪头、卤猪心、卤猪肺、卤猪舌……,简直无所不卤,最重要的是卤得还很好吃,吃了好一阵子居然都还没吃腻,罗璟自己都感觉很神奇。
夾起碗里的一片卤肉,吃着应该是卤猪心,鲜、香、微麻、微辣嚼着还有劲道,味道很好,罗璟从来不知道猪下水这些东西,能卤出这般令人垂涎的滋味。
罗璟面上淡然,内心暗暗感叹,默默吃完了汤面。
“玉生!”女孩清亮的声音唤着他的名字,“我这次买了不少白纸,等会儿裁好了,你可以先练练字。”
“唔……好。”罗璟应道。
翌日。
王氏早早在家里捉了两只鸡过来。
装上一大坛子卤味,一篮子鸡蛋,胡长贵便出发给十里香回礼去啦。
胡长贵跟着胡长林送过好几次腊味,赶车的技术已经有模有样,虽然他嘴略笨,不能自如的应付各种场面,送个年礼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交代好胡长贵,回来的时候大小的坛子都买上几个,原本家里买过几个坛子,最近都用来存放卤味送与别家做年礼,这回自然得买多几个备用。
送走了胡长贵,家里便忙碌起来,没几天就过年了,望林村家家户户都纷纷开始清扫屋舍,胡家两宅都趁着天晴开始了年前的大扫除,清洗厨具、擦拭窗台、掸拂蛛网、洒扫院子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罗璟头上包着方巾,手里拿着加长的扫帚,正仰着脖子清理屋子四角的蜘蛛网。
这几天,他走路已经可以不用拐杖,慢慢地瘸着腿走上一小段路了。
李氏原本不想让他参与洒扫行列,奈何罗璟自己坚持要帮忙,只好选了个相对轻松的活给他。
扫完他自己住的小屋,罗璟觉得扫蜘蛛网是件挺轻松的事情。
等扫完堂屋,继续扫东屋的时候,高仰的脖子和高举的手臂开始酸胀起来,他放下扫帚,苦笑的摇摇脖子揉揉手臂。
原来,这般简单的清扫,也是会累人的。
“玉生,累了吧!先歇会儿,不着急啊,慢慢来,千万别累着。”李氏端着一大盆子洗好的衣物放在门边,正好瞧见罗璟揉着肩膀,连忙上前拿过长扫帚,生怕把这孩子给累着了。
“胡……婶子,没事,我不累,一会儿就能扫完了。”罗璟急忙抓过扫帚,这点活都做不好可怎么行。
李氏看着抢过扫帚继续清扫的罗璟,心中有些疼惜,这般粉雕玉琢的小少爷,不知因何缘故,流落在外,唉,世家大户的日子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又被打得一身重伤,要不是心善的婆婆路过救了他,如今怕是乱坟岗上的一抹鬼魂了。
经历了这样的坎坷的磨难,眼前的男孩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虽然他性格有些淡漠,平时也不爱说话,不过,纯净的眼神里并没有流露出太负面的情绪。
李氏很心疼罗璟,同样经历过绝望的困境,她深深了解那种无力抗拒命运的绝望感。
52书库推荐浏览: 千墨 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