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瑜道:“您要是不信,可以出去打听,仁济堂……隔壁的医馆大夫跟我是老熟人了,他知道我懂医术,尤其是擅长医治妇人病。”
薛母原本在听到“仁济堂”三个字的时候脸色突然难看起来,但听杜晓瑜说是隔壁的坐诊大夫,她马上又激动起来,那位吴大夫在镇上可是出了名的,这位姑娘既然认识吴大夫,还敢打包票让她出去打听,那想来定不会是在撒谎了。
薛母咽了咽唾沫,磕磕巴巴地问:“那,那要医治好我这个病,需要多少钱?”
杜晓瑜先坐下来给薛母把脉,过后才说道:“伯母的这个病有些年限了,需要用到很多珍贵的药材,可不便宜,听说你们家镇上的布庄转让了,如果没有收入来源,凭你们现在的家境,可支撑不起那么昂贵的药材调理。
要不这样吧,我出钱帮你们把布庄盘回来,就当你们欠了我这笔钱,以后,薛伯伯要更加打起精神来管理布庄,只有生意红火了,才能有钱赚,赚到钱了才能给薛伯母买药材调理,再者,你们也欠着我钱呢,更不能像现在一样颓废懈怠了。”
薛父一下子从凳子上站起来,满是怀疑地看着杜晓瑜,“姑娘,你到底是谁,来我们家的目的又是什么?”
起初他还以为杜晓瑜是来骗钱的,但是听到后面,她好像一分钱都没赚,反倒自己掏钱帮他们把已经转让了的铺子给盘回来。
薛父不相信这天底下会有如此傻的人上赶着给人送钱,所以他越发的不相信杜晓瑜。
薛母则是扯着帕子,双眼含泪地望着薛父,“当家的,我……我想要个孩子。”
儿子死了,香火也就断了,薛父何尝不想再要个孩子,可是就光凭这丫头的一面之词,能靠谱吗?
杜晓瑜知道薛父怀疑自己,再一次不慌不忙地说道:“薛伯伯不用怀疑我,薛姑娘生前对我有恩,我如今不过是来报恩罢了。”
在薛父质疑的目光下,杜晓瑜把自己编造好的那套说辞拿出来,告诉他们薛绛珠当初是如何如何救了自己一命,说得煞有介事,还把薛母又说哭了一回,薛父最终选择相信了她。
杜晓瑜心中大喜,出了薛家就去布庄,花了高价把铺子重新给盘回来,还联系了人,一过完年就来给铺子装修。
第138章 、团子生父,国公秦宗元
亲手把地契交到薛父手里,杜晓瑜心中的大石块才算落地,看着那对夫妻因为铺子重新回来而欣喜,因为能挣到钱给薛母买名贵药材调理而期盼的神情,杜晓瑜终于红着眼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来。
薛母抹去兴奋的泪水,非要留饭。
杜晓瑜哪里吃得下去,推说自己有事,要赶着回家,只随便坐了坐就辞别薛父薛母,“薛伯伯,薛伯母,那我这就告辞了,等过完年,正月初六开始,我会来给伯母调理身子,咱们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多着呢!”
走出薛家巷子,薛父还是追了上来,他面容有些沧桑,平日里本来也就是个古板严厉的人,此时面对杜晓瑜,半晌不知道要做出什么表情来,缓了好久才说道:“姑娘,谢谢你,要不是你今天跑来我们家说这些,我夫人她可能一辈子都笑不起来了,不管以后她能不能怀上,总归今天,是姑娘给了她一个活下去的念想和盼头,也算是救了她一命,这份大恩,薛某无以为报。”
杜晓瑜道:“我本来也就是在报薛姑娘的恩,薛伯伯不必跟我这么客气,我家境还算富裕,在府城和京城也有些人脉,以后薛伯伯在生意上要是有难处,都可以跟我说,能帮你的,我尽量帮。”
薛父很是震惊地看着杜晓瑜,没想到珠儿生前竟然阴差阳错救了一位贵人,难怪他说这位姑娘怎么二话不说就肯花几百两把他刚转让出去不久的铺子给盘了回来,原来是人家不差钱。
况且,在府城和京城都有人脉呢,这一听就不是普通人,或许自己以后真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多了这份交情,到时候能求助她也不一定。
想到这里,薛父看向杜晓瑜的眼神里多了一丝崇敬。
没错,是崇敬,而并非贪婪。
薛父为人古板正直,也正是这性子,才会不容许自己的女儿做下“那等丑事”而狠下心用鞭子活活将她打死。
得知杜晓瑜的真正目的是来报恩,薛父越发的欣赏这个小姑娘了,毕竟这年头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太少,更何况是恩主都已经死了的。
原本她完全不必跑这一趟,毕竟珠儿都不在人世了,他们夫妻也不知道有这么一桩事,可人家就是来了,不仅来了,还主动为他们家做这么多事,薛父怀恩在心,就算不是为了孩子,也该为她的这份恩而振作起精神来。
“对了,还没请教姑娘尊姓大名。”薛父放低了姿态,小声询问。
“我叫杜晓瑜。”她毫不犹豫地说道。
薛父拱手,“那我就不送杜姑娘了,等你下回再来,我和我夫人一定精精神神地迎你进门,再给你做顿好吃的答谢你。”
杜晓瑜笑道:“薛伯伯太客气了,其实能看到你们重燃希望,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薛父自然不明白这里头的深意,心中只觉得杜姑娘为人高风亮节,是个不可多得的良善之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叶染衣 种田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