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命_南岛樱桃【完结】(123)

阅读记录

  多数人急上火的时候,还沉得住气的,就先一步入了皇上的宝眼。稍加思索之后立刻准备起草的,更显得鹤立鸡群,皇帝瞧着不显山不露水,他心里已经记了好几个人,在学子们都咬牙动笔之后,年轻的皇帝从龙椅上走了下来,准备看看这届选上来的贡士都在写些什么文章。

  他下来之后,应试学子的压力更大,有人手抖到没法写字,笔尖落下去就弯成蚯蚓。

  这其中,也有一些特别镇定的。有些是世家名门出身,见惯了大场面,也有像卫成这样,琢磨起问题就浑然忘我,他脑子转得飞快,埋头整理要点,起草文章,压根没注意到皇上走下来了。

  皇上之前就注意到卫成,一则他看起来十分镇定,下笔稳;二则年轻人模样出众,挨他很近那两个看着都有三四十岁,就把卫成衬托得格外年轻,他打扮虽然朴素,看着英姿勃勃一表人才。

  皇上对卫成的第一印象还挺深刻,并且不错。

  他走过去的时候特地驻足看了一眼卫成正在起草的文章。

  一看,就走不动了。

  皇帝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心里惊涛骇浪,负在身后的手都悄然一紧,不过很快又松开,这个细节除了跟在皇上身边的太监总管,谁也没注意到。

  他站了一小会儿,就接着往前走,跟着又看了几篇文章,然后就坐回了龙椅上。

  太监总管给皇上看茶,小声说:“奴才斗胆问一句,皇上您看这届学生如何?”

  “不如何。”

  “没有合您心意的?”

  乾元皇帝没说话,伺候他很多年的太监总管都要退开了,这时候,皇帝吩咐他把详细介绍了三百名贡士来历的那本名册取来。

  说是详细介绍,其实也没多详细,就是登记了底下这些人的籍贯、出身、年龄、一路是怎么考上来,每次多少名。

  在中间靠后的位置,他把卫成给翻着了。

  翻着就纳闷了,会试排一百九十八,是考瘸了?

  他想了想今年会试的考题,又想到主考官是谁……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届主考的秦大学士早些年也教他读过书,秦大学士看文章比较讲究,卫成这个路数的确不是他欣赏的,乾元皇帝估摸这人能排在一百九十八进宫里参加殿试还多亏会试考官不止一人,会试二十人阅卷,商量之后定下排名,主考的确有最终决定权,不过也要参考其他考官意见,不可独断专行。

  这卫成吧,有些观点不错,乾元皇帝看了一会儿都有心想找个之间同他聊聊。不过他那文章平实了一点,遣词用句不够精妙,看着就是底蕴不深的贫家子弟。

  皇帝又翻了几页,就把册子合上了,之后一直在斟酌。

  斟酌该怎么给底下这些人定排名。

  按他心里真正的想法来,像卫成肯定点一甲了,皇帝不敢,倒不是料想到朝臣会反对,是怕把人捧太高。像这种背后无靠的贫家子弟,风头太劲要么直接给人折了,要么就是一连串的利诱,没成长起来就成了权臣的爪牙。

  这是个人才,要用得好还要打磨,如今他太年轻了,见得世面也不够大,大观点上跟皇帝很合得来,具体方案不太能立得住。

  皇帝都没去管一甲,这届出尽风头的全是世家子弟,他就等着看几个大臣去争。

  棘手的还是卫成这个排名。

  后来皇帝想通了,只要不是总榜前四,后面都差不多,排名上一位下一位没多大关系。这年的殿试依然是几方势力抢排名的舞台,朝臣提名的一甲三人皇帝都顺着夸了一通,说不错,问他们觉得具体名次怎么排,谁取第一?几个大臣吵了得有一盏茶的时间,谁都没说服谁,最后还是跪在皇帝面前请皇帝做主。

  皇帝让大学士代笔,闭眼就把顺序给排了出来。

  一甲敲定之后,二甲前几位是皇帝钦点的,后面全交给几位大臣,让他们看着排。

  几位大臣都糊涂了。

  就没看懂皇帝是什么意思。

  他取这些人里面,什么出身的都有,表达什么观点的也都有,没有十分统一的标准,就不知道分别是哪一点被皇上看中了。

  卫成就被乾元皇帝混在了这些人里头,给他点了个二甲第八,总十一名。

  皇榜公示出来之后,他自个儿都惊了,后来回去也是一脚深一脚浅,整个人都恍惚的。

  照本朝的规矩,进士及第直接进翰林院。他是二榜出身,二榜进士可以参加朝廷安排的考试,考得好也能进翰林院,做庶吉士,庶吉士没品阶,却是个好职位。

  哪怕没选上庶吉士,也有很大机会被指派到地方上做官。

  卫成其实没想到,他没想到自己能上二榜。

  二三榜人数虽然没定死,大概都有个数,三百人里面能得进士出身的一般就百来个。往上数几届,殿试排名和会试差别不大,他心里有准备,想着自己一百九十八,八成同进士。卫成心态好得很,就想着把自己的观点写个痛快,他估摸后面就要到地方上去谋缺,能把意见呈给皇上的机会搞不好就这一次。

  他把握住了,写了个痛快,乾元皇帝也看了个痛快,看完斟酌之后给他点了二甲第八。后来还给翰林院那边的心腹大臣打了招呼,让他在二榜进士复考的时候把人选进翰林院去,吊尾巴上选进去,选进去了不用过分倚重,让他自个儿多看多学多琢磨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岛樱桃 爽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