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穿今之安好人生_軒十一【完结+番外】(356)

阅读记录

  而她家里的那六个小姑娘,见到裴笙也跟老鼠见了猫,顶多也就弱弱地讲一声姐夫,就连最开朗的安贝贝,在裴笙面前也是有多乖就多乖。

  再加上昨天的那个叫司澄的小女孩,今天的季瞳。

  安好很怀疑裴笙加持了‘我很凶’的背景板。

  到了村口车子就进不去了,机器靠人扛着,本次纪录片只有一个导演,安好也认识。

  华洲电视台的顶梁柱之一,霍启峰。

  光靠被人说还不觉得什么,但现在亲眼看到不远处那一幢幢堪称危房的所在,化州电视台来的众人都有不小的震撼。

  安好拉着季瞳的手,一路把人带到了老村长那里。

  等机器就位,在场唯一一个客串记者的女孩子在摆满木制品的院子里转了一圈,安好站在门口的方向,在霍启峰跟她打了一个开始的手势后,看了眼手里的台本。

  轻咳一声开启了微型耳麦。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新一期的《华洲记忆》,今天一早,我们摄制组就来到了这位位于东海市下辖柳田村周边的一个小村子里。观众朋友们可以在镜头里看到,这个小村子的周围包括村民们的建筑物和家具,选用的材料都是竹子,在村子背后的大山里,还有着一片一望无际的竹林,所以,这个小村子有一个很贴切的名字,叫做竹村。摄制组偶然了解到,在这个风景清丽又安静的小村庄里,还传承着一门即将失传的古老手工艺,竹艺。镜头可以在拉近一些,让我们仔细欣赏一下这竹艺,到底有多么巧夺天工······”

  其实在场每个需要说台词的人的台本都只是给了简略的概括,要想把台本上干巴巴的语气说得富有感情,引起电视机前观众们的共鸣,就需要自己来进行进一步的润色和修饰了。

  霍启峰本以为安好这是第一次进行节目录制,怎么说也要至少卡上那么几回,却没想到这就给了他一个惊艳的开头。

  等安好把旁白念完,他张嘴说了一声好。

  安好接过裴笙递给她的温蜂蜜水喝了一口,朝对方笑了笑。

  另一边,那位女记者走到老村长的轮椅旁,开始了采访。

  安好关掉微型耳麦,侧眸看了眼静静陪在自己身边的裴笙,“就这么一直站着,有没有觉得无聊?”

  裴笙把安好手里的水壶接过来,“听阿好说话,怎么可能会无聊。还有,你刚刚的那段旁白,我给录下来了。”说着还挥了挥手里的手机。

  “这有什么好录的啊!”安好有些哭笑不得,“等到时候电视节目播出来,能让你听个够!”

  “那不一样!”裴笙摇摇头,“我喜欢听我亲自录的。”

  安好:“······”

  果然,在安好每一次念旁白之前,裴笙都会把录音键打开,而且除了安好的话,其他的什么也不录。

  安好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无奈,到后来就习惯了,甚至每次开始念旁白之前,还会提醒他一声。

  习惯果然可怕!

  《华洲记忆》的摄制一向紧凑,多的两天,少的只有一天,竹艺到底也只是一项手工艺,所以安排下来也就只有一天的时间。

  参访完老村长这里后,摄制组又去了季老头那里,从进山里选竹子,劈竹,到编成一件精美的竹艺品。老人布满皱纹的手下,从粗细不等的竹条,到穿插成型,都在镜头下呈现了出来。

  最后摄制组又在本村居民的带领下,了解了一番现在竹村的近况。

  在太阳落山之前,安好负责的旁白把结束语录完。

  霍启峰大手一挥,“收工!”

  《华洲记忆》这个节目到底还是属于小众类型的,观看的人,大多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和一些能从中学到些东西的学生。

  而作为电视观看最大头的青年群体,他们更喜欢选秀,冒险之类的比较刺激的节目。

  但《华洲记忆》的内涵所在,依旧为他积累了一批忠实的观众。

  每周五晚上八点,新闻播放完毕,就是《华州记忆》播放时间了。

  被布置了课程的学生们、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们,还有一部分全职主妇,都在这一刻把电视频道跳到了华洲台。

  清远的水墨画前奏后,电视画面里最先出现的,就是竹村那漫山遍野,一眼看不到尽头的竹林。

  安好这会也坐在电视机前,说起来她也是《华洲记忆》的忠实观众之一,以前是每一期都不落的,也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她中间有几集没抽出时间来看,但也下载了下来,看重播。

  裴笙坐在安好旁边,从善如流地递水递瓜子。

  “这是航拍的吗,我记得没有见过航拍机。”有一段俯视的画面最为震撼,无数挺拔向上的柱子在镜头里晃过,就像一句句挺直了千万年的身躯,中间不曾有一丝弯折。

  裴笙目光移到电视机屏幕上,研究了两秒钟,“这应该是后面补拍的,光线有点不一样了!”

  安好一杯茶水差点灌到鼻子里,“这也能看出来吗?”

  为什么她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来到底哪里光线不同了!

  “从竹林的高度,距离航拍机的高度,光的折射,推导出来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軒十一 古穿今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