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元帅在古代日常_方之影【完结】(320)

阅读记录

  “战事紧急,不必多礼,西北两境的事,想必你们都知道了,我这还有一封西境刚送到的急信,你们都看看,看完说说自己的意见。”宣和帝摆了摆手,将那封密信递了过去。

  战事一起,边报就送到了弘文殿,这些事诸臣都知道,但有些是专门呈给皇帝的密信,这种信报,皇帝没看之前,大臣们是不能看先的。

  首辅岑子衿岑大人站在离皇帝最近的位置,他第一个伸手将信接了过来,看完之后,一言未发,递给了站在他身后的卢国公。

  卢国公看完后,递给了林昊,林昊看到信上的内容,一双睿智的眸子微微眯了一眯,随后面无表情的将递给江侯爷,江侯爷看完之后,递给了萧尚书。

  “怎么样,都看过了吧,你们都有什么意见,说来听听。”皇帝看了几人一眼,问。

  “陛下,依臣之见,这个事咱们可以暂且放一放,连云十八寨的事已经过去差不多三年了。这三年,若是西境的主将真有意向在武连和云穆这两座山上布防,完全可以在山上设岗哨,而不是到了这个时候,再想到找剿灭了十八连云寨的人清算。”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保证边境不失,同时,尽快将挑拨我们几国关系的源头查出来,这方是正途?”老成稳重的首辅岑子衿眼见没人开口,不得不第一个站出来说话,他是性情方正的君子,说话做事,一向比较客观。

  “岑大人此言差矣,武连和云穆这两座山的地盘那么大,岗哨岂是那么好设的?即便军方真想在山上设岗,又焉知东突和北济等国家不会悄然拨掉岗哨?”岑子衿的话音一落,卢国公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岗哨不好设,当年的土匪寨又是怎么生存的?依国公爷的意思,我们大齐想打胜仗,想了解他国的军事状况,除了怂恿土匪去武连和云穆做窝之外,就没有他法可想了?”

  “南境也有山,可南境在木侯爷的守备上,边境那一块从来没有发生过匪患,南境对面的敌人,也没说什么时候,就悄无声音的摸到我们大齐的土地上来了......”林尚书冷冷的接了一句。

  “你?”卢国公大怒。

  “好了,都别吵了,依林卿之见,你当如何?”宣和帝黑着脸沉喝了一声,制止了卢、林两人的争吵,随后将目光落到林尚书身上。

  “臣的意思和岑大人差不多,我们当今之急需要做的是先保边境不失,同时,尽快将挑拨我们几国关系的源头查出来,西线战线较长,地情复杂,荣王的十万兵马确实少了些,建议再给他增兵五万,辅以良将协助。”

  “同时把冯铁调回来,让他协助协同大理寺共同追查挑拨我们几国关系的源头。”林尚书迎着皇帝的目光,不疾不缓的开口道。

  “不知爱卿觉得这兵应该从哪里调?”宣和帝深深看了他一眼,问。

  “南境,一,南境离西境距离不远,增派援兵,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二则是南境因为地势特殊,边境可以种植,大部份粮草他们能自己解决,为此,四境之中,南境的兵马是最多的。”

  “一共有十八万军马,木侯爷治军有方,南境兵马能征善战,调派五万去西境,对荣王固守西境有很大帮助,调出五万,南境还有十三万兵马,也不用担心边境防备力量不足。”林尚书道。

  “爱卿所言有理,只是木侯爷已经解甲归田,南境现在的主帅是木侯府的世子木锦轩接任,若从南境调五万兵马过去,该由何人为将?”宣和帝又道。

  “侯爷虽然解甲,但身体仍十分健朗,在此战火纷飞的紧迫时期,陛下令其再披战袍也不能算不近人情,四十年前,侯爷和前荣王不只一次携手作过战。”

  “每次携手取得的战果都十分惊人,现若能让他与荣王合作,以这两位之能,东突和西番,哪怕手段通天,也休想破我大齐防线。”林尚书道。

  第二百六十九章、战事起(三)

  和众臣议完事,宣和帝出了御书房,去了太后的慈宁殿。

  这些年来,大凡遇到为难的、感觉拿不定主意的事,去找太后商量,已成了宣和帝的习惯。

  来到慈宁殿,陪着萧太后喝了杯茶,宣和帝将御书房发生的事详细和太后讲了一遍,萧太后听完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答话,她轻轻抿了口茶,沉吟了半晌,才抬目看着宣和帝开口:“皇帝是怎么想的?”

  “母后,你觉得让木侯爷带兵去增援西境,西境到时候做主的人到底会是谁?”宣和帝不答反问。

  “这事很难说,荣王身为我朝的镇国亲王,坐镇西境几十年,边境安宁,宵小伏首,本事如何,皇帝和群臣都有目共睹。若换成任何一个将领去西境,我们根本无须担心西境的兵权,但若这个人是木侯爷,那就很难说了。”

  “木侯爷此人是我这些年来唯一一个看不透的人,荣王很强不假,但木侯爷一点了不比他弱。”

  “不仅如此,木侯爷还是他的长辈,当年,木侯爷和上一代的荣王关系相当不错......”萧太后不知是不是忆起了往事,说到木侯爷和上一代荣王的时候,声音有些飘忽。

  “这么说来,林昊的建议是不能接受了,必竟一山不容二虎,这两人都不是轻易臣服别人的人,如果木侯爷去了西境,和荣王水火不容,两人僵持起来,反倒有可能延误战机。”宣和帝一听,心头一凛,接口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方之影 爽文 星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