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_坐酌泠泠水【完结】(1021)

阅读记录

  虽说赵晤和齐伯昆对洪华忠有些不满,但却没有开口为杜锦宁解围。他们也想知道有个聪明脑子的杜锦宁,会不会真想出好办法来。

  “让我想想。”杜锦宁低头沉思。

  虽说后世早有成熟办法可以照搬,但她不能想都没想就直接说出来。

  “这个问题太过复杂,咱们上百个当了几十年官的老家伙都解决不了,锦宁你想不出办法也正常,不要有压力。”齐伯昆开口道。

  这是明显的要护着孙媳妇了。

  杜锦宁抬起头来冲着齐伯昆感激一笑:“齐爷爷,我知道了。”

  她看向赵晤:“我这个办法,也不知可不可行。”

  赵晤可是知道杜锦宁不会信口开河的。她既说有办法,那这个办法定然是比较靠谱的。

  他顿时兴奋起来,身子朝前倾:“没关系,你且说出来听听。”

  杜锦宁道:“因为放开了路引,导致百姓四处流动没有管束,犯了罪又无从查起,不能及时得到惩罚,这才使得犯罪率高居不下。那么,咱们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这个情况就能好转了。”

  “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洪华忠的嘴角隐隐露出嘲讽,“莫不是又用路引把人给管束起来?那咱们弄这一出还有什么意义?”

  齐伯昆这一回对洪华忠已严重不满了。他都没发现这个老家伙的心眼跟针尖一样小,真是错看他了。

  不过还没等他出声维护,杜锦宁就摇头道:“自然不是。”

  她朝赵晤拱了拱手,道:“其实根结就在于户籍都握在里正和官衙手里,不开路引,百姓手里连个身份凭证都没有。咱们完全可以给百姓弄个身份证。百姓去外地要住客栈,就由客栈对他们进行登记;去钱庄存钱取钱,规定要用身份证存取;做买卖时,核实一下身份证,彼此心中也有数。一旦发生案件,有了这些痕迹,查起来也好查。”

  听到这个方法,大家都沉思起来,细想其可行性。

  “可给每人都造一个身份证,太难了吧?要是那些人造一个假身份证怎么办?”一个官员提出问题。

  “刚才不是提到那个纸钞防伪技术吗?就用那个来解决防伪问题。造身份证的事确实复杂,不过一个省一个省地来,且一级级把任务分派下去,花个两三年功夫,总能做成的。现在,可以在放开路引的那三个省先试行。至于做身份证的费用,可以百姓自己出一部分,当地再拿出一部分税收来补贴。”

  大家都点了点头,觉得这个方法没准还真可行。

  赵晤对杜锦宁的表现满意地不行。

  不管杜锦宁是男是女,身份如何,只要能为朝庭解决问题,想得出别人想不出的好办法,那她就是大宋不可或缺的人物。

  至少在他看来,杜锦宁比许多大臣都强。

  “行,就照你刚才说的试试看。如果可行,朕重重有赏。”赵晤道。

  大家看向齐伯昆的眼神顿时羡慕不已。

  有这样的孙媳妇,不说能为齐家和齐慕远赚来多少功劳吧,至少齐家的兴旺指日可待。

  赵晤又问:“水稻问题能解决吧?大概什么时候能有稻种出来?”

  “能解决。明年两季培育稻种,后年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了。”杜锦宁道,“不过想要种高产水稻的,自己留种恐怕不行,得季季花钱买种子。”

  第854章 参政的第一步

  “价钱贵不贵呢?”一个老臣问道。

  杜锦宁想了想:“定价应该是普通稻种的两倍。”

  大家都点点头。亩产七石的种子,只要不是贵得离谱,没谁不愿意买来种植的。要知道除了种子,人工、肥料、时间的花费都是一样的。有极高的产量,买种子的那点钱就不算什么了。

  还没等大家琢磨杜锦宁在这件事上一年能赚多少钱,就听杜锦宁道:“在稻种上赚的钱,我分文不取,全都用来奖励在农业水利做出贡献的人,或资助贫困地区在水利方面的建设。这笔钱之所以不直接交给朝庭,主要是希望专款专用。朝庭可以派一个户部的官员来监督账目及资金走向。”

  一听这话,大家心里刚刚生起的那一点点不舒服就烟消云散了。

  虽然高产水稻是杜锦宁一个人研究出来的,但在研究的时候,杜锦宁还是朝庭官员,拿着朝庭的俸禄,靠着其他官员为她分担了任内杂事,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来,为此朝庭还赏赐了她丹书铁券。现在封她为长公主也是看在这一份功劳上。

  如果杜锦宁就这样把高产水稻占为已有,并且用它来为自己牟利,不让朝庭占一点边,各位老臣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大家也清楚,杜锦宁研究出来了高产水稻,这种稻种属于国家不假,然而想让人家长年累月地无偿为整个国家培育稻种,也是不合理的。

  按他们的想法,稻种出售的利润,杜锦宁可得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收归国库,这样才比较合理。

  现在杜锦宁表示无偿长期为国家培育稻种,要求只是将赚取的钱财用作农业水利上,这是为整个国家着想,她自己不占一点利益,还要长期付出,倒让这些老臣对她起了敬佩之心。

  整个大宋长江以南都一年两季种植稻谷,可以想见一年需要多少稻种,这一项买卖收益有多大。杜锦宁却想都不想,张嘴就把利润让了出来,这份魄力,即便是他们这些大男人,都自愧不如。

52书库推荐浏览: 坐酌泠泠水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