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_坐酌泠泠水【完结】(1066)

阅读记录

  杜锦宁先用火折子点燃油灯,这才将它放到了水面上。

  “咦,怎么不动?”赵晤在台阶上问道。

  “得先把陶罐里的水烧开。”杜锦宁道。

  陶罐里的水并不多,杜锦宁话声刚落,水就烧开了,从竹管里喷出水蒸汽来。在水蒸汽喷出的那一瞬间,小船就开始朝前驶去。

  赵晤三十岁的人了,却还跟个小孩子似的,兴奋得大叫起来:“动了动了,啊呀,它竟然自己动了。”说着,还跟着小船跑了一小段路。弄得吴公公也跟着跑,脸上那无奈的表情跟刚才齐慕远如出一辙。

  不过小船上的蒸汽刚开始时不多,跑得不快。后面动力上来了,“嗖嗖”地一下子窜出去老远。赵晤跑了几步,就只能目送着小船甩他一个背影。

  “它会跑多久?遇到岸边和水草会转弯吗?”他问道。

  “跑到陶罐里的水烧干为止。没人操控,自然不会转弯。”杜锦宁默默在心里补充一句:要是有个遥控传感器,就能让它转弯了。

  此时,她万分怀念现代的高科技。

  虽然杜锦宁的回答让赵晤有点失望,但他对另一个装置的兴趣更大了。

  “让人划船过去把小船拿回来。”杜锦宁吩咐下人一句,便在齐慕远的搀扶下上了岸。

  “走,咱们回去看另一个。”

  几人于是又回到了正院。

  虽然有很多让人炫目的化学试验和有趣的物理试验,但杜锦宁今天想展示的是蒸汽动力。想当初瓦特因为发现了蒸汽动力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她希望这一幕能在中国古代得以实现。

  所以她放在院子里的那一套装置虽然更复杂一些,却还是蒸汽原理。她让木匠做了几个齿轮,利用蒸汽动力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的一端,是一把不停挥舞的小锄头,正在一个劲儿地在那里挖坑。

  虽说赵晤不再重农抑商,但农是国之根本,任何一个君王最重视的就是农业。

  装置上挥舞的是锄头而不是锤子或别的,她就是想告诉赵晤,她的这个试验,不是新奇的玩意儿,而是可以用到国民生产上。

  果然,不用杜锦宁多说,赵晤望着那不停挖坑的小锄头,就被自己得出来的结论震惊了。

  他转过头来,急切地问道:“真能利用这个来锄地?不用牛,只用水,就能锄地?”如果这样,大片大片的荒地岂不就可以开垦出来?

  虽然这种说法很不严谨,杜锦宁还是用力地点了一下头,道:“能,肯定能。”

  赵晤的眼眸亮若星辰。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进行各种研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杜锦宁将后半句话说出来。

  “不打紧。”赵晤深吸了一口气,表情豪迈,“只要在朕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天,朕就再无所求。”

  “您肯定会看到的。”

  这一刻,杜锦宁无比庆幸自己是个理科生。即便她是学农的,但好歹知道一点物理化学的原理。要是她是学文的,明知道有这东西却摸不着边际,做不出来,那才叫郁闷呢。

  “除了这个,还有一个东西要给皇兄看。”杜锦宁道。

  “哦?什么?”赵晤的期待感简直爆棚了。

  “请皇兄移步得月阁。”

  于是一行人去了得月阁。

  到得月阁门前,杜锦宁转过头来吩咐赤木:“一会儿小心些,别伤了自己。”

  “公主放心,小人知晓。”赤木道。

  杜锦宁几人上了得月阁二楼,赵晤便看到刚才跟杜锦宁说话的那个小厮此时正站在离得月阁足有十丈远的地方。在他身后,是横卧着一块足有桌面大的石头。

  “皇兄,老师,一会儿的试验有些响动,不过咱们离得远,不会有什么危险,你们莫要惊慌。”杜锦宁道。

  她倒不是怕吓着赵晤,而是担心吴公公和御卫们因为受到惊吓而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这句话明着对赵晤说,其实是在告诫吴公公和御卫等人。

  赵晤指着赤木问道:“就是那里吗?”

  “对。”杜锦宁道。

  “没事,离得那么远。你皇兄可不是胆小之人。”赵晤开了句玩笑。

  杜锦宁没有再说什么,直接朝赤木示意了一下。

  第887章 居安要思危啊

  赤木先点燃了一支香,拿着香走近那块大石头,弯腰下去点燃引线后快速远离。

  不一会儿,只听“轰”地一声,石头被掀了一下,放huǒ yào的地方溅出了碎石屑。

  吴公公和御卫即便听了杜锦宁的话,仍被这动静吓了一跳,迅速上来围在了赵晤身边。直到看见碎石屑落的地方离这里挺远,他们又站在楼上,完全没有危险,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huǒ yào?”赵晤皱眉向杜锦宁问道。

  “正是。”杜锦宁点点头。

  正确地说,是黑huǒ yào。

  黑huǒ yào早在唐朝被炼丹师发明出来后,最初实际运用在烟火杂技里,北宋时在战争中得到广泛运用,被制成火箭,火球等huǒ yào武器,所以赵晤一眼就看出了刚才那个是huǒ yào。

  得到杜锦宁的肯定后,他心里就十分疑惑,不知杜锦宁为何要在他面前展示huǒ yào的威力。

52书库推荐浏览: 坐酌泠泠水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