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从这位候夫人进门后,靖海候这边再无所出。
倒是靖海候的几个嫡亲弟弟们,嫡出的儿子一个个往外蹦。
靖海候虽说有庶出的儿子,可偏偏那儿子是通房丫头生的。
虽说他也是尽心培养了,可是,这丫头生的,和那几个侄儿还真的有些区别。
特别是前几年,诺大一个靖海候府就他这么一独苗苗,自然是被有心人给带歪了。
而现在,靖海候去了闽南,理论上,老靖海候是要带着那独苗苗在京城的。
可最后的结果是,靖海候带着那独苗苗去了闽南,而老靖海候则带着另外几个孙子进了京城。
老靖海候夫人进宫面见太后的时候,还真巧了,谨彦那时候刚好在慈宁宫,所以,得到了一些最新消息。
那就是老靖海候夫人表示,想求宫里给个恩典,给他们这次夫妻带来的几个孙子指个婚。
本来吧,除了将来会继承靖海候位置的世子,另外那些人的婚姻是靖海候府自己去搞定的。
他们一向是和闽南的一些世家联姻。
而这次,他们带了五个孙子进京,一次性向太后皇帝他们要指婚五个。
第八十九章 想当妾氏的人真多
老靖海候夫人和太后提起指婚的事儿谨彦一听说,一回头就和妙书提了。
妙书那时候给谨彦的建议就是,让她在御书房的时候,尽量低头做事,要不然,皇帝到时候把谨彦指婚给那几个现任靖海候的侄儿那就惨了。
在妙书看来,别说是靖海候的几个侄儿了,哪怕是人家的亲子,对谨彦来说也不是门好亲事。
靖海候府太复杂,一般二般的人,还真的未必在哪儿立足。
别和她说现任靖海候的那些夫人就这么巧走了。
一个走了是凑巧,三个都走了,剩下的一个无所出,那就不是凑巧了。
靖海候府的那种复杂情况,哪怕是她,也是处理不了的,更何况是谨彦了。
在妙书看来,这世上有四种人,一种是会做人,一种是会做事,一种是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
最后一种自然是最厉害,又会做人又会做事的,比方说她。
而谨彦就是那种只会做事,做人只是很马虎的那种。
妙书喜欢谨彦也是有原因的。
宫里多的是会做人的聪明人,可是,肯真正用心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的,还真的比较少。
多的是想找捷径一步登天的。
有了那些人的衬托,妙书就觉得像谨彦这样的人难能可贵了,才一直保着她。
她还是希望藏书阁在她卸任之后,能维持原样的,而不是变了性质。
因此,妙书还真的怕庆丰帝到时候会把谨彦给牺牲掉。
毕竟,在很多人看来,谨彦那是“圣宠”正浓的情况啊!!
谨彦对妙书是百分之百信任,妙书在明知她现在要帮李大人做笔贴式的情况下,还让她少去御书房,明显是发现什么问题了。
因此,李大人之前在御书房就发现,自己要让谨彦完成的事儿,谨彦已经完成放在案桌上。
不开口的,谨彦也完成放在一边了。
可要找这孩子吧,还真的不怎么找得到。
不像某些同僚的笔贴式,一个劲的围着同僚们转。
活计全部要同僚们指派,他们才会干,才能干,才能完成。
倘若谨彦是个男的,李大人表示,自己二话不说就专门指定他来自己身边侍候了。
可惜是个女娃娃。
偏偏自己的儿子们,孙子们没一个年纪和她相符的。
要不然,做儿媳,做孙媳也是很不错的啊!!
像妙书李大人这样的,把你当自己人了,就会自动自觉的保护你起来。
李大人听妙书提了个头,大概就明白意思了。
所以对于一些工作上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谨彦当起了古代版笔友来。
有些事,谨彦会从妙书还有李大人哪儿得到一些讯息,再加上自己的猜想,大概能估摸出一些事来。
所以,谨彦便把这个老靖海候要给孙子找儿媳妇的消息透露给了沈振光。
还顺便告诉了他,朝廷下一任的靖海候是会在其中一位里挑选。
至于是哪位,那就不知道了。
其实在那个现任靖海候亲子被人带歪之后,谨彦就有意识到,皇帝或者说内阁这里,有打算让靖海候易主了。
倘若靖海候一家是块铁板,皇帝自然是不乐意看见的。
而现在,靖海候的兄弟怂恿了老靖海候,想取而代之,皇帝和内阁,对这种事,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甚至帮个忙敲个边鼓啥的。
谨彦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沈振光,就看沈振光会不会把握机会了。
谨彦是不知道沈振光的打算,所以,她是觉得,给那种官员当妾氏偏房的,还不如搏一把去给未来的靖海候当妻子呢。
老靖海候带了五个孙子,鬼才知道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可无论怎么说,哪怕是赌输了,靖海候府也比一般的官员底子要强些吧。
毕竟,朝堂上,会打水仗的将军可以说除了靖海候府一族,别的再也没有了。
万一运气好些,指不定你的外孙是下一任的靖海候呢?
而对谨婉来说,哪怕是嫁给靖海候的侄儿,也好过当别人的小妾和偏房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佛前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