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在会稽县的时候,妹妹可喜欢出去逛了。
现在妹妹一个人在宫里,肯定憋得难受吧?
而现在,居然还要做那衣裳,你说妹妹早说,自己早些让母亲和妻子准备起来了嘛。
“哥哥,这事儿其实也不急,我今年个子长得也不快了,想来长得也差不多了,呵呵,我自己做就行。
年关要到了,嫂子要帮娘处理家务呢。”
苏氏现在的日子也是渐渐进入轨道了,早上跟着杨氏处理家务,下午则逗逗孩子。
晚上是给谨行红袖添香。
西府人口少,也没什么通房姨娘的,所以,婆媳妇二人每天花个半个时辰也就差不多了。
要不然,苏氏也不会提出陪着谨彦出去逛街了。
现在谨行提出要给小姑子做衣裳,苏氏自然是不会拒绝。
“衣服什么的,就交给你嫂子吧,你嫂子的眼光不错,要不然也不会嫁给你哥了。
你这几天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跟着爹娘去做。”
沈三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朝谨彦说道。
“啥事?”
难道要给自己去相亲?
谨彦有些激动了。
“爹,这东府分家的事,妹妹也要去?”
谨行一直在家,立即明白父亲说的是啥了。
“东府分家?这几天?”谨彦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见沈三点了点头,谨彦又道,“爹,东府分家,我们也能分那家产?”
有银子分的话,去去倒也无妨。
可是,依照自己对秦氏和丁氏的了解,想从二人手里抠银子出来,难!
至于说那大伯,表面上看好像挺公正无私,不过,官迷和财迷其实是同一类人。
所以,谨彦觉得,自家不用去掺合吧?
“你大伯和二伯已经和我提过此事,前几日,窦府哪儿也来确认过,谨彦和爹去见识见识。”
沈三继续摸着自己的八字胡说道。
见识?
分家产有神马好见识的。
自己是个姑娘,西府的家产将来都是哥哥的。
自己最多陪嫁走点。
至于嫁人这个严肃的问题吧,她在宫里吃苦受难的时候,也想过,还不如嫁人呢。
可有的时候又想,妙书姐这么一个伶俐的人儿,还要忍受丈夫的通房呢。
问自己受不受得了,肯定受不了的。
所以,索性要么不嫁人?
反正宫里有个规定,自己做女官不嫁人的话,皇帝负责养老……
所以,倘若到时候真找不好,这也是条出路。
“你个财迷,这么喜欢银子啊!”
谨行还像小的时候一样,敲打了下谨彦的脑袋瓜子。
“瞧哥哥说的,有的时候皇上还会为户部内库没银子烦恼呢,更何况是我了。
这宫里处处要用银子,我每个月的月银刚刚勉强够花。”
自己这还不用往皇帝身边凑呢,不用每天打点那些宫女太监。
要不然,月银更加不够。
“妹妹,哥哥手里有些银子,你拿去使。”
谨行一听,立即和谨彦说道。
“哥哥,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了,还要养嫂子和侄子呢,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侄儿侄女的。
所以,你花银子可不能大手大脚了。”
苏氏抿嘴笑了笔,“妹妹放心,你哥哥每天都会记账呢,月银什么的从来不乱花。
也不和同僚出去喝酒,所以,倒是攒下了不少的私房。”
谨行一听妹妹和妻子的话,挠挠脑袋道,“同僚们去的地儿,不适合我去。
更何况,明年要考恩科了,我可得好好看书。”
谨彦一想到恩科,又想到现在在御书房,总觉得自己好像有些什么是忽略了的,但一时之间,也想不起来。
第三十七章 分家产1
“乖囡啊,待会去了东府,记得多看多听少说话。”
沈三一边走着,一边和女儿告诫道。
“爹啊,你让女儿去,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要不然,沈三好好的,让自己去干嘛?
总不可能是嫌弃自己太会吃,去蹭东府的一顿分家散伙饭吧?
杨氏大概有些估到丈夫的用意了,扯了扯谨彦的袖子道,“就照你爹说的,少说话,能不说话更加好。”
一家三口到了东府,除了窦舅舅之外,其他人都到齐了,果然,长辈总是最晚到的。
谨慧一看见谨彦,便拉着她的手到了一边说悄悄话。
“怎么样,在宫里能吃饱吗?”
谨慧头一见就问谨彦人生最最重要的“大事”。
见谨彦点了点头,谨慧又道,“那你怎么没继续长个子啊,我记得,以前一个月不见你,你就又长高了。”
“总不能一直长一直长吧,那我岂不是要变成怪物了?”
谨彦捏了捏谨慧的脸颊道,“你怎么变瘦了,之前看你胖呼呼的挺可爱的,那些长辈不也说那样比较有福气吗?”
“哎呀,表哥不喜欢胖女人啦,所以,我在减肥呢,每天只吃一餐饭,减了有六七斤了,对了,你在宫里有见过我表哥吗?”
谨慧又继续拉着谨彦的手问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佛前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