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
苏氏一边听着,觉得,会不会是公婆和丈夫想太多了。
要知道,小姑子那人也就是初一看,你会觉得这家伙是个傻呼呼的。
可实际上,鬼主意一大堆。
她强烈怀疑小姑子是自己想学游泳,想爬树,才导致三灾九难的。
只不过,有些话也不能和丈夫明说,只能默默地听着。
“唉,我现在最最担心的,就是万一宫里给五妹妹下药下得狠了,然后因为双胞胎的关系,导致妹妹将来也不会生,那可如何是好?
别说妹妹现在未必还能做女官。
哪怕真做到妙书大人的位置,这不能生子,将来,也是和离的下场啊。”
谨行长叹了一口气道。
本来世间的男子像他这样,不愿意找小妾,不找通房的就少。
倘若妹妹不会生,那妹妹岂不是要一辈子孤独终老?
苏氏见谨行这样,只能握着谨行的手劝道,“要么,明天咱就去找大夫瞧瞧?”
省得丈夫老是心不守舍的。
虽然因为要守孝,丈夫也不能考科举了。
可丈夫总是这么惊慌失措的,也不是回事!!
到了第二天,谨行就以带着苏氏回娘家为由,带着苏氏和谨彦出了门。
虽然沈三是觉得这儿子媳妇回娘家,女儿跟去干嘛。
不过,后来又想着,女儿以前一向是个爱玩爱闹的性子,现在不能出去玩了,去亲戚家散散心也是好的,也就不说什么了。
京城很多的妇人生过孩子之后,确实也会找些大夫调理一二。
因此,当谨行夫妻找上京城最出名的几家医馆,倒也没大夫说什么。
基本每位大夫给苏氏配的药都是差不多的,生完孩子,再加上之前操办白事,自然是气血两虚。
谨彦趁机也和大夫们说,让大夫给兄长把把脉,看看要不要也调理一番。
谨行本来是想说,自己的身体好着呢,不过,后来转念一想,自己把把脉也好的,到时候,正好有借口,让妹妹也瞧瞧。
谨行之前是读书读得狠,再加上后来操办外祖父的伤事。
所以,基本几个大夫觉得,谨行的身体要比苏氏亏得许多。
然后又分别给谨行开了一堆的药。
至于到了谨彦这儿,虽然这段时间是没睡好,伙食的质量呢也下降了不少。
毕竟肉类鱼类是不能碰了。
只不过,由于在操办外祖父丧事的时候,她是待在外祖母的小厨房里的,所以,鸡蛋,羊乳的没少吃。
因此,几个大夫一致认定,这身材高挑的女娃娃虽然气色看上去不怎么好。
不过,从脉像来看,还是挺健康的。
毕竟,之前谨彦在让大夫把脉的时候也说了,这段时间因为想外祖父,所以睡不好。
大夫觉得,这女娃吧,只要睡眠好了,问题就不大了。
其实在看完头一个大夫的时候,谨彦就表示,他们还是回去吧,她其实也觉得没啥问题。
只不过,谨行不死心,又看了第二个,第二个还是表示谨彦健康,谨行觉得,反正看了两个了,也不在乎多看一个了,又找了第三个大夫。
等一行人回到马车上的时候顿时觉得,这一车的药材,运回家不难,可怎么和父母解释才是难事啊!!
第六十一章 规矩和风险
自从小杨氏带着儿女住过西府之后,两个儿子便进了沈氏的族学读书。
至于心秀则每天跟着小杨氏重金请来的嬷嬷学规矩。
之前小杨氏的大嫂虽然把恃着内务没能让小杨氏占得一分的便宜。
可现在文家的希望全部寄托到了心秀身上。
因此,心秀的祖父,也就是文氏的大家长在二儿媳带着子女奔丧的机会,让二儿媳从账房支取了三万两的银子。
一方面,趁给心秀的外祖父服小功的机会请嬷嬷来教导心秀皇子府的规矩。
另一方面,哪怕进皇子府为婢妾,嫁妆总得有些,要打点皇子府上下的奴才。
文家虽然男丁兴旺,可是嫡女毕竟少,至于庶女,虽然长得不错。
可是小家子气,也登不上大场面。
因此,对这个嫡孙女身上可谓是下足了本钱。
谨彦自从知道当女官的好处,那时候便让杨氏托了老杨氏,从京城请了教养嬷嬷慢慢地潜移默化。
大家闺秀那是养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倘若天资强些的,自然也能学得七七八八。
可倘若天资差些,那自然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谨彦自认天资一般,那么,笨鸟先飞。
跟在嬷嬷身边几年,指点得多了,自己看得多,用得多了,自然而然地也融入骨了。
再加上她的从容淡定,所以,在外人看来,谨彦就姿色上比谨沅差了那么一些些,但是别的方面,不亚于谨沅。
而每次晚上表妹有些委屈地想谨彦哭诉,谨彦都觉得表妹也真是可怜。
你想,她那时候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才勉强得了教养嬷嬷一点微笑。
而现在,心秀要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一切,也未免太难了些。
可是,她又不能和小杨氏说,让心秀不用学。
只能和心秀说,宫里也好,皇子府也好,规矩足。
52书库推荐浏览: 佛前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