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临的声音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带着让顾明珠那颗翻腾的心沉稳下来的力量:“只是那日在太极殿,先帝的病情怕是又反复了,因为太医署的记档上有一句曾提到,永历十三年十月初九,急召太医署院判毛仁孝入太极殿诊脉开方。”
“先帝的病重了,无法书写诏谕,也无法动玉玺,所以那一道诏谕并不曾有过。”他说完看向卢三郎。
卢三郎笑容更是苦涩,点点头:“崔五郎果然不是寻常人,竟然仅凭着一条太医院的记档,就猜出了大概来。”
“那一道诏谕从来就是子虚乌有,先帝纵然当日已有了废立之意,意欲让我父亲从废太子宫中接出皇太孙到御前亲自教导,却也因为此事心绪大动,病情越发凶险,不过半日功夫便昏迷不醒,殿中所说的一切都成了泡影。”
顾明珠渐渐听明白了,脸色更是苍白难看,死死握着茶瓯的手用力到发青,原来这才是真相,这才是当日在太极殿中发生的事,一切的缘由都是因为那一道从未有过的诏谕。
可为何那一道未曾出现过的诏谕却成为了所有人死亡的阴影?先帝已经崩逝,这一段未曾付诸实现的往事就该尘封在过往之中,为何会……
卢三郎看着坐在一旁的顾明珠,眼中的怜悯与悲伤更甚,他了解这样的感受,至亲之人无辜枉死,被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他望定顾明珠,像是在回答她的疑问:“是郭晟,太极殿面圣之后,他就命人将消息送去了东宫。”
当今圣人当日还是新册封的太子,在废太子乾被关入掖庭之后入主了东宫,又在先帝病故之后不到一日登基称帝,而太子少师郭晟就在新帝登基之日被擢升为一品太师,位列三公,权倾天下。
原来是这样。
她的阿娘为了不让顾家成为赵国公府那般模样,为了留住她这个还未出生就险些要被葬送的小生命,选择了自尽了却那段往事,所以父亲才会在她出生前几日便悄悄出了长安,赶回西北军中,西北数十万的军权加上宣阳大长公主的自我了断,才能在那场腥风血雨之中保住了顾家与顾明珠。
而赵国公府却没有这样的活路,阖府上下一百余条性命以叛国罪论处,甚至连流刑都没有,尽数成了黄土下的冤魂。
第330章 她不会(第二更)
到了这一刻,顾明珠已经能够拼凑出所有的真相,这是一段关乎帝位与阴谋的往事,上面沾满了鲜血与无辜的冤魂,这个真相太过沉重,她一时竟然无法完全接受。
看着红了眼眶的顾明珠,崔临微微皱了眉,低声吩咐了一句在一旁看着炉火的小圆,小圆愣了愣,忙起身来掸了身上的灰,过去请了顾明珠出去:“郡主,这殿中酒气炭火之气浓重,怕郡主不惯,郎君命小的给郡主引路,出去散一散,也能看看离庄的景致。”
顾明珠强忍着泪,心中再明白不过,是崔临怕自己觉着在外人面前失态尴尬,才会让小圆陪自己出去散散,想让她能够有一处无人的地方尽情宣泄心中的难过。
她垂着眼帘起身来,理了理衣裙,向着那三位郎君所坐的榻席微微欠身,转身随小圆出了花厅去。
离庄的景致很是清幽,火红的丹枫树下青石板路已经被秋雨打湿,潮湿得如同顾明珠此时的心,她苦苦追寻已久的真相终于全然展开在眼前。
她几乎无法想象,郡主府箱笼里的小衣服是当年宣阳大长公主带着什么样的心情一点点做好的,上面的针脚细细密密,织进去的都是一个已经知道自己将死的阿娘对还未出世的孩子最哀伤的期盼。
孩子还未出生,她却已经知道自己将要缺席她未来的人生,用她的生命换了孩子的生命,为她留下了一个家,未来却再也不能保护她,那时的宣阳大长公主又该是如何的绝望。
抬头望着那火红的枫叶,顾明珠的泪再也止不住,顺着脸颊而下,滴滴落入身上的素服。
小圆已经悄然退去,连阿碧与小圆也都退到远处,清幽的小径上只有顾明珠一人,给了她可以安心流泪的地方。
她伸手捂着脸,呜咽着,再活过来之后第一次如此任由自己的泪水肆意而流,像是要把心中的酸楚也随着泪水倾泻而出。
许久,从远处丹枫林小径里顾明珠一步步走了出来,除了眼眶微微泛红,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她走上前来带着阿碧与小葵往外而去,却在经过小圆的时候,低低说了一声:“替我谢过你家郎君。”
这已经不是一句感谢能够道尽了,让她知道了当年的真相,终于不再是浑浑噩噩地活着,不再糊涂地度过一生,却辜负了当年阿娘用性命给她换来的生机。
小圆愣了愣,没想到顾明珠就这样走了,他忙忙回了花厅去,在崔临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崔临倒是毫不意外,脸上原本阴沉的神色缓和了些,眉宇间也渐渐舒展了几分:“让人好生护送郡主回府。”
崔奕倒是有些担忧:“只是方才……”
无论是何人,才听闻了这样的事,只怕都是震惊与无助,不知该如何是好,顾明珠终究只是个未出阁的小娘子,难保不会有什么思量。
崔临却是淡淡一笑:“她不会。”
不知为什么,可他的语气就是那样肯定,肯定得连崔奕都觉得惊讶。
上了马车,顾明珠的脸色恢复如常,吩咐马车往郡主府回去,韩嬷嬷带着人已经先回了府去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八宝豆沙包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