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娘子_八宝豆沙包【完结】(617)

阅读记录

  说了一会子话,崔老夫人让二夫人袁氏、大少夫人谢氏与二少夫人王氏陪着自己去花厅打叶子牌,留下崔大夫人与三夫人郑氏几人坐在穿堂里说话吃茶,琴娘先是帮着王氏看了看牌,过了一会回了穿堂,笑眯眯陪着她们说话。

  大夫人与三夫人郑氏说着长安的事。

  “……郑家嫡支也有几房搬去了长安,在长安开了府,看样子日后是要常住在那边,荥阳只有族老了。”三夫人郑氏话里话外都在打探长安的情形,大夫人倒也知道她的心病,索性坦白告诉了她,“虽然这一次我与郎主也在长安逗留许久,但也只见过郑家郎主一面,还是显王府的宴席上。”

  崔家与郑家自来是通家之好,又是互为扶持,从来都是来往密切,可如今崔郑两家郎主同在长安,却只在显王府宴席上见面,再没有私下来往,这表示两家的关系已经走到僵持的地步了吧。

  三夫人的脸色有些苍白,扯着嘴角强笑着:“兴许是怕耽误力大伯与大嫂,毕竟是去给五郎办婚事的。”

  可是这话连她自己都说服不了。

  崔大夫人却是点点头,神色淡然:“所以我们也就不曾下帖子再登门拜访了。”

  她们两人说着话,同为郑家人的郑媛却是神色木然,像是未曾听到一般,对崔郑两家的关系毫不放心在上一般。

  顾明珠在旁冷眼旁观,也觉得意外,毕竟女子出嫁之后最要紧的就是婆家与娘家,婆家是头顶上的天,娘家是身后的依靠,若是婆家与娘家关系不睦,那便是再要强的人也会为难,只怕是要两头受委屈。

  可郑媛分明不放在心上。

  就在这会子,琴娘笑着开了口:“常听人说长安物华天宝,神往已久,却是离着博陵千里之遥,大伯母匆匆来去,舟车劳顿,这季节原本就是酷暑难当,要格外当心才是。”

  她一双杏眼中满是关切:“前些时候换季,听说大伯母痹症犯了,我便做了几个药包,都是家传的老方子,一会我给大伯母送去吧。”

  崔大夫人看了看她,好一会露出些笑容来:“多谢你了。”

第546章 缘故

  盛夏的午后还是酷热难耐,崔老夫人打了会叶子牌,也觉得困乏,便让她们都回去午歇,自己让琴娘陪着去房里歇下了。

  顾明珠与崔临的院子里种满了垂柳,房里也摆上了冰盆,她让阿碧开了窗,湘妃竹帘放了一半,微风习习倒也不觉得那么燥热了,她半阖着眼在小榻上躺着。

  小葵悄悄进来,在小榻边拜下:“少夫人……”

  顾明珠睁开眼:“怎么样?”

  小葵脸色却有些复杂,低声道:“祠堂那边摆了席面,郎君还不曾回来,婢与大少夫人带来的福儿,二少夫人贴身的金巧说了一会子话,便回来了。”

  “琴娘子是老夫人娘家颍川荀家的娘子,是老夫人幼弟荀三郎的庶出孙女,父亲娶得是陈氏女,膝下只得她一女,很是得看重,只是才养到六岁,颍川闹大疫,荀三郎一房大都染了疫病故,只留下她这么一个孤女无依无靠。”

  顾明珠听着,淡淡道:“荀氏族里便不曾打算抚养她?如何会送来崔家了?”

  世家大族不比小门小户,便是父母双亡,族里也有族亲长辈,多半会让她寄养在那一房里,也不会轻易将娘子送到外姓族中来。

  小葵低声回道:“婢也是如此问的,金巧姐姐却说,是因为老夫人怜惜琴娘子的缘故,她自幼失亲,才与族里说了,接了她到身边照拂教养。”

  顾明珠蹙了蹙眉,便是再怜惜也没有把别家娘子带到身边教养的道理,除非是另有缘由。

  只是小葵也打听不到别的了,想来便是真有什么缘故,也不是这样轻易能够打探到的。

  而至于郑媛的心思,顾明珠隐隐有些察觉,却没有表露出半点,只是淡淡点头:“知道了,你下去吧。”

  崔临回来的时候,顾明珠刚起了榻,笑着迎着他,递了:“让人煮了醒酒汤。”

  崔临俊美的脸上微醺,看着顾明珠不自觉地露出笑容:“一会带你去个好去处。”

  顾明珠一愣,外头日头正大,晒得地上都是白花花一片,崔临是要去哪?

  只是崔临开了口,必然是有用意的,她便点点头:“好,可要让人备车?”

  崔临笑着摇头:“都安排好了,你随我去就是了。”

  他去了净房更衣之后,在小榻上躺下,与坐在一旁打着扇的顾明珠道:“待过几日回了博陵府里,你要帮着阿娘一起打理府里的事了。”

  顾明珠目光一跳,她知道崔临在崔家的身份不一样,自幼便是作为宗子来教养的,也是之后的崔家家主,自己嫁过来只怕少不得要帮着崔大夫人一起打理崔氏族里和崔府的事,可是没想到这么快。

  崔临像是看出了顾明珠的疑惑,轻笑了笑:“府里事务众多,族中也有许多事要料理,阿娘辛苦这么些年了,这一年来身子也不大济事,要辛苦你帮着分担些了。”

  顾明珠想起先前听琴娘说的话,正色道:“阿娘可是有痹症?换季之时便会复发?”

  崔临有些惊讶,看着顾明珠点了点头:“是,从前不过是轻微的足痹,如今却是浑身酸疼难当,请了好些医官来过也不见好。”

  顾明珠点了点头:“郎君宽心,我会帮着阿娘分忧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八宝豆沙包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