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有所思_温凉盏【完结】(297)

阅读记录

  得知少年平安,且身份已经天翻地覆后,她便再没有一丝犹豫和留恋地决定回洛城了。

  这并非她无情。哪怕方朝清并不想承认,然而当时她的口吻,她的表情,分明是对少年有情的——虽然他说不好这份情是患难之情多些,还是纯粹的男女之情多些。

  但显然,她很关心少年。

  得知他平安后,她的安心和喜悦显而易见。但那份决绝离去的心意也没有作假。

  因为她很清楚,两人的身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曾经与她共患难互相依偎的少年变成万人之上的帝王,以往的相处模式一去不复返。他是君,她是民,他是坐享后宫三千的帝王,而她只能成为那三千之一,再如何受宠,也得被宫墙禁锢,被宫规束缚。

  以她的性子,是怎么也受不了的吧。

  所以,没有一丝犹豫地救做出离开的决定。

  但如果,少年没有成为皇帝呢?

  她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方朝清不知道。

  他只是说道:“她很挂念你。”

  是啊,她关心他,挂念他,这样还不足够吗?非要为对方死去活来痛不欲生甚至放弃自己的骄傲和原则才叫爱吗?爱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她只是恰好不是那种死缠烂打的类型而已。

  少年愣愣的,眼里似乎有泪光在闪,一转眼便又不见。

  他双手抱膝,半张脸埋进膝盖,不说话了。

  方朝清停顿片刻,见他仍没有再开口的意思,只得继续讲。

  讲到崔相用她做饵引诱阿朗,讲到阿朗被诱捕而她却还不知道在哪里。

  讲完了,方朝清便看着少年,“我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但既然崔相没有抓到她,那么她应该就是安全的。所以,现在能为她做的,就是保住阿朗。不论她现在在哪里,一定都希望阿朗能平安无事。”

  但以他这几天的试探来看,无论计都上不上钩,阿朗的情况都不太妙。

  虽然阿朗曾经倒戈反水计都,但事实上他的立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计都怎么看他。若计都上钩,说明他真的很看重阿朗,那么阿朗必死。若计都不上钩——计都义子将被腰斩的消息都快传遍天下了,为了朝廷和崔相的面子,阿朗不死也得死。

  但也不是没有操作余地的。

  就像崔相之前用假的甄珠引诱阿朗一样,到腰斩时弄个假的阿朗做替身,自然就可以保住阿朗的命。

  但若没有充足的理由,崔相为何要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所以,方朝清诚恳地看着少年:“皇上,可以帮微臣——”他顿了一下,“不,帮她吗?”

  虽然少年的权利几乎皆是由崔相给与,甚至说是崔相傀儡也不为过,但是,起码从方朝清的观察来看,崔相并不是那种独揽朝纲,将皇帝完全视作傀儡来看的人。

  虽然他的确权倾朝堂,说一不二,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也的确都是为少年好。

  打理朝堂,教导少年为君之道,在百官面前也从来都是给足了少年面子。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他如此行事,新帝这个皇位才能坐得稳,不然新帝一个从未学过过为君之道,甚至普通诗书礼仪都未完整学过的少年,怎么可能这样安安稳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

  平心而论,崔相对少年极好。

  所以,若是他开口,崔相有可能会给他面子。

  但也只是有可能罢了。

  以少年的如今的处境来说,为一个只是曾经服侍过自己半年的女人向自己如今最大的靠山提要求,其实并不是多么明智的选择。若他够“聪明”,就应该拒绝方朝清。

  话说出口,方朝清低下头,等待少年的回答。

  几乎过了半刻钟之久,就在方朝清以为自己得不到期待的答案时,终于听到一个声如蚊蚋的回答:

  “好。”

  ——

  方朝清离开了,偌大的寝宫里又只剩下他一个人。

  少年,不,高琰慢慢从地上爬起来,走到寝室隔壁的小书房,从书架上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卷画轴,轻轻地摊开在桌面上。

  泛黄甚至斑驳点点的宣纸上,是一副根本称不上是画的画。

  一团团污渍般看不出原型的墨迹,画技拙劣地连初学绘画的孩童都不如,根本就是毫无根基的人所画,而这一团团墨迹旁,却是一个独特又奇怪的标记,猛一看像两条竖立着、弯了两折的蛇,虽然奇怪,却带着奇异的美感,与那涂鸦般的墨团显然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而这标记旁,还有一个照猫画虎,却模仿的全然不像的相同标记,拙劣的手法又与那一团团墨迹如出一辙。

  高琰用手轻轻抚摸那标记,又俯下身,用脸轻轻地蹭。

  不敢用力,怕损了画纸,却又不想远离,贪婪地闻着那清淡久远的、早已干涸散逸的墨香。

  永安宫被大火烧毁,他与她曾经生活过的所有痕迹几乎全部被付之一炬,包括那无数张她画给他的画,那些他曾经无比珍视,好好保存着的画。重返京城,重返这个皇宫后,他又去了一次永安宫,找遍了所有角落,才终于找到这一张当初因为被他画坏了,而随意扔弃,虽然已经皱皱巴巴泛黄斑驳,但骑马没被烧掉得以留存的纸。

  纸上有她的痕迹。

52书库推荐浏览: 温凉盏 美食文 种田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