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放心烧火,咱家柴火还是管够的。”季晓歌笑。
说起这管够二字,未卜先知的景画还真不敢放心,她不由得想现在是60年代初,没过多久就要经历三丨年丨自丨然丨灾丨害丨了,到时候哪有什么管够啊,什么都不够了吧!
具体的情况因为没有经历过她也不知道,但是听老人们说的,或者从书上看到的,都知道那是一个无比萧条的年代,什么都没有。树皮都能吃,柴火怎么可能管够?
季晓歌看着景画又陷入沉思,问他:“怎么?你还不信。”
景画还没说话,季晓歌马上意识到什么,敏锐的问:“难道真的会不够?”
景画的表情转变为纠结,该怎么跟季晓歌说明呢?然而景画还没有说,聪明的季晓歌就马上反应过来了。
“你是算命先生,能预知未来,所以未来我们的树也会不够吗?”
季晓歌这样问,景画就好回答多了。
“未来的几年可能会出现灾荒,时间不短,也许有三年。到时候家家都得饿肚子,你想想,如果没东西吃了,你会吃什么?”
因为正在讨论的是柴火的问题,季晓歌当然想都不用想就说:“难道去吃树?”
景画轻轻地点了一下,头很轻很轻。到底是不是吃树皮,她也不知道,但是书上都是那样说的呀。
季晓歌马上就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闭上眼睛沉沉的思考了一会儿,景画也不知道他在思考什么,总而言之,季晓歌是一个很有全局观的人,就算思考了什么,告诉景画,一时半会儿景画恐怕也听不明白吧,还不如不问呢。
季晓歌拿起景画的笔记本,在那个画了热水器的页面上停留了一会儿,表情有点负责,随后他将笔记本翻了一页,一张全新的空白,他从桌子上拿起景画刚刚用过的笔,三下两下的画了一张方位图。
景画看出来了,这其实是一张很简略的地图。范围包括季家村,季家村周围的山和相邻的村子以及田地的情况。季晓歌寥寥数笔,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景画不住的想,季晓歌要是生在现代,这水平,不是画家也是工程师啊!
“这是附近的地理情况,小画我知道你都看得懂的,这里有一片玉米地,还蛮大的,现在山洪来了,我最担心的就是这块玉米地能不能保得住,如果保得住,就算咱们今年收的水稻全部交了公粮,剩下的这些玉米每天熬糊糊,也够季家村的人喝上一年了。”
景画惊讶:“这么多。”她接过笔记本仔细的看了一下,这片田地的方位是非常靠近山的,这两天山洪来的方向,虽然不是这边的方向,但是很有可能影响到这片玉米地。
她脑中开始复杂的对照和计算,按照她的理论知识和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计算的速度非常的慢。
这片玉米的地理位置,从风水学上来看,也存在着几个她记不清楚的知识点。她不禁又从季晓歌手里自然而然的拿过笔和本子,按记忆算了算方位。
山洪这种自然灾害现象理论上讲是没有办法预计的,它会来多久,多么严重,都是不可预知的。景画唯一能算的就是这块玉米地的吉凶。洋洋洒洒的写写画画了整整一张纸,景画终于喘了口气。
“怪我学艺不精,这么慢,但是这片玉米地应该是可以没事的。”
第20章
季晓歌对景画好像从来都没有过不信任,就只听到景画这么一句话,他就特别放心了:“这里地下面”,他又指着那张简易的图说:“这下面种了很多红薯,这边下面还有一些土豆,你再看看呢。”
“也都没事的。”
这两处地方离山很远,不用算也知道没事,除非这雨下个十天半个月,把这些东西都泡烂了。
然而从现在的天气来看,山洪爆发以后雨就开始渐渐小了。
季晓歌刚刚还收到了大队长的通知,明天开始大家披着蓑衣去地里排水了。
季家村算是这次受灾最小的村落了。听说不少低处的村落,很多人家房子都淹没了。
这两天老季家倒是有点不平静,不时的就会有左邻右舍的村民们过来给景画送东西。多半是领两个玉米过来,也有送了一颗白菜的。虽然没明说要给景画,但是都当着杏娘的面把景画夸上天,说她是福星,上季家来感谢她,恨不得把她当成佛拜一拜再走。
杏娘在家第一时间都给拦下了,大家都不富裕,东西全都不收。
这举动,不仅让村民们更加尊敬季家,还为景画平添了一丝神秘感。
山洪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好在收手及时。暴雨下了三天三夜,山洪来了以后雨就小了,又下了两天,雨也停了,灾害也停止了。
眼看着雨停了,景画就趁大半夜匆匆爬了起来,她知道第二天早上大家肯定会很早出发抗洪抢险救灾排水,所以她必须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季晓歌醒来之前就出发。
她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她非常想看看舅舅的宅子经过这次灾害,变成什么样了。
玉米地,土豆地,红薯地,这些地方相对来说就安全多了。
王宅是风水宝地,却是靠着山的,山洪的位置虽然方向不同,但景画一直担心那片地方会受到波及。
下过雨的路泥泞难行,景画身上的衣衫有些不够,这么冷的天,应该裹个被子出门的,还好她越走越快,渐渐的身上就暖和了起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阿nyaa 年代文 空间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