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家里有客人,就算去又咋去?赵氏拧着眉毛暗怪几个小娃不懂事顾婆子也不懂事,竟然不让来走亲戚!哪家不去,舅家都是得去的!
怕她们真不来,或者二房的去了,她们回头亲戚走到二房去给他们大房打脸办难看,赵氏不得不让俩儿子也拿上礼,跟着谢远志一块去。
见他们过来,顾婆子也松口气。总算是个台阶,明儿个也好让九郎她们去走亲戚,给两个老人上坟拜个年那是应该的!
众人一番寒暄,拜了年,在屋里坐下说话。
谁也没提顾楚寒姐弟几个咋没去走亲戚的话,各种的说笑着。
顾楚寒扔了两副牌,又开始玩起纸牌。
谢四娘忍不住频频看她,她今年就十五了,家里开始给她说亲相看了。她也听到了爹娘的话,顾九郎不愿意娶她,直接说几年内都不讲亲事,她不可能等他几年,等成老姑娘!只是她也没哪个地方差,竟然拒绝的那么彻底!
顾楚寒余光扫了眼,没有放在心上。
吃了饭,谢大郎和谢三郎兄弟就开说,问顾楚寒和顾苒娘姐弟几个啥时候去走亲戚,在家里等着她们!
话已经说出来,他们也先来了,顾婆子应着,“明儿个就去!”
回头就劝顾楚寒去走亲戚,都这样了,面子不能不给,“就算不为他们,也得去给你姥爷姥姥拜年的!”
“知道了!”顾楚寒只得应声,次一天赶着车去走亲戚。
赵氏让谢高志千万不能说啥,“要是再弄一顿,明年肯定请都不来!”八月十五都忙着秋收,扔了两斤月饼,过年再不好好走一趟,真的就难看了。
谢高志怒烦的不行,也愤怒的不行,看见顾楚寒姐弟几个,还是没忍住,“今儿个都初几了?你们家又没啥亲戚,给你姥爷姥姥上坟都拖到破五了!”
顾楚寒冷冷的挑眉。
那边谢远志已经和谢二郎过来了,笑着招呼,“走走走!九郎!苒娘!去给你们姥爷姥姥拜年去!”
顾苒娘应声,把纸钱和叠的元宝拿出来装了个篮子,一块上坟。
赵氏一个劲儿给谢高志使眼色,催促他。
众人一行集体作陪,浩浩荡荡的去了后山上。
村里的人见了,也纷纷打招呼。
谢远志要拉人到二房去吃饭,谢高志这才拦住,“我家里啥都弄好了,去啥的二房!?”
不去二房,谢远志也让大儿子留下来陪客。
堂屋里摆了桌子,赵氏一下子做了十来个菜,又炖了俩汤,摆了一桌子。
吃着饭就又说起谢大郎科考的事,他今年春试之后成亲,之前本来定了婚期要成亲了,结果女方的娘去世,守孝了三年。家里也一直盼望着他能多安心念两年书,考个功名光宗耀祖。
只是谢大郎去年就和顾大郎一块下场,顾大郎高中,他落榜了。
科考本来就有运气的成分,有些人学问好,但就是屡试不中,有些学问平平,一考就中了。谢大郎的学问她不知道,但他们这意思明细想让她走知府大人的路子,也直接给他们撂明白,“知府大人的路子可是不容易走的!”
“你表哥好了也是你们好了,你跟知府公子都是结拜兄弟,找知府大人说说有啥了!”谢高志立马就有火。
“那你们准备拿多少银子去打点?”顾楚寒直接反问。
这话问的谢高志和赵氏都愣了愣,“你和知府公子都是兄弟,又不是啥外人的!”
顾楚寒呵呵,“那功名就算是拿大把银子花钱买都买不到,你们想空手套白狼?还是想我给你们出钱去打点?”
谢高志脸色发青,难看着脸,头上青筋都快冒出来了。
赵氏忙问,“那得多少银子打点?”又问,“当初你那大堂哥拿了多少银子打点的?”
“我不知道,也不是我去打点的!指望拿银子打点,不如提升学识。那点银子不够塞牙缝,也送不进去!”顾楚寒直接让他们别打送钱的主意。
“让你说句话就这么难!?眼里就没有舅家了是吧?!你奶奶当初求着借钱,说要报答!现在报答的是啥!?好处全在他们自家人手里!叫你说句话还求着你!?”谢高志发飙。
顾楚寒勾起嘴角看向他,“面鱼儿你家挣了六七两,二两半银子的报答,还想咋报答?”
谢高志怒的就要拍桌子训斥。
赵氏一看就心道不好,先喝了他两句,“行了你!喝点猫尿就发疯!回屋睡你觉,别发酒疯!”喊了儿子把他搀走。
谢高志气愤万分。
赵氏看他离开桌,忙又笑着解释,“你大舅早上就喝了的有点多,刚才又喝了几杯,耍酒疯,别理他!他也就是心里疙瘩在你大表哥科考这了!眼看着下场考试,还要娶亲,这一堆的事儿,手里钱又不宽裕!就想着找你看想想办法,能不能通融一下。”
顾楚寒直接道,“通融是不可能的!谁都不会通融!不过你们拿几篇策论,或者往年的试题做完,我让义兄帮着看看,指点一下。其他的也帮不上!”
赵氏有些失望。
顾十郎解释,“程大哥是举人功名,明年还要参加春闱考进士呢!学问可厉害的!他今年三月成亲,时间也不多,要帮忙九哥还得去请他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蓝牛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