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苒娘虽然了解不清,但也都知道,“这件事等俊风回来,我们跟九郎好好再筹划筹划!必须得想个万全之策!”
顾凌山点头,“不用担心!九郎命中带吉,命主祥瑞,不会有事的!”
这话虽是安慰,顾婆子也心里相信,点点头,“那眼前的事儿先办好吧!”
顾苒娘应声,“四房的事也算是好办,只要说是长兴伯的妹妹适龄婚嫁,四房那边也该清楚情况不会眼光太高。难得是二房!五郎有功名还好说,我也帮着相看了两个合适的,就怕二伯娘想法多,要捣事儿!还有七郎,他那边明显也是来说亲,不说他那脾性,连个功名也没有,更是难!”
“七郎那边说不成的,让他们回家去成!五郎这边不能给那婆娘坏了事儿!”顾婆子皱着眉怒道。
“那娘就先住着,不着急回家!等五郎的亲事定下来再说!有娘在这压着,才翻不出事来!”顾凌山笑道。
顾婆子犹豫,“不是说住不习惯,九郎的宅子我住着荣光!就是京都毕竟不跟家里,事情也多!而且家里我也有许多的事儿要干!”
“奶奶留在这可以帮我看着明畅啊!这小子越大,会走路了得两三个人看着,我平常事情多,还有九云阁,带着他个小调皮捣蛋鬼,一天天的可累死我了!”顾苒娘笑着拉着她胳膊。
看着重外孙子,顾婆子心里软软的,舍不得不答应,“好!那我就住到五郎定亲吧!”
顾苒娘,顾十郎和顾凌山都笑起来。
次一天顾楚寒就收到了家里的信,拿给顾若娘,“小厉害!你要不要先过去?我这不到最后两天可走不掉!”
顾若娘想去,“二姐也比我厉害,有她在就行的!我还是跟你一块!”不盯着她,又天天跑去跟那个苏荩一块了!
“好吧!”顾楚寒笑了笑,拍拍她的头。
距离过节还有好些天,地里的玉米正是成熟的时候,嫩玉米棒子刚出来,顾楚寒就往京中送了两大车,一车给程沂,姬白,范功联和祭酒梁昌顺他们分分了,另一车送进宫。
虽然之前有春玉米棒子送进宫,但这一茬儿却意义不同,顾楚寒特意写了折子,说一家一根,这一车玉米棒子都是南乐县各家老百姓进献给皇上,感恩皇上爱民如子,无以为报,只有地里的出产当做一片心。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看的贤正帝笑骂一声,“油嘴滑舌!”
李公公瞥了眼,见是顾楚寒的折子,忍不住眼中带笑。这位小伯爷可不是一般人,带着皇上吃杂粮,还让皇上吃撑了,一顿饭就让皇上对他喜爱有加。这随随便便一车玉米棒子一封折子就让皇上龙颜大悦,骂的如此亲昵!他的眼光真是厉害!当年他可是还给过小伯爷一个猫眼石,算是结了善缘呢!
长兴伯府是不缺嫩玉米吃,后面园子里种了好几茬儿,早的都已经拔掉,晚的刚刚长起来结穗。不过顾楚寒送回家的嫩玉米,还是让顾婆子和李婆子一众人高兴不已。
“这就送个玉米棒子,十郎那功名能考中吗?”连氏忍不住问。反正她大儿子学问好,是一定会中的!十郎那个才念几年书的,想中举人,除了靠打点了!
“你要不会说话就闭上嘴!这是长兴伯府,是九郎的府邸,你倒是不知天高地厚了!”顾婆子气怒的脸色发青,根儿里就不好,到哪一天都好不了!?
连氏脸色发紫难看,“我咋了我?我不就说一句十郎打点的事儿!我犯啥饶不了罪了一样!?”
“你是在顶嘴吗?”顾婆子声音沉沉的问她。
连氏刚想回嘴,又猛地一个激灵,老太婆这是准备拿出婆婆的架势给她立规矩了!想到儿子还得娶亲,还有小儿子的功名和亲事,抿了嘴,改口道,“娘想到哪去了!我是担心十郎!不好好打点,他就算学问好,人家看他年纪小,也会轻瞧了他,功名不给他!”
看她还知道顾忌还知道怕,顾婆子还没太过失望,“等五郎科考结果下来,中了举人,亲事也就好说了,今年就定下来!你们也提前买宅子吧!毕竟不能在堂弟里的家里娶亲办事!”
连氏一震,被她这话震的有点反应不过来,看顾婆子抬脚走了,曹氏却笑盈盈的看着她,脸色刷的一下阴沉难看到极点。
“二嫂!几房都在讨好三房,讨好九郎。就你们家得的好处多,然而,也就你们能耐了!”曹氏笑笑,转身跟上顾婆子。长兴伯府是顾九郎的!连顾四郎都没点份儿,二房倒是想撒欢了!
顾老二送了顾五郎和顾十郎进贡院,就待不住,拉着顾凌山在外面逛游,打听干个啥挣大钱的,而且上次来都没好好逛,这次可要把京都给逛逛!
顾凌山不愿意跟他在外跑,他来京都也还有自己的事要办,到饭点就直接回家。
“老三你说你,你现在都是伯爷的爹!是大老爷!在外行走,结交那是必不可少的!你这跟个妇人家一样,天天就往家里一窝!”顾老二还不满,不久在那啥第一酒楼吃了顿饭,也吃啥。
百兴去付的账,那一桌子可十几两银子,够她们家买一个月的菜了!要把京都吃个遍,得花多少银子啊!?
“娘和小姑还在家等着!”顾凌山说着直接回家。
顾老二嘟嘟囔囔的回到家,却见家里气氛不对劲儿。
52书库推荐浏览: 蓝牛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