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夏依收到情报,外洋乌舍国带了舰队要过来攻打夏依,据说乌舍国火器十分发达,枪炮齐备,夏依遣了使臣过来递送国书,请求我们大燕出兵相助,今天朝中议事未决……”
陈延陵身子僵了僵,不等陆学右说完就突然大步走进了帐篷里,很快就换了一身衣服出来:“我们即刻回城!”
陆学右怔了怔,急步跟了上去。
夜色已深,卫国公府的外书房里依旧灯烛明亮。
易长安正在给在外出公差的陈岳写信,忽然听到外面有些人声,还不等她唤人问出来,就见长子陈延陵一头汗水地急步走了进来:“娘,我听说夏依遣了使臣过来?”
易长安搁下手中的毛笔,看了儿子一眼,伸手递了块帕子过去:“所以你急着赶回来?”
陈延陵胡乱擦了一把汗水,低头闷闷“嗯”了一声,又很快抬眼看向易长安:“现在……朝中可议定了此事?”
易长安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儿子先坐下,这才缓缓开了口:“朝议的时候,朝臣争论不决,有的说唇亡齿寒,有的想坐山观虎斗。”
陈延陵的心顿时焦灼起来:“娘,乌舍国那边真的火器发展得很厉害?”
易长安点了点头:“据夏依那边得回来的情报,乌舍国的战舰上大概装了十七到十八门火炮,而且很有可能使用的是爆破弹。”
陈延陵的手一下子紧紧攥成了拳头,静默半晌才低声开了口:“夏依的使臣,是住在四海馆吗?娘,我想去找他问问情况。”
“夏依这次来的使臣是陆远。”易长安一句话就让陈延陵的脸色变了变。
自那天晚上以后,陈延陵虽然从来不当着她们的面说,但是心里到底还是介怀的,包括对弟弟延冈,包括对王景为,也包括……陆远。
而易长安的第二句话,则让陈延陵震惊地几乎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陆远请我带他进宫面圣,向皇上递交了夏依的第二份国书,只要大燕这次能出兵相助,辛螺愿自削王号,向大燕俯首称臣!”
第388章 古代版的“一国两制”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长远来看,乌舍国征服了夏依以后,极有可能跟大燕之间是有一场大仗要打的,但是那时形势多变,那一仗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谁也说不准,说不定中间又出了什么事,这仗又不打了呢?
对大燕当前没有明显好处和利益的事,光凭一封求救的国书,大燕凭什么要花这工夫?
辛螺也跟大家仔细讨论过了这事,最终才写下了第二封国书,如果大燕朝中议事不决,就让陆远请托易长安带他面圣,将第二封国书递上去,夏依土司府愿意向大燕称臣!
其实易长安和辛螺都清楚,在燕朝之后,统治者逐渐改变了以往“贵中原、贱夷狄”的民族偏见,很快就出现了一种“以夷制夷”的羁縻府州制度。
羁縻府州被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中央王朝加授各族首领担任羁縻州的土官并且世袭其职让他们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这些土官都必须得到中央王朝的认可和任命。
羁縻府州无须向中央王朝缴纳赋税,只须定期三年或五年一贡,中央王朝可以派遣流官到羁縻府州辅助管理。羁縻府州也有自己的卫兵,如有大战,同时还要听从中央王朝的调遣。
这种管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同时加强了中央王朝对羁縻府州地区的领导和扶持,密切联系宣扬教化,加快同化——
实际上,这就是古代版的“一国两制”!辛螺在第二封国书里,向燕皇提出的正是这种方案。
一旦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后,还能够自削王号,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易长安当时才有些慨叹,说辛螺这一份魄力让她心服……
辛螺说的那句“此一时,彼一时”,说到底还是因为她心系的是夏依百姓的平安啊!
陈延陵缓缓坐了下来,仔细消化了易长安的那一番话,沉沉吐了一口气:“皇上他……答应了?”
易长安点了点头:“答应了。”
不仅是因为每一位帝王心中都有一幅宏图,想把自己治下的版图扩大,四海宣扬大燕国威,更是因为陆远在御书房的那一番陈情:
“夏依贫瘠,在海外尚且传出遍地黄金的名声,乌舍虎狼之心,一旦发现大燕富庶,又怎么可能不仗着坚兵利炮向大燕下手?
大燕如果坐看夏依被乌舍取而代之,如同坐任友邻被凶匪强占一般,匪人在侧,不过一墙之隔,大燕岂能再得安宁?届时必会劳心劳力而更甚!
且夏依山高林密,道路崎岖,这种地势并不利于火炮大规模开战,大燕如果出兵襄助,我夏依可以占地势之利,游击歼敌。
而反过来,大燕要是现在对夏依不管不顾,一旦乌舍攻陷了夏依,大燕多是平原地区,乌舍进可运送火炮大面积杀伤,退可以据夏依的山形据守。
而且我们夏依的莲花港和大燕的钧城港通航日久,难免就不会有一些贪生怕死之人拿了这航线给乌舍告密,要是发现传说是满地黄金的地方并不是夏依而是大燕——
52书库推荐浏览: 金重楼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