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会儿天下起了小雨,夜晚的秋风掀起了一丝丝的寒意。
身上很单薄的阿哨抱了抱自己,自己给了自己一个怀抱。
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
虽然他很瘦小,可是他答应了小纯熙要保护她的阿妈,所以有时候他会和梁意年一起回家去。
“阿哨?你还没回去?”
梁意年走到门口,看到天不知道什么下起了小雨,在百乐门这栋大楼灯光的照耀下,看起来十分梦幻。
阿哨看她走了出来,连忙上前来叫了她一声。
梁意年熟识的黄包车夫拉车走了过来,梁意年上了车,阿哨则是跟在黄包车后面跑着。
一开始,阿哨过来百乐门的时候,梁意年是每天带着他回去的,但是他不肯坐她坐的黄包车,也不愿意另坐一辆,说是费钱,都是跟着黄包车跑,久而久之,梁意年也已经习惯了。
不过这下雨的夜晚,看着跟着跑的瘦弱小孩子,梁意年还是怪心疼的。
在她眼里,他和小纯熙一样,都还是小孩子,可他那么小就要出来谋生,她不应该再这样自怜自哀的。
梁意年住的地方离百乐门所在的地方不远,可也是一段不近的路程。
阿哨跟着黄包车回到他们住的地方的时候,浑身都湿透了,一直打着喷嚏。
梁意年让他回家换衣服,连忙进厨房给他煮了一碗姜汤,随后将姜汤端给了已经躺在床上昏昏欲睡的阿哨。
阿哨听到敲门声,马上清醒了过来。
他自己一个人住,还是特别有警觉性的,非常害怕有小偷光顾。
打开一看,是小纯熙的妈妈端着一碗姜汤站在门口,脸上的笑容,特别温柔。
“红粧姐!”
“阿哨,你刚刚在雨里跑浑身都湿透了,这样很容易着凉,我给你煮了姜汤,你趁热喝。还有啊,以后别等我了,你一般下班比我早,就早些回来休息,也不要再跟在黄包车后跑了。”
阿哨端着姜汤,凝视着姜汤,鼻子有点酸,眼睛有点热热的,他好久没哭了,这会儿好想哭。
梁意年看他没说话,叹了口气,便让他回去休息去了。
看到梁意年的背影,阿哨默默下了一个决定,他一定要好好保护小纯熙的阿妈,他自己的红粧姐。
他觉得自己以后,好像有关心他的亲人了。
在苦难中的人,相互安慰;在寒冷中的人,相互取暖。
可是梁意年觉得,阿哨还小,她算是姐姐,也算是阿妈一样的角色,对于小孩子的照顾,是应该的,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行为。
可阿哨觉得,这样的温暖和照顾,已经足够让他为了梁意年付出一切报答。
梁意年眼里的一件小小的举动,却是为他带来了这辈子他以为不可能再有的温暖。
后来的后来,他也的确为了梁意年,差点豁出了性命。
尹妈听到梁意年回来时候开门的动静就已经醒了过来,不过没有起来。
可听到她在厨房忙活以及开门关门的声音,很是疑惑,便披了件衣服起来,发现她正独自一个人坐在桌子前,手里端着一杯茶,不知道在想什么。
“大小姐,怎么还不休息?”
尹妈皱了皱眉,在她的对面坐了下来,她还是习惯叫梁意年大小姐。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梁意年会时不时记起来,曾经她还当过大小姐。
但是,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不然叫什么曾经。
“外面下了小雨,阿哨那孩子跟着黄包车跑,浑身湿透了,我怕他着凉,给他煮了姜汤。”
“那孩子怪可怜的,以后别让他跑了。”
尹妈想起阿哨,也是一阵唏嘘,如果不是他还有容身之地,得多可怜。
她的目光看向梁意年手中的茶,不赞同地道,“怎么那么晚还喝茶?一会儿该睡不着了!”
梁意年笑了笑,“今晚喝了一些酒,喝茶清清肠胃。”
“好了,尹妈,雨天了,你手脚容易痛,去休息吧,我一会儿就睡。”
尹妈感觉梁意年似乎有些心事,眉头紧锁,她不说,她也没有问,便也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回房间去了。
看着腰弯了不少的尹妈,梁意年心底有些难过。
女儿小纯熙长大了,尹妈也老了,她真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做什么事情也不能再拖拖拉犹豫不决,不然到时候可能什么都不能成。
她拿起放在一旁的剧本,回了房间,一直到天蒙蒙亮的时候,才揉揉发酸的眼睛站了起来。
她没有演戏的经验,可是剧本看过,一些话本和小说也看了不少,电影也曾经看过。
但是,那都是虚的,她不知道是否能够演绎出那电影剧本里女主角的感情。
认认真真看了一遍这剧本之后,梁意年不得不佩服唐其臻的才华。
哪怕之前两个人在教堂那边就曾经就一些国外的名著进行过探讨交流,但是她并不知道唐其臻自己写出来的剧本是这样精彩的。
剧情很精彩,人物的形象也很丰满,而且十分通俗易懂。
原本她以为以他的才华,写出的剧本应该会是很有艺术表现力的故事。
可事实上是,剧情很通俗易懂,没有一些艰涩难懂的高深情节,没有她想象中的艺术化。
52书库推荐浏览: 煮茶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