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盛行的“推理小说”,也不可小觑。二战前,日本推理小说经历了译述西方侦探作品和自己创作侦探故事的过程,还形成了两大流派:一是以逻辑推理为特征的本格派,以江户川乱步、角田喜久雄为代表;一是以科学幻想、变态心理、阴森恐怖和荒诞离奇为特征的变格派,以横沟正史、木木高太郎等为代表。二战后,随着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推理小说开始密切关注社会,这时又出现了以松本清张、水上勉为代表的“社会派”。六十年代崛起的森村诚一既尊重本格派的传统,又重视社会派的特点,把日本推理小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生岛治郎等作家则直接受美国“硬汉”派代表哈梅特影响,作品富于真实感,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日本推理小说虽不为众多评论家看重,但我们认为,在推理小说西方作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它终究是亚洲大地上一枝独放的奇葩。正如体育竞赛一样,奥运冠军固然可嘉,亚运冠军也颇值得珍视。
二
推理小说于海外,流行一百五六十年,长盛不衰,其间名家辈出,名作更是难以胜数。我们推出“谋杀俱乐部”,本欲将名家杰作穷搜尽罗,但这显然并不现实,也浪费读者钱财。思索再三,只好作如下打算:
1.照顾传承:编选本丛书时,文学成就和娱乐效果固然是我们考虑的首要因素,但我们也非常重视推理小说发展史上各个时期、各个流派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的介绍。
我们的想法是,尽可能让读者从我们选录的作品中理清推理小说衍变的脉络,看到推理小说发展的全貌。
2.限制数量:历代推理小说家的创作数量参差不齐,限于规模,每位作者入选不超出两本著作,不管他是创作逾百的高产作家,还是惜墨如金的慧星作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来可以让读者多了解一些特色不同的作家;二来可以使读者多阅读一些风格各异的作品。
3.放宽尺度:在这里,我们的“放宽尺度”有两层涵义:一是宽松定义,无论是英美传统的侦探小说,还是后来的犯罪小说、间谍小说、追捕小说、日本“推理小说”
以及它们的种种变体,我们都将其招至麾下,择善而录;二是放宽语种尺度,以英语为中心,兼及其他语种。英美作家的作品固然是我们选录的重中之重,且占压倒的优势,是因为推理小说不仅起源于这两个国家,它的市场至今仍为这两个国家作者所垄断,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但其他国家,如法国、瑞士、瑞典、日本等作家的作品,也并非乏善可陈。既有善可陈,不妨择其善者而陈之,何必弃之如敝屣。
4.拉近时段:时间越久,理解越难,何况中西方本来就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隔世隔时,就更难明晓。所以对于十九世纪的作品,除照顾传承我们会选录部分名家名作外,从数量上讲,我们会更多的选择二十世纪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让我们觉得更亲近一些,也更现实一些。
三
一种文学形式要生存和发展下去,一靠作家们前仆后继的创作,二靠不同时代读者的捧场。虽然今天仍有不少人对推理小说持有偏见,认为它主要是为了消遣娱乐,小道而已。但在消遣娱乐中,它却可以锻炼读者的思考能力,增长读者的知识,开后读者的智慧,让读者了解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正赖于此,才有了千百万读者的热烈拥戴,才有了推理小说生生不息的历史。
学习和借鉴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创造才是目的。我们出版世界推理小说名作还有一个初衷:那就是让大家看多了以后,也来尝试着动动手,创作创作。尝试多了,手熟了,说不定那天一部推理小说名篇就会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国内空白被填补,那是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出版人的幸事。
本书导读
徐英 / 文
在传统的文学史观中,推理小说从来未曾划入文学的主流。但是,自它诞生至今,推理小说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的读者。对一般读者而言,当感到困顿疲惫的时候,当精神需要轻松的“自由散步”的时候,所选择的往往是能带来愉悦、刺激、新奇、有趣的作品,而不在乎这些作品是“主流”还是“支流”。正因为推理小说拥有大量读者的喜爱和拥戴,也由于罪与罚是人类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大量、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这个文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成就卓著的作家,如爱伦·坡、克里斯蒂、昆恩、范达因等。本书作者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就是其中的一位。
派翠西亚·海史密斯(1921年~1995年),美国女小说家,长期旅居欧洲各地。她的创作主要以犯罪小说和短篇小说为主。1950年她的第一部小说《火车怪客》问世,立即震动欧美。这部小说的奇异构思吸引了大导演希区柯克的注意,并将它改编为电影,海史密斯遂一举成名。之后,她创作了一系列犯罪小说,显示了她对犯罪行为的深刻的、特殊的了解。她的《聪明的瑞普利先生》和《双面门神》分获法国侦探文学奖、爱伦·坡奖和英国的银匕首奖。她最著名的作品,是一系列共四本以瑞普利为主角的小说,其中又以《聪明的瑞普利先生》最受读者欢迎,同时,也受到了名家如葛兰姆·葛林、朱利安·西蒙斯的高度评价。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派翠西亚·海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