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照兰说:“侉子啊,你以为你妈就是个狠心的妈吗?她虽然耳根子软,又懦弱,又迷糊,也没什么志气,好歹你们也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怎么会不担心你们呢?只是,她不敢来看你们啊!那男人听说了,就会往死里打她啊。”
侉子的脸上显出痛苦的神情来。
曾照兰说:“侉子啊,大妈今天先给你打预防针啊。”
侉子说:“大妈,你说。”
曾照兰说:“别看你嘴上说得狠,你心里其实是放不下你妈的。大妈知道你是个心善的,这点跟你爹一样。只是,你要记得,心软也要有个分寸,以后,就算你有出息了,你可以养活你妈,她总算是生了你,可不能连那个家都养活啊!”
侉子咬牙说:“那都是她自找的!她如果不走,我和铁子不知道有多孝顺她呢。她怎么会挨打?这次,我不会心软的。她抛弃了我们兄弟,我以后再也不想见她了!”
乔青莲心里只摇头:还在嘴硬,刚才脸上那么痛苦是为什么?
曾照兰叹了一口气,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啊,说不清,不说她了。”
乔青莲忙岔开话题,笑着说:“大哥和嫂子送华华姐走了吧?这下他们俩要见广了!”
尚清华被哥哥嫂子一起送到北京去的,不过,一起约着上路的,还有胡飞。
说到幺女,曾照兰满脸是笑:“早晨六点钟,花花已经被她哥哥嫂子送走了。”
尚德忠问:“大妈,你为什么不亲自送?”
曾照兰笑道:“我是想让他们小两口看看北京天安门是啥样的!花花倒是想让我一起去看看。四个人得多少路费啊?再说了,我一个老太婆白毛烘烘的,没得给我花花丢人!”
尚德忠笑道:“大妈,你是怕花花说你是隔壁大妈吧!”
这是曾照兰在病床上警告尚清华的话。
众人听了,都哈哈哈大笑起来。
侉子嘴角也咧了咧。
正因为不可能,大家才会当做笑话来说。
曾照兰这一辈子能干又好强,家庭和睦,个个孩子孝顺。
笑过之后,曾照兰问道:“你们都谁送啊?”
乔青莲说:“我们一起走有四个人,可以互相照应。”
曾照兰问:“还有那个罗静姝,是吗?”
乔青莲说:“是啊!”
曾照兰说:“那个罗主任人真不错,莲莲啊,你要代姨妈多谢谢人家啊!我这个事处理得这么好,就多亏了罗主任啊!”
乔青莲说“我知道,姨妈!”
侉子将一把钥匙交给曾照兰,说:“曾大妈,你有时间的话就将我家的门打开一下,看看我家里。这两床被套太大,就放在家里好了,过年的时候回来再盖。”
曾照兰接过钥匙,说:“好吧!你放心,我有时间就过来看一下的。”
当天中午,这三人到了汉水县城,晚上住在乔青莲的家里,约好第二天早晨四人一起走。
四个人轻装上阵,没有带盆子、水瓶、棉被等体积大且笨重的东西,只带了些紧要的,从莲康批发部买的全是新的被面、枕芯、蚊帐,其余别的东西,只要有钱,哪里都可以买的。
只不过,上海的可能要贵一点罢了。
然而这四个人都不缺钱,自是不会让自己受累。
他们每个人都只带一个旅行箱和一个旅行包,清清爽爽地上路了。
四人的车票没能买在一起,他们央求同座的人换了座位,四人就打起了扑克。
一路上倒也不寂寞,二十一小时后,火车到了上海站。
上海很繁华,人很多,车很多,高楼更多。
比一个多月前他们见过的广州还要繁华。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上海
然而,乔青莲却没有什么惊奇,因为二十年后的更繁华的上海她都见过。
那时,人更多,车更多,高楼更多。
那时,浦东也开发了,上海市区面积更大了。
现在,浦东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再过几年,这个小渔村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上海繁华的地带。
出了站口,就见一个大标语:“上海复兴大学欢迎你!”
罗静姝大喜,对尚德忠说:“看,我们学校接站的!”
乔青莲悄悄交代大伙说“不要说我和侉哥不是这个学校的。要不然,不准蹭车的。”
大家心领神会地笑着点点头。
四人一起往专车那里走去。
一个男生问道:“同学,你们都是复兴大学的新生吗?”
罗静姝笑着接话:“是啊,我们都是。”
尚德忠也忙不迭地说:“是啊,都是,四个都是。”
“那请上车吧!”那男生微笑着说,“先将行李箱放上去,来,我来帮忙!”
乔青莲对尚德忠低声耳语:“你这话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尚德忠抿嘴一笑:“隔壁王二不曾偷!”
乔青莲笑着将行李递了过去。
于是,那人将他们的行李箱一个个都放上了高架。
罗静姝笑着表示感谢。
那男生自我介绍说:“我叫童普。是历史系二年级的。学校专门安排我们来迎接新生的。你叫什么名字?”
52书库推荐浏览: 芙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