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青莲吃了一惊:我还没敢多说,二十三元应该是最基本的啊。
前世,她还是曾宪慧的时候,舅舅每个月给他二十元零花钱。
看乔青莲用卫生纸拼命擦着碗上的油腻,商红用手抹了抹没有油腥的碗,说:“我现在好后悔。”
乔青莲问:“后悔什么?”
商红说:“当初我妈听说师范生免费,国家每个月还补贴粮食和生活费,就让我报师范学校。我们班主任说,这个分数不上沪海大学可惜了。暂时困难两年,以后前途无穷,同时,这也是为学校争光啊!”
现在,师范生的学杂费全免,视各地区情况而定,每个月都补助粮食和生活费。
商红有些后悔没有报师范学校。
不过,他们班主任说得对,暂时忍几年,以后,沪海大学出去的学生绝对受欢迎一些,前途也广阔一些。
乔青莲说:“你们班主任说得对啊!是啊!不上确实可惜了。要为以后的前途着想啊。”
商红懊恼地说:“可是我现在就觉得过不去。我家里拿不出钱来供我上学。我的全部生活费就是来自学校发的那八元钱菜票。”
乔青莲有点吃惊。
现在的物价涨得有点快,已经不是三年前她刚到高中时的物价了。
八元钱分摊到三十天,每天只有两毛六分钱。早晨不用计算,就是稀饭、馒头、咸菜,那么,中午和晚上她就只能吃两顿蔬菜。
一份蔬菜是五分到一毛。
而一份荤菜,就算是肥肉,也是两毛五。
商红边洗碗边说:“我听胡玉兰说,她每个星期回家,父母都给八元钱。那一个月就是三十二元。这还不包括她每个星期从家里带来的零食,还有所有的衣服鞋子都是她妈给买的。人比人气死人!”
乔青莲想:我能说我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吗?我能说,我现在手里有几万元吗?我能说我哥每个月还会给我寄钱吗?
这还不把人给吓死?
第四百七十九章 认本家
乔青莲说:“各自家庭条件不一样,没有必要攀比。她过她的,你过你的。”
商红撅着嘴说:“我也想这样,可是,她们两个总在那里说啊说啊,好像故意说给我听似的,总像是在炫耀似的。”
乔青莲劝道:“你别多想。”
商红说:“我也不想多想啊——”
钟毓婷和胡玉兰走了过来。
钟毓婷笑着说:“你们俩洗个碗洗了那么久啊!原来在这里聊天啊。”
乔青莲笑着说:“洗完了。你们来吧。”
商红也对她们笑了笑,就出去了。
星期天,尚德忠一早就来到沪海大学,到了门口,却不知道往哪里走。
因为沪海大学实在很大,比复兴大学还大。
这里总共也有四个门,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大门。
尚德忠按照乔青莲写的地址问了十几个人才问到乔青莲的寝室。
“咚、咚、咚”尚德忠敲门。
商红一抬眼,就看见了一个高大健美、浓眉大眼的男子微笑着站在门口,身材挺拔,一副军人姿态。
太有型了!
商红不由得有点心跳加速,热情问道:“你找谁?”
尚德忠微笑着问:“请问,乔青莲在这里住吗?”
商红连忙说道:“在呀,在呀。你请进,她在卫生间洗衣服,我去叫她。”
尚德忠微笑道:“谢谢你!”
商红急忙跑出寝室,又觉不妥,转身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尚德忠说:“我姓尚,叫尚德忠,我们早就约好了的。你一说她就知道了。”
商红惊喜地捂着嘴巴:“你也姓商?怎么那么巧?”
商红一着急,普通话中夹杂的家乡话又出来了。
好在A、B两省相邻,尚德忠能听懂商红的话。
尚德忠笑道:“你姓尚?”
商红的普通话本来就蹩脚,尚德忠听到的尚这个字的音调恰好是这个音调。
商红说:“那我们是本家了。太好了。你哪个学校的?跟乔青莲是同乡吗?”
尚德忠说:“我复兴大学汽车制造系的。是的,我们是同乡同学。”
商红说:“复兴大学离我们不远。对了,我给你喊乔青莲去吧。”
尚德忠礼貌地谢过。
商红去喊乔青莲,尚德忠走到一个桌子边,他一下子认出,这是乔青莲的桌子。
桌面上铺着一个练字本,乔青莲练了一满本的字。
桌子上放着几本专业书。
尚德忠随便翻了翻,乔青莲在上面都做了批注。
尚德忠不由得笑了:在这个奉行“六十分万岁”的大学时代,她还是像高中那样那么的认真。
商红满脸喜色地跑进来了,一边说:“乔青莲说她马上就洗完了,让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儿。让我陪你聊聊天。”
尚德忠客气地说:“你忙你的吧。我看一下她练的字。”
商红说:“练字有什么好看的,我们聊聊天吧。哈,我们这个姓本来就少,竟然在这里还能碰到本家,太好了。”
尚德忠停下来,笑道:“好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芙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