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昭华_斯月一【完结+番外】(139)

阅读记录

  柳如卿淡淡一笑,仰起脸看着他,抬手抚平他眉头,伤处凝固,徒留血色印迹:“许久不曾皱眉了,发生何事?”

  殷元昭静静地埋头在她肩上,她只觉青衫瞬间被沾湿,半晌才听得他道:“他不信我。”

  柳如卿还待问“他”是谁,转瞬反应过来当是嘉平帝。她沉默不语,静心听殷元昭不带丝毫感情地讲完大明宫发生的一切。

  “文宣太子的死因即将明朗,只差涉案人等口供。其中涉及太子,陛下大怒,说我心比天高,”他呵呵苦笑,“想借此事夺权谋位。又提及母妃之意他全然知晓,怪我没有自知之明。这些年来,我不求父子之情,步步谨慎,却仍是没想到在他心中我也不过如此。”

  柳如卿闻言心痛如麻,抱紧了殷元昭以示安慰。虽知其中涉及家国大事,可是毕竟为父子,怎能让他伤心至此。

  “不管如何,我都信你。还有云之、韩启等诸位将军。”

  殷元昭继续道:“此事一了,京中势力失衡。我若还留在上京,一是成众矢之的,二来陛下也不能安心。所以我与他约定自请出京,此生无诏不还。”

  柳如卿听了一惊,无诏不还,竟到了这般田地。她抚摸着殷元昭的背,感受他心绪渐定,道:“离开也好。”

  殷元昭又道:“外放之地艰苦,只是要委屈你了。”

  “说什么傻话,只要我们在一起,去哪里又有何分别。”

  第76章 不畏浮云遮望眼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桂子飘香。

  里坊处处人来人往,如同上元、七夕一般热闹。而在咸阳宫外,气氛凛然。

  崔云之奉命率羽林卫于宫前列阵,数百人肃然而立,将宫墙包围得水泄不通。

  殷元昭身着朝服,和刑部林正、御史台周德淞、大理寺萧培生一同来到。门口轮值的內侍不明所以,见状两股战战,齐刷刷跪下问安。

  “快去禀报敬懿夫人,就说肃安郡王奉命前来问案。”林正瞧其他人无开口之想,只得出声吩咐。按照惯例,嫌犯本应传讯到三司正堂,但秦娉莹身份特殊,又是女眷,嘉平帝不愿大动干戈,只命他们在咸阳宫问案。

  內侍连忙爬起来往内殿报去,片刻后,宫门大开,宫娥传话,请诸位大人入内。

  秦娉莹早就让秦嬷嬷将殷兆玹带回房内不准出来,自己一身素衣独坐于主殿。见殷元昭等人神容整肃,她缓缓站起来道:“肃安郡王与诸位大人,请坐吧。”

  殷元昭坐了主座,其他两人在他右手边坐下,秦娉莹则在左边下首坐了。

  萧培生拱了拱手,直截了当地问道:“敬懿夫人,我等奉陛下之命,就良娣顾初静之死一案,有疑相问。”

  秦娉莹抬了抬手,示意他但问无妨。

  “永昌七年,文宣太子薨,顾良娣的死因是什么?”

  秦娉莹低头垂眸,淡淡道:“顾初静之死,当年就有定论。她和太子情深意笃,一时受不住打击追随太子而去。”

  萧培生语厉言锐:“可据太医署罗泉身边的医徒言说,顾良娣身死当日,罗泉奉命前来探查。当时他们所见顾良娣颈间的伤痕成环状均匀分布,而自缢而死的伤痕为斜行向上。大理寺已奏请开棺验尸,顾良娣颈间软骨为纵向骨折,也可证实为勒死。”

  秦娉莹轻哼,疑惑问道:“萧少卿此言何意?”

  萧培生冷声说道:“下官认为,顾良娣乃是被人勒死,而非自尽。”

  “呵,”秦娉莹转向殷元昭,道:“肃安郡王,大理寺办案空口无凭就想定罪么?”

  殷元昭盯着衣袖,头也不抬地问道:“敬懿夫人可还记得曾在东宫当差的云尘?”

  秦娉莹闻言一惊,矢口否认:“东宫宫女众多,我怎么记得清楚。”

  殷元昭轻笑:“本王并未说云尘是宫女啊。”说罢给萧培生递了个眼神,后者立马会过意,朝殿外喊道:“来人,带云尘。”

  秦娉莹脸色大变,素衣白裳在她手中变成一团乱麻。

  云尘低着头小步迈进殿内,跪下道:“民妇叩见王爷、列位大人。”

  殷元昭道:“云尘,你且将顾良娣死去那晚的事实,说与敬懿夫人听听。她不大记得了。”

  云尘轻声答了声是,才道:“民妇原本在东宫当差,一直伺候太子妃娘娘。太子逝世后,东宫乱做一团。太子妃听了一些言论,便命奴婢们去请顾良娣。顾良娣到了之后,两人发生争吵,而后便是……”

  “便是什么?”

  云尘抬头快速看了一眼秦娉莹,不顾她眼中怒火,继续说道:“而后太子妃命奴婢们准备三尺白绫,在殿内处死顾良娣,之后又伪装成上吊自尽的模样对外报丧。”

  秦娉莹拍着桌子站起来,大声斥道:“一派胡言。若你所言为真,我岂能容你。”

  云尘低眉道:“太子妃自然不能容我,您本想借机除掉行事的几人。只可惜云扬姐姐有先见之明,趁乱将我送出东宫。要不然我焉能有命在。”

  秦娉莹手撑在桌边,整个人颤栗不已。当年行事的四人,除了云尘外都被她借机处死。没想到百密一疏让她逃出,她曾命卢国公暗中找寻云尘踪迹,半年未有音信她就放了心,不料殷元昭竟找到了她!真真是天要亡她!

52书库推荐浏览: 斯月一 天作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