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昭华_斯月一【完结+番外】(142)

阅读记录

  柳如卿噗嗤笑出声来,不在意地道:“我岂是贪恋权势的人。”

  林燕飞跟着笑,道:“肃安王妃自是高风亮节,我等自愧不如。”眼见得柳如卿瞪她,两人好似回到了济世堂一起学医的时候,那时候白夫人健在,她们一片丹心,怎会料到如今的物是人非。

  许是想起往事,林燕飞有些落寞,叹道:“日子过的真快,四年前的三月,你才刚入济世堂……”

  “是啊,你那时候一身白袍,我还想这是哪家的俊俏公子,如此浪荡顽劣。”柳如卿眉眼弯弯,忍俊不禁。

  林燕飞哈哈大笑,抱拳拱手:“当日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这厢赔礼了。”

  柳如卿学她的模样,顺手拿起书册托住她的手:“噫,不知者不怪,林夫人不必多礼。”

  两人一来一回打趣,闹得奉茶的琼箫都忍不住笑,两个梨涡闪现。

  两人取笑一阵,林燕飞正色道:“今日一来,是有事相求。”

  柳如卿饮口茶,嗔道:“你我之间,何须一个求字。”

  “肃安王爷外放渤州,公爹想在渤州再开济世堂分号,你可愿意和我一起将济世堂发扬光大?”林燕飞双眼亮如星辰,犹如柳如卿在万秀山和她约定之时。

  柳如卿早有此意,殷元昭之前和她提起渤州民风和上京不同,奚族以前用药多是求向巫术,她便兴了行医之心。如今林燕飞谈及济世堂分号一事,正中她心怀。

  “我原也有此意,如今能依托济世堂那边再好不过。”两人兴致勃勃,索性择日不如撞日,当日就把这事定下。渤州分号由白家药材行负责药材采买,林燕飞再举荐两位医者随他们北上,而柳如卿则负责在渤州经营。

  她们俩说的兴起,一时忘了时辰,等二人反应过来,已是近黄昏。柳如卿欲留林燕飞用膳,被她直言拒绝,抱怨她表哥太过缠人。柳如卿见她露出少有的女儿情态,暗笑不已,遂送她至府门,又让齐越着人护送她回府。

  待回寝殿,却见殷元昭瞧着她和林燕飞乱画的笔墨,她上前道:“季相走了?他说什么?”去年王赟一族被杀,朝中一时无合适人选,嘉平帝拜季乾光为相。

  “说了些旧事。”殷元昭好似不想多谈,顿了一会儿才又道:“陛下让他透露一些消息。”

  柳如卿见他神色不豫,猜他是冷了心再难焐热,遂一转话锋指着他手上的那张纸笑道:“我和燕飞不谋而合,等到了渤州,还要劳烦郡王爷做参谋。”

  “王妃有令,岂敢不从。”殷元昭笑着将她扶在一边坐下,问道:“今日可有闹你?”

  柳如卿摸摸小腹,道:“他乖得狠,不是说想名字么?怎么样?”

  殷元昭取出纸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柳如卿偏头看去,笑道:“让你想一对,你怎么想这么多。”

  “一次性想了,总是用得到的。”

  柳如卿横眉:“哪有你这样做父亲的。”

  殷元昭大笑开怀,指着两个字道:“若是男孩,就取‘枞’,若是女孩,就取‘玘’,如何?”

  “你取的自然好。”柳如卿将写有名字的纸张折叠,又问:“母妃还不回来么?”

  殷元昭于出征奚族之前与曲想容一番详谈,将嘉平帝之心翻来覆去地分析给她听,又提及往后他出京一事。曲想容先是大惊,不愿相信,歇斯底里闹了一场;而后又似顿悟,心灰意冷,让人瞧着摸不透。上元节刚过,她便说要回乡祭祖,一去两月有余,途中寄来三两封书信,再无他言。

  “我上月就派人送去书信,她若是有心早该回来。你不必劳烦此事。”

  夫妻二人再闲话几句,将三日后启程需注意的种种一一分明,到了近三更才睡下。

  太熙元年三月初七,肃安郡王殷元昭携王妃、亲兵一百余人归渤州,殷元昀、崔云之等人相送至城外。途经倚马桥时,柳如卿掀开车帘往外看,白马如初,河边垂柳点缀着嫩绿,迎风摆舞。伊洛河上,画舫船只川流不息,仍是一片热闹景象。

  作者有话要说:

  结束了。还有两篇番外

  第78章 后记

  太熙五年春,陈太后病逝,殷元昭奉旨携妻儿归京吊唁。时逢突厥扰境愈加嚣张,嘉平帝集结三十万将士,由殷元昭统一调度,兵分八路进击突厥。

  太熙八年夏,嘉平帝驾崩于建章宫,终年五十九岁。太子殷元昀即位,尊生母苏淑妃为太后,封陈贤妃、宋德妃为贵太妃,于次年改元凤仪。

  凤仪元年,先帝废后在延春宫悄然而逝,承平帝命人以妃礼葬,端王上表颂恩。

  凤仪二年,长达六年的灭突厥之战取得最后胜利,承平帝于定门关外设立都护府,由肃王殷元昭率军驻守。

  凤仪六年,随着吐蕃赞普的逝世,吐蕃内部逐渐分裂两派,主战派与保和派争斗不休,不时派军侵扰边境,夺牧马而还。

  凤仪九年,在兵部侍郎苏瑜等人主张下,承平帝命陈仲书等人率军出击。京畿大军和镇西将士两路夹攻,大破吐蕃。吐蕃遣使和谈,殷元宜得归故土。时左卫大将军陈仲书发妻病逝已有三年,承平帝遂下旨赐婚。

52书库推荐浏览: 斯月一 天作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