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昭华_斯月一【完结+番外】(64)

阅读记录

  “什么意思?”

  任辉送了一记白眼给张迟,满脸“这人太笨”地神情,道:“他要是说错了话,官府就会抓他,打得他屁股开花。”

  殷元昭闻言蹙起眉头,问道:“你见过?”

  不等任辉回答,围着他的几个小孩点头如捣蒜,有个胆大的出来说:“我们院里头有个书生,上个月就被抓进去了,现在还没放出来呢。”

  张迟看了眼殷元昭,别过脸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我们都叫他柳大官,因为他立志做大官。不过他太傻了,竟然骂当官的。我娘说了,哪怕是骂皇帝,也不要骂当官的。”小孩子们童言无忌,只觉得好玩,想到柳大官的模样就哈哈大笑。

  唯有任辉机灵,看他们面色不豫也不想惹祸上身,开口就是赶人:“我已经说了,你们该走了。”

  张迟见殷元昭没有再问下去的打算,挥挥手让任辉他们散了。

  两人回去的路上特意绕道去了趟闹市,茶楼中依然沸反盈天,细听下去,全都是些无用之语。

  回到行馆之后,殷元昭坐在案桌前闭目沉思,目前所知的只是些细枝末节,如何去澄清锦州蒙起来的天,还需从长计议。

  齐越偷摸进来的时候,见到的正是这副模样。张迟拉着他说了原委,齐越顺着梯子往上爬,愤愤道:“如此罔顾法纪,嘿,我就说锦州没一个好的。”

  说完凑到殷元昭跟前,道:“王爷,昨夜酒宴上的那几人已经查到了,分别是司功参军卢顺、判司江扶风、司仓参军韦镇,这三人在锦州府衙并不得王宪倚重。不过,”齐越顿了一下,不怀好意地笑道,“我还打听到一个消息,说不准能够解释王宪为何给曹焱请功。”

  殷元昭将三人名姓记了下来,念头一转低声吩咐了几句。见齐越一脸雀跃,无奈道:“是什么消息?”

  齐越摸摸鼻子,压着嗓子道:“曹焱有个女儿是王宪的宠妾。”

  张迟笑道:“莫非是枕边风,吹得王刺史脑子糊涂才走了这么一步。看来女人果然是祸水。”

  齐越连忙胳膊肘往后捅过去,不管他装模作样喊痛,瞧着殷元昭道:“柳姑娘就不是,王爷您说呢?”

  殷元昭闻言,眉毛一挑,道:“齐越,本王是太过放纵你了。”

  齐越一听,连忙跳开一步跑到门口,笑嘻嘻地道:“王爷,该用膳了,我去端来。”

  翌日,殷元昭又出现在锦州府衙。

  经过昨日之事,辰时众人已经上衙,安坐于公房,就怕殷元昭一个不注意又来个突袭,届时以此为由上奏御前,未免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不知王爷有何要事?”虽说锦州上下都想送走这座瘟神,王宪还是得打起精神应对。

  “王刺史,本王此行锦州,除曲如风一案外,陛下尚吩咐体察民情。本王代掌刑部,想查看锦州近五年的刑事卷宗。”

  王宪心中暗自腹诽,都抬出嘉平帝的名头来,若是拒绝岂非对陛下不敬。不过他已自护卫口中得知殷元昭昨日去向,周济则府中已收拾妥当,必定万无一失。只要先他一步找到周家的孙女,便可高枕无忧。

  想到此,他大方爽快地答应了殷元昭的要求。还亲自领着殷元昭到了存文馆旁边的一间公房,指着小吏说道:“这是掌管存文馆的叶有泉,王爷若有不解,直接问他便是。”

  叶有泉二十来岁,长得眉清目秀,见有人前来,早就躬身立在一旁。此时明白了殷元昭的身份,立即道:“卑职见过王爷。”

  殷元昭道:“不必多礼。”又对王宪说道:“王刺史请自便。”

  王宪闻言告退,暗中使了眼色给叶有泉,让他见机行事。

  这间公房只是叶有泉日常办公之所,以行卷宗交接事宜,旁人未经允许是不得进入存文馆的。

  叶有泉取了钥匙,和殷元昭一起来到存文馆门前。门上挂着沉沉的一枚铁锁,他打开锁候在一旁,弯腰请殷元昭先进去。

  齐越一推开门就高声打了个喷嚏,扑面而来的灰尘让他鼻子瘙痒不断。他挥手乱晃了几下,想轰走霉气,一边拦住殷元昭,皱着眉责问:“平时不通风吗?”

  人常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王府的亲卫。叶有泉只得赔笑道:“这里都是案卷,存放多年,难免有些霉味。”

  殷元昭止住齐越,负手抬腿迈进去打量。

  存文馆上下三层,分别存放地理志、税志和刑事卷宗。朝廷早有律令,州县各决狱讼,自设刑房,须详细记录在押犯人和羁候所人员名册,每经手一案必须形成通案材料,保留原、被告口供、堂审记录、差票、现场勘验结果等等。

  在殷元昭看不见的地方,齐越狠狠瞪了叶有泉一眼,揪着他出去搬了桌椅放在门边。

  两人刚摆放好,就听到殷元昭问道:“今年的在押人员名册呢?”

  叶有泉连忙脚不停蹄得取了呈上。

  殷元昭翻开,墨色尚新。他用手指比划着一一看去,关押人员姓名和罪行,都列举其中。两百来号人看完,无一人姓柳。在押人员名册本应一月一换,算算日子孩童提到的柳大官也应在内。

52书库推荐浏览: 斯月一 天作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