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昭华_斯月一【完结+番外】(79)

阅读记录

  “奴婢思思,柳姑娘请。”思思搀扶着柳如卿下了轿,寻着小路前进,正好避开喧闹。

  两人行走一阵儿,直到依稀听见前厅声响才停下脚步。思思请她进了一旁小厅暂坐,让侍女们奉茶,说是王爷让她稍待,随后招呼人一同退下。

  小厅靠山,与假山之隔只容两人并肩通行,窗前一株芭蕉,正是雨打声声的好景。两侧香几炉烟袅袅。内里有道门通往正厅,半掩着,近处摆了梅兰竹菊的四扇屏风挡住,外头瞧不见里,小厅却将外面看得一清二楚。

  柳如卿不明其意,等了一会儿也不见再来人。她百无聊赖,只好靠在窗边数着芭蕉的纹路。殷元昭一去两月,也不知近况如何。她盯着碧绿的蕉叶出神,莫名想起一个模糊的人影。

  那个众人夸赞的女子,于殷元昭而言究竟地位如何。谢玉澄之言犹在耳边,固然当时冷嘲热讽回击,可又怎能忘却。午夜梦回噩梦缠身,搅得她难以入睡。她倚靠窗边,抬手摸上自己的脸,只觉酸涩不已,殷元昭对她的好,是否是因谢琦兰之故。不觉又悔又怨,悔她不该纵情,怨他还不回还。

  风摇叶动,疑是芳影婀娜,惊得她回魂。或是女人惯有的心思,她时常好奇让殷元昭钟情之人会是什么模样性情,只可惜两人处境天差地别,难有机会。

  她在小厅等候许久,众人却好似忘记这处。她衡量片刻,正欲出门打探,不妨刚探出脚就闻听香风阵阵,笑语盈盈。她忙撤回来,静静立在屏风之后。

  “各位王妃请。”正是思思的声音。

  柳如卿倾耳细听脚步声,估摸着有二三十人。到了厅前,又有人吩咐小丫头们都候在外面。她悄悄觑过去,钗鬟金鬓如云,约有七八人团团坐了。侍女们端上茶果,众人一番谦让推辞,饮了茶后又说说笑笑。

  一人欣羡道:“十三弟不愧是陛下爱子,看王府陈设,可没哪家比得上。”

  有人止不住酸意,掩嘴接道:“谁说不是。据说自大明宫就赐下不少,更别提各宫的娘娘了。四嫂,这可把四皇兄给比下去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柳如卿心中一动,原来她就是谢琦兰。可惜背对着她,瞧不仔细。

  不及她细想,另有一人笑得爽朗,忍不住啐道:“真真是些嚼舌的,多大的人了还争这点子宠?依我看,十三殿下是个大方的,你们若是看上了就找他要去,保管他一应所求。”柳如卿听出她言中之意,忍不住轻笑,忙拿手掩住,不露半点声响。

  又听得谢琦兰笑道:“十三弟年纪尚小,别说陛下,就是我们这些当嫂嫂的,心疼也来不及呢。”语调温柔,只觉听之可亲。

  柳如卿细瞧过去,方才说话的两人缰了神色,趁人不注意撇了撇嘴。广平王妃见气氛尴尬,便又笑着说了些其他,不乏各家内宅笑谈。

  倏忽宁王妃转了话音:“我近日听了件事,你们可曾听过?”

  齐王妃笑道:“八弟妹所说何事?”

  宁王妃捏着帕子遮了遮嘴角,看众人皆盯着她,才道:“听说肃安王府上住了位姑娘,和四嫂像得很呢。”说罢她自顾吃吃地笑,双眼探究意味甚浓。宁王序齿第八,生母死后才得封修仪。母子并不得宠,偏偏她是个要强掐尖的,平日里比较下来难免积怨。

  朝中重臣各有派系,众皇子也各有打算。齐王、宁王向来唯魏王马首是瞻,齐王妃顺着她一唱一和:“我还当何事。七夕那晚王爷回来就曾向我提起,说是遇见了一位姑娘,乍眼看就以为是四嫂无疑。亏得四皇兄当日因病未去,若是去了,恐怕也要大吃一惊呢。听说是姓柳。怎么,现在是进了肃安王府不成?”

  其余几人也都听说过传闻,只不过当做笑话。今日齐、宁两人谈起,众人悄悄打量谢琦兰,心中各有所思。

  柳如卿在里看得直皱眉,齐王妃一边说一边瞅着谢琦兰不放。这两人分明是借机让她难堪,也不知她会如何应对。她悄悄换了位置,恰好见着谢琦兰的侧脸。眉目温柔,耳边环着的兰花串子静静垂在脖颈,就如她的人一样,似一朵空谷幽兰独自绽放。

  霎时她竟生出些同情心,他们二人的婚事,殷元昭尚不能做主,谢琦兰又何其无辜。

  谢琦兰尚未出声,却另有一人开了口,脆生生的嗓音,让人闻之欣然。

  “不过是些坊间传闻,哪能尽信。六嫂八嫂还巴巴地提了,要是让别人听了,还以为皇家的人听风即是雨,未免贻笑大方。”她说话不留情面,看她年纪比其他人都小,应是刚嫁入皇家的成王妃,乃是豫王的舅家表妹。

  广平王妃指着她笑道:“即便做了王妃,这张嘴啊,还是不饶人。”她们一打岔,众人笑过也就丢开了。

  一时又有人进来,道外面宴席将开,请各位王妃移驾。窸窸窣窣一阵环佩叮当,厅内复归平静。唯有谢琦兰或有所感,出去时朝后看了一眼,正让隐蔽在小厅的柳如卿见着全貌。这副面容,难怪众人见了她都惊讶。乍一看她都以为是临镜自照,何况殷元昭。

  她一时哑然,不料身后突传来一声笑。

  一人捏着折扇敲了敲她右肩,道:“比之你如何?”

  柳如卿道:“十三殿下好没意思。”

52书库推荐浏览: 斯月一 天作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