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凡被她的话逗乐了,笑容在脸上收都收不住:“没错!那我爸肯定得训我!”
方轻芳心满意足地拨了拨额发,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嘚瑟模样:“嘿嘿,算你小子识相,我就不向长辈举报你啦!”
何不凡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好!”
这时魏桐拍完照走过来:“聊什么呢?”
方轻芳随口解释:“瞎聊呗,就说起我以前也在这儿读书的事。”
魏桐一脸戏谑地瞅瞅何不凡,笑得别有深意:“我倒不知道你还会对其他人过去的经历感兴趣,真少见啊!”
何不凡面无表情:“是吗?”
魏桐作出一脸忧伤的表情:“可不是嘛,想我跟你相交多年,对我以前发生的事情从来没多问过一句!冷漠如斯,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何不凡斜眼瞟他:“你少来!我从幼儿园就跟你一个班,还需要问?你的过去还有哪些是我不知道的?”
方轻芳:怎么有种被塞了一碗狗粮的既视感!虽然有点酸爽,但莫名又有点萌是怎么回事。
结果自己的cp脑洞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听何不凡对她补了一句:“停止胡思乱想!他真不是我形影不离的相好!”
方轻芳:“……”
☆、030.呼啸山村(四)
四人往山下走的路上,村长跟何不凡谈起重建学校的事,何不凡也同意尽快将这事儿提上日程,并爽快地接受了村长提出的捐助金额。
村长心下大悦,一张嘴笑得合不拢,整张脸扭出了包子褶儿,一个劲儿地夸何不凡和他老爸,什么父慈子孝人美心善国家栋梁之类的都蹦出了口,方轻芳在一旁简直没耳朵听。
好容易到了村里,正好赶上午饭时分。
方家里外已经摆上了好几张大桌,估计基本上都是从邻居家借的。
大桌上已经摆上了一些冷盘和酒水饮料,左邻右舍也陆续到来,跟主家打完招呼后各自聚到一起闲话家常。
本来方轻芳还担心餐具不够用,后来看到桌上一水的一次性塑料碗和的塑料台布,也就悟了。
村里办酒嘛,凑合吃吧,就是吃的时候得注意点,不要让风把自己的杯子和碗给吹走了。
何不凡和魏桐毫无悬念地被村长拉到主桌就坐,方轻芳则很懂事地跑到厨房帮忙。
厨房里,方轻芳的妈妈和大伯母正忙得手脚不停,此外还有几个邻居大妈也在义务帮厨。
这也是村里的习俗,正如同谁家办酒时桌子不够,就会找左邻右舍借几张来用一样。谁家忙不过来了,相熟的阿姨大妈们也会过来帮忙。
小小的厨房一时间沸反盈天,不亦乐乎。
大伯母做饭手艺不错,戴上围裙手持锅铲往灶台前一站,很有主厨风范。此刻正挥舞着锅铲在大铁锅里翻炒,农家大灶火力旺,家常小炒片刻功夫即可出锅。
方妈妈手艺一般,但手脚麻利,给大厨配菜打下手的活儿做起来有条不紊。
李婶也在,她主要帮忙看顾着另一个灶头上的大蒸锅,里面放着蒸排骨或者梅菜扣肉之类的蒸菜,农家灶烧柴火,掌握好蒸菜的火候也是门技术。
还有一个大妈正帮忙切卤菜,她娘家姓什么也没人记得,因为是村长王铁牛的妻子,所以大家都喊她村长媳妇,小辈儿喊王婶。
王婶是残疾人,一条腿瘸着,走路不太方便。而且早些年村里一直传言说王婶有疯病,出门容易伤人,所以总被关在家里。方轻芳小时候在村里都没怎么见过她。过些年听说她病治好了,也偶尔会出门走动。
方轻芳跟王婶不熟,这会儿偷偷打量了下,发现她还是个挺温和的妇人,话不多,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做事很勤快。
还有一个负责洗洗涮涮的大妈,村里人都喊她王老师,和村长王铁牛是本家亲戚,初中毕业,早年在雾山村小学当过老师,还教过方轻芳一年。
后来学校有了文化程度更高的老师,她也就没继续教书改在家务农了,不过出于习惯,也是为了区分她和村长媳妇,大家还是称她王老师。
王老师嘴皮子利索,擅长训人和吵架,方轻芳和村里的小伙伴们轻易不敢招惹她。
几个人把小小厨房围得密不透风,手上忙活着,嘴里也不停歇,各种家长里短聊个不停。
方轻芳袖子挽起了半天,愣是没找到自己能胜任的活计,犹豫了半天只好接下了端菜的活儿,大部分时间站在门口听大妈们闲聊。
王老师看到方轻芳回来,热情洋溢地打招呼:“哎哟,小芳丫头看着真是又时髦又漂亮,这次回来怎么也没带个男朋友让你奶奶也高兴高兴啊?”
方轻芳知道这种无意义的催婚行为只是大妈们的日常状态之一,也不甚在意,只是敷衍地笑笑没接话。
方妈妈随口答道:“现在的年轻人都结婚晚,我们很开明的,也不着急!”
王老师表示反对:“那可不能太晚啊,也老大不小的人了,回头过了二十五更嫁不出去了!”
李婶笑着开口:“我们小芳怎么会嫁不出去呢对吧?你李婶可是从你小时候就盼着你嫁到我家当媳妇呢!正好今儿个你妈也在呢,咱们不如合计合计。妹子你看行不?”
最后这句她看向了方妈妈。
52书库推荐浏览: 飞天蚂蚱 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