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这场景似曾相识,她在哪里见过呢?
然后,她就听到了哭声。嘤嘤呜咽,还不脱小姑娘的稚嫩。
可是附近并没有人。
冯妙君很震惊地发现,竟然是她自己在哭。
唔,严格来说,是她寄居的这具“身体”在哭。
那感觉十分诡异,好似她活在别人的躯壳里,只有观看权,却不能指挥身体做任何事——显然这具身体的主人也不知道她的存在。
这是怎么回事?
冯妙君飞快镇定下来,还籍着低头的功夫看了一眼胸口。
嗯,平的。
身形也很娇小呢,像是孩子。
她身上穿一件小羔袄,很贴身也很轻¥¥薄,冯妙君依旧觉得它看起来眼熟。这岂不就是……
就是她掉落升龙潭那天的穿着!
所以,她服下人人艳羡的天机果之后,拿到的所谓窥探天机的机会,原来不是拿到神通法诀,也不是学会经验窍门,而是重返长乐公主十一岁?
国破家亡时,公主已经九岁。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和其他没了爹娘的孩子一样,她时常躲起来一个人哭泣。
冯妙君正在思考这个问题,一眼瞥见水面,冷不防吃了一惊。
此时有微风吹拂,河面泛起涟漪,水面倒映的景物也不甚清楚,但冯妙君依旧能看出,除了长乐公主之外,水里分明还有另一个人影!
这人影似是全身披挂罩袍,连脑袋也盖住了,看不清面貌,甚至连男女都分不清楚。
长乐公主哭,这影子就安静呆在那里,似乎耐心等着她哭完。冯妙君很想转头看个究竟,怎奈她现在只能跟随长乐公主的视角而动。
好不容易,这位小公主抹了抹泪眼,终于发现了水中的人影,吓得惊叫一声!
她蓦然回头,河岸上空空荡荡,除了树和草,就只剩她自己了。
可是长乐公主,那人影依旧映在水面上,似乎正盯着她瞧。
小姑娘吓坏了,爬起来就要往回跑,水中的人影忽然脱去罩帽,露出白皙的面庞。
长乐公主忽然不动了,疑惑地看着水面,仍然试探地问了一声:“母后?”
只这一声,就让冯妙君心里泛起簌簌寒意。
养母徐氏还在县里,长乐公主也从不以母亲称之。能让她脱口而出这一声的,只有安夏王后!
这水中的女子,怎可能是安夏王后?
水波颤动,谁也看不清影子的面貌。可是冯妙君认得她佩戴的那对红珊瑚耳环,以及胸前的红珊瑚挂坠,那都是很特别的龙形。安夏王后特别喜欢这套首饰,长乐公主自小见过它无数回,留下深刻印象。
是以人影仍然模糊,但只凭这套首饰,小姑娘依旧认出了她的身份。
更可怕的是,这人影居然点了点头。
她承认了!
长乐公主惊奇的同时,也有两分害怕。
第403章 被消隐的过去
这条河淹死过人,徐氏为防止她去水里玩耍,说过许多水鬼化作亲人面貌,骗人下水替命的秩闻。长乐公主听过几次也放进心里去了,这时就怯生生问:“母后是不是鬼?”
这回,人影凝立了更长时间,才又点了点头。
长乐公主吓得尖叫一声,返身就跑,中途不敢回头,一气跑回了庄子里。
当晚,一夜无眠。
冯妙君则在思考,她的记忆当中为什么没有这一幕?
接下去两天,长乐公主都不敢再往河滩上凑,甚至庄子门都不迈出一步。
水鬼,谁不怕啊?
可是到了第三天,长乐公主还是鼓起勇气,再次来到河岸边,还在原来那处低头去看。
那毕竟是她母后,或者说,很像她母后。
果然,那个女子的倒影又出现在水中。
长乐公主鼓起勇气,小声道:“你是来找我的吗?”
人影点头。
“母后要带我走吗?”这是她思考了两个晚上的问题。
人影毫不犹豫地摇头。
冯妙君下意识松了口气。光看水面倒影,无从判断这人影和安夏王后到底有没有关联。如果那真是安夏王后的亡魂,为什么事隔两年后来寻女儿?
别忘了,这会儿轮回之力健全且强大,千余年来未听说有鬼物能从地府中逃脱。安夏王后又怎么能潜来这里与女儿见面?
当然,这时的长乐公主只有十一岁,对母亲的思念很轻易就能压倒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她反而很是欢喜。
这天,她在河边呆到日暮西山,水面暗下来才离开。
接下来,每日如是。
听过了水鬼的传说,长乐公主不敢接触水面,只对着倒影娓娓倾诉。影子的反馈很及时,虽然不能说话,但点头或者摇头,给丧母两年的小姑娘莫大安慰。
冯妙君冷眼瞧着。她既不信任影子表现出的善意,也揣摩不透它出现的目的。如果是她来处理眼前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离这条河远远地切莫靠近。
可惜,长乐公主不这么想。
冯妙君已经隐隐嗅到了一丝不祥的意味。
这天,聚萍乡下起了雨。
然后冯妙君熟悉的一幕出现了:
冯家庄子上的仆妇王婆,言语间辱及安夏王后,长乐公主气不过,踢倒了她,自己也哭着跑出了山庄。
52书库推荐浏览: 风行水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