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叔见状,朝他们摇摇手,“有啥要忙的,喊一声。”
“好嘞。我一定不客气。”张国庆看着他们进了各家院子后,随他爹娘进了老院入正房内屋。
张母守着堂屋,他们父子俩在里面,用麻袋装满张爹“私房”。忙了一个多小时,再次启动车子离开。
有了军车,加上张国庆这张熟面孔,找了个借口,村里巡逻的民兵和城里偶尔遇上的巡逻队也就打了个招呼,顺利抵达小院。
县城小院地下室内,张爹一件件地将收藏的东西放在两个木箱内,事毕松了口气。
“爹这辈子就这么点东西留着给你们。将来这个箱子给你,那个箱子给你两个哥哥分了。”
“爹,不用。全给哥哥们都行。”
张母背着老伴瞪了他一眼。这傻儿子!“孩子爹,别听他的,这些事啊,咱们心里有数就行。”
见惯了好东西的张国庆还真没将这点东西放入眼里,别说他老丈人那庞大家底,就是他自己攒下的家底也不是小数目。
不过,他娘的偏心还是温暖了他。这份浓浓的母爱比什么都珍贵无比!
回房后,张国庆才有空将这次带过来的东西一一显摆给父母欣赏。
“娘,这个老相机我爹会用,拿出去使唤一点也不惹眼,你们没事上哪玩就拍两张留念。”
张国庆从包里取出自己最早使用的那部相机放在炕上。他没周娇细心,听她说张爹每次拿着相机都爱不释手,这次就顺带过来给他。
“这个小收音机是我一个同学在电器上上班,托他买的瑕疵品。你别看这玩意嗑了块皮,要是没熟人都拿不到。”
真的,百货商店都要六十五块钱,他只花了内部价三十块。当然这花了半个月工资的事不能跟他们透露。
“家里那个留声机不好使,现在有些唱片都不能听。这个给你听新闻,听评书。平时出门随身带着也不碍事。”
目瞪口呆地张爹张母俩人看着炕上的两件电器,头疼不已。
张爹朝老伴使眼色,让她劝着点。
张国庆见状乐得闷笑,“爹,这也就是现在不合适,要不然我跟娇娇都要给家里整两部电视机。”
“你可别胡来!”张爹吓得色变,连忙呵斥。
前两年小两口孝敬的一对崭新手表都被他们藏着掖着不敢张扬,这会又添两个大件。居然还想闹大?
有点工资就花,这得多败家!
第866章 生产队
张家村今天如同过节。不,比过大年还热闹!
生产大队的场院,那块时常聚集社员们听广播,学习红头文件的空地上里里外外聚集三层人。
——中间地上摆放着三头野猪、一头野鹿、五头傻狍子,两大麻袋的野兔野鸡,有些些鱼。
与往年不同,现在县城巡逻队,还有和张爹一样戴红袖箍的老大娘老大爷不少,想白天不引人注目搬野物回县城是不可能。
因此张国庆都打算好了,他打到东西清理好交给他爹娘慢慢挪回去。
于是凌晨三点多天边刚露出一丝亮色,他就跑进大青山。
熟门熟路地打到两头野鹿和一头傻狍子,张国庆也不贪心,赶紧在木窝子那小溪边清理干净背回家。
结果他算到了开头,没料到结尾。
当年他和几位老猎手们教出来的几个徒弟听说这次张国庆一个人回家。哎哟,就使劲“挑唆”老队长。
比如什么马上秋收农忙,要不要打些肉?
比如这两年这些鬼东西都学精了,得找他们村的第一高手。
再比如每年麦收,野猪都要下山,前几年还有狗熊呢,是不是该趁小五在,带领民兵队上山看情况?
心系村民们的老队长面上镇定,可心里早已被劝得蠢蠢欲动。他最遗憾地就是张国庆离开了。
以他原本设想,将来下一代的接班人就是张国庆。哪想到这小子一下子鱼跳龙门,给飞了。
这几年附近几个生产队不是没组织冬季围猎,可被前几年那么一折腾,连山上的动物都学精了,每次收获都不是很大。
每年听到王老头那个队里又打了多少猎物,老队长都能感到心痛。他们老张家才是真正猎户,早年间哪有让下山野猪祸害庄稼机会?
“小五,三爷爷也不是想你上山打多少东西回来,就是想你和几位老哥们带上村里几个年轻人练练手。”
张国庆颇为为难,“三爷爷,我下午还要归队。”
一听这话,老队长惊喜万分。嗯,只要不是一口拒绝就好。“这我知道,我不耽误你办正事,你带他们溜一圈就行。”
于是,在老队长和几位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们期盼紧张的眼神之下,张国庆只能再次上山。
他很明白老队长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跟以前一样,希望再次开出一条安全通道,让村里人得利。
之前他发现的那片密林子,还有后来的半山腰那一大片野果子山坳,这些已经全部交公到队里。
据说没有生产队同意,私人在这两个地方除了孩子们解解馋外,不能乱摘乱卖,否则要被全村吐口水。
当然这种说法还是轻的。张母说了,真要出现谁谁违背老队长意愿,老人家出手可不会温和。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